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225400)
曹玉芳●
?
高中物理課堂上的自主學習
江蘇省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225400)
曹玉芳●
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升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習效果.
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提高能力
高中物理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但是課堂時間卻十分有限,教師在一味灌輸和講解知識的同時,許多學生無法深入理解與記憶知識難點.自主學習模式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引導其主動思考與探究物理問題,最終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學生的動機支配著其學習行為,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那么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愛好學習,自然能達到較高的學習質量.然而若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生就會認為物理學習枯燥、乏味,學習積極性低、效率差.對于學生而言,最大的學習動機就是興趣,相比于不感興趣的學科,絕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知識掌握的更為全面、理解的更為深刻.所以要將自主學習模式應用于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就要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前要巧妙設計教學內容,融入創新元素,但是在新穎的同時也要盡可能與學生的生活相貼近.精心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好奇心,使其能自主探索物理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平時多關心學生,拉近師生距離,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融洽、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感覺愉快與輕松,減輕其學習壓力.
比如,講解向心力時,教師先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在游樂園中玩大擺錘等轉盤類的娛樂設施時,為什么會感覺自己好像被甩出去了?該問題與學生生活相貼近,而且也是許多學生曾經思考過的問題,提出后立即能激發其學習興趣,學生們紛紛好奇答案是什么,在教師的組織下開展了火熱的課堂討論.在此期間,教師要放平自己的姿態,走下講臺,在與學生平等的角度傾聽其交流的內容,對于新穎、正確、有創新的觀點,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于錯誤的觀點不要及時否定,應給予點撥和指正.接著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并引入本節課的主題——離心力,與學生共同探索未知的物理世界,驗證其猜想是否正確.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動機與興趣,培養其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
學生的自我探究學習過程是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有助于培養與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仔細研讀教材,為學生確定當堂課自主學習的提綱,使其明確學習目標,并且要將有關的實驗器材等提供給學生,方便其展開自主學習.高中物理學科的內容較多,蘊含許多生活知識,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聯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平時多觀察生活,留心物理現象,從而在課堂上以教材內容為依據,有效展開自主學習,標記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根據自己的分析與理解勇于提出問題,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即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只是對物理概念、理論等有了基本的認識與了解,仍然存在不懂的知識點,同樣能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學生能發現教學難點與自己的薄弱環節,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學習,帶著問題聽課,更加認真和專注,學習效果事半功倍.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養成關注生活的習慣,提高其問題解決能力.比如,講解《平拋運動》時,教師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先制定教學提綱,向學生確定學習的目標與任務:①平拋運動的定義.②平拋運動需滿足的條件.③平拋運動的受力特點.然后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接著和學生共同開展平拋運動實驗,使其通過觀察與動手實踐,對平拋運動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形成自主學習意識與習慣.
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的不同之處就是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學生通過主動學習來代替以往地被動接受知識灌輸,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也要改變過去毫無交流的現象,所以該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課堂討論.課堂討論的形式主要有全班共同討論與分小組討論兩種,能夠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觀點和想法的機會.這是因為學生的年齡相近、興趣愛好相仿,在日常相處中也比較熟悉,和回答教師的問題相比,開展討論交流能減輕學習壓力,使其更加愿意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比如,講解《光的衍射》時,教師利用問題引出討論的主題:穿過狹縫的光在光屏上會呈現什么現象?接著要求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并選出代表闡述本組的結論,教師和其他小組可給予糾正,最終歸納、總結,提出衍射的概念.討論的形式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鍛煉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激發其為小組做出貢獻的決心,使其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廣大高中物理教師的青睞,其與物理新課標提出的要求相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鼓勵和引導其自主學習,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組間討論自主解決問題,提升了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大大提升了學習效果.
G632
B
1008-0333(2016)33-0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