文 史衛華
0-3歲幼兒家長有效參與親子活動的策略研究
文 史衛華
1.完成0-3歲幼兒家長育兒困惑的調查工作,編制《育兒手冊》。
2.創設親子教育活動的環境,開發運用身邊的材料和孩子進行游戲,激發0-3歲幼兒家長參與親子活動進行科學育兒的積極性。
3.通過設計不同年齡段嬰幼兒親子活動,探索0-3歲幼兒家長有效參與親子活動的策略,形成一套適合本早教中心教學的早教課程。
4.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家長育兒活動形式:沙龍、專家授課、講座、觀摩案例、入戶指導活動等,探討科學育兒的方法與途徑。
1.多種形式提高家長育兒意識
隨著我國優生優育國策的貫徹落實、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家長對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日益加深,對早期教育的期待和要求越來越高,家長已不僅僅滿足于孩子有機會入幼兒園,他們更迫切地要求自己的孩子能接受優質的嬰幼兒早期教育。
社區活動樹立正確觀念。我們通過走進社區,發放宣傳冊,來提高家長重視寶寶早教意識,還利用節假日走進社區開展免費送教活動,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早教觀念和有效提高早教技能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家長問卷了解育兒困惑。我們對加入中心的寶寶家長進行據問卷調查,了解到家長急需的育兒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來幫助家長提高育兒水平。
體驗活動分享育兒經驗。我們聯合街道計生部門分社區邀請適齡家長寶寶來中心體驗。根據寶寶的月齡特點,早教中心精心準備了親子活動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親子游戲。
2.多彩環境促進親子高效互動
環境作為一種“隱形課程”,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教育因素,早教中心創設與嬰幼兒月齡相適應的環境,利用環境來誘發和改變嬰幼兒的行為與教養者的教養方式。①根據0-3歲嬰幼兒的發展特點和需要裝修和布置教育環境,為嬰幼兒創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和活動氛圍,并重視早教中心環境遷移至家庭的指導。②我們創設環境時注重對教養者的示范性和指導性,布置了“親子走廊”,包括觸摸墻、親子閱讀、親子走線等項目讓環境與教養者對話。我們還創設了教養宣傳板,便于教養者閱覽,幫助教養者掌握各個階段嬰幼兒的發展特點、指導重點等。
3.構建園本化親子課程
根據月齡特點設計親子課程。我們根據對0-3歲嬰幼兒的年齡特點分班,按照身心發展規律制定培養目標來設計各類游戲活動,有音樂游戲、手指游戲、體育游戲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有趣的活動,促進了孩子動作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編制親子課程《家長育兒手冊》。家長通過參加手冊編制,了解親子活動,對參與親子活動進行有效的配合,對家庭延伸活動有更直觀的操作體驗。
有效開展親子活動。我們加強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活動目標的分解等環節的研討、模擬上課等,做到心中有目標,眼里有孩子有家長。同時在活動中做到有計劃的教育與隨機教育相結合,關注活動的時效性?;顒雍蠖喾此级喾治?,使教師在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上進步明顯,得到家長孩子的認可。
1.促進了幼兒健康發展
課題研究通過使家長有效參與親子活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提供科學的育兒環境,讓孩子在運動和精細動作、語言的發展等各方面更全面地成長,培養了他們的能力。
2.提升了家長育兒水平
通過課題研究更好得改善了家長的教育行為和教養方式,提升了家長的育兒理念。家長和孩子是“親子活動”的主體,家長的重視、堅持及良好的“親子活動”氛圍的形成,必將促進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成長,家長就會從中感悟到很多親子教育的真諦,從而轉變了家長的育兒觀念,改善了家長的教育行為和教養方式。
3.加快了教師角色轉換
教師在親子活動中不僅是活動材料的提供者、活動組織的引導者,還應是家長、孩子的伙伴。教師不能僅停留在同一目標或同一方法的指導上,而是要加強對家長和幼兒的隨機指導和個性化指導。教學材料不應局限于幼兒園買來的玩具,教學內容也不應僅限于幼兒園的一些游戲活動,而應把幼兒園與家庭中的游戲內容、游戲材料做時間和空間上的遷移。同時,教師的指導語也應將原來生硬的專業性術語轉化成易于家長領會的口語化指導,使家長感受到親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它是隨時可見的,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論知識。
(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早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