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聲音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償二代”環境下保險資金委托人座談會上指出,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變化錯綜復雜,長期看,隨著我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人口紅利逐步消失,資本中長期收益率也將呈現下降趨勢;短期看,資本市場波動增加,這些都對保險資金運用帶來嚴峻挑戰。陳文輝強調,保險機構要吸取過去利差損的教訓,充分評估低利率市場環境對保險資產配置帶來的影響,選擇好投資管理人;保險委托方要在業務發展過程中牢固樹立起風險意識,要花大力氣做好內部控制和風險管控工作,切實防范資金運用風險。
在保監會召開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座談會上,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截至目前,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進展順利、運行平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得到了參保老人的高度評價,但也遇到了傳統養老觀念、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和挑戰。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保險是保險業服務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創新。2016年,要在現有四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選擇經濟條件較好、房地產市場較為規范、當地政府支持的城市和地區納入試點范圍,通過擴大業務經營區域,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這項政策福利。
1月27日,改革開放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文件在第五部分第25條專門提出,要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對于保險業內產品和服務創新亦有所提及。
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石踐表示,從中央一號文件的表述來看,我國農業保險已經不僅僅是農業生產中抵御自然風險的管理手段,而且廣泛地融入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保障范圍擴大到信貸風險、市場價格風險、食品安全風險等各個方面。“這對農業保險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可以說,我國農業保險已經開啟了2.0時代。”
2016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中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表示,保險投資收益逐年上升至2015年的7.5%左右,行業盈利能力大為增強,創2008年以來的最好水平。2004年至2014年,保險資金運用的總收益為2.2萬億元,平均收益率為5.3%,每年給行業貢獻將近2000億元的投資收益,成為近幾年來保險業的一個主要利潤來源。從2005年起,保險業開始扭虧為盈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保險投資收益率在不斷地改善。
2015年初萬能險費改全面啟動,取消了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不得超過2.5%的限制,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根據產品特性、風險程度自主確定。與此同時,隨著國內利率進入下行通道,萬能險作為儲蓄型保險產品的收益優勢也進一步凸顯。在此情況下,2015年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為萬能險)達7646.56億元,同比增長95%,占壽險公司總保費的32%,較2014年提升逾8個百分點。
中保協人身保險專業委員會互聯網保險工作部近日公布行業經營數據。2015年,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共有61家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全年新增9家,全年互聯網人身保險累計保費達到1465.60億元,同比增長了3.15倍。其中,富德生命人壽以保費收入333億元排名榜首,國華人壽、弘康人壽分列第二、第三名。第三方平臺依托其流量、結算和信用優勢,實現保費占互聯網人身險總保費的97.2%。
中國保監會通報的2015年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顯示,去年保監會及各保監局共接收各類涉及保險消費者權益的有效投訴總量30204件,同比增長8.25%。車險理賠糾紛仍是財產險投訴焦點。在2015 年10915件理賠糾紛中,車險理賠糾紛就達9613個,占比88.07%;而損失核定、保險責任、理賠時效等是主要投訴問題。在人身險投訴方面,此前被詬病不斷的銷售誤導問題,經監管機構不斷整治后,投訴量同比下降33.68%;與此同時,健康險和意外險理賠糾紛增長較快,反映問題集中在消費者對保險公司的拒賠理由不認可、理賠材料繁瑣、處理時效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