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長城中學(210000)
采有余●
?
初中化學生態課堂互動教學研究
江蘇省南京市長城中學(210000)
采有余●
通過實施互動式的教學,可以在初中的化學生態客廳上更好地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并在此基礎上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生態課堂中最主要的兩個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此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雙方的共同作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從此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便能很好地提高整個化學教學的質量.
初中化學;生態課堂;互動教學
從教育生態學的角度考慮,課堂其實只是一個獨特的微觀生態系統,教師與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兩個主要單位體,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來增強與外界的交流與互動.在初中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建立一個生態課堂顯得尤為重要.在以升學為主要目的的教學背景下,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今學生的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生態化學課堂中的關鍵,本文主要針對初中化學的生態課堂的互動教學性研究,從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來幫助教師工作者找到有效的教學模式.
“互動”就是指通過雙方共同發出信號,來形成一個信息共享的過程.“互動教學”正是基于這種共同參與的教學理念,來強化教與學的共同作用.
在教育生態學的角度考慮,課堂是一個獨特的微觀生態系統,師生在整個生態系統是最為重要的兩個主體.生態化的互動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輔導作用,從而形成教與學的一個良性互動,激發學生無限的創造力.
(一)以學生為生態主體地位,創造良好的生態課堂氛圍
在初中的化學生態課堂中,互動教學是師生良好交流的有效途徑,在互動教學的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今學生的學習要求,然而傳統的互動模式也只是一種表面的活動,教與聽是傳統互動模式最主要的方式,教與聽的過程只是一種單向的教學互動,現在需要的是在生態化的化學課堂上將教學模式作進一步改進,通過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互動教學主要的形式.所以,初中的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見,雙方要形成一種互相尊重的關系,在互動的過程中使得彼此的地位平等.例如,在學習《分子和原子》的內容時,教師要充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不易觀察微粒,可以以水分子作為研究對象,讓學生觀察水分子的變化,要鼓勵學生提出他們的意見.
(二)合理轉化師生的互動角色
教師與學生是初中化學生態課堂中兩個主要的單位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的是一個指導者、激發者、參與者的多重角色.教師要學會在適當的時間、場合對其進行角色的轉換.化學是一門更加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作相關的化學實驗,此時教師需要在恰當的時機做角色的轉換.教師通過與學生共同參與到實驗的操作中,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情感,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堂中起到的是主人、合作者和反饋者的角色擔當,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再像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變成互動教學的主要地位,并在課堂中做到角色之間的互相轉換,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例如,在講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時,教師要先指導學生學習基本的化學知識,然后在讓學生自行實驗碳酸鈉和稀鹽酸之間的反應,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得到結果.教師要在學生成功時給予獎勵,反之則要繼續討論,并同時加以正確的引導,這樣可以建設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師生之間的角色定位以及轉化.
(三)積極轉變課堂互動方式,密切聯系學生實際生活
在初中的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具體的教學內容與目的,以及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從而可以有目的地對互動的方式進行轉變,教師要學會密切地聯系學生的生活,通過切身地生活體驗,或者運用情境互動的形式來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的聯系在一起,這樣可以讓學生快速地適應學習的環境,并可以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設置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并借助問題來進行課堂的互動,并且要學會運用恰當的提問方式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無限的思考.
例如,在學習“糖類”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介紹生活中實際食用的糖,來創設一個有趣的游戲.教師可以由學生親自完成體驗,并通過學生的注意力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綜上所述,初中的化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是符合教育生態的要求,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共同交流.在生態課堂中實施互動的教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才是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合理定位師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在恰當的時機轉換自己的角色.通過不斷地轉變課堂的互動形式,不斷地探索,來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1]姜有軍.初中化學生態課堂互動教學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04:7.
[2]王公志 .以互動教學為載體,構建初中化學生態課堂[J].新課程導學 ,2014,34:86.
[3]金蕊,蕭家明.教學活動中的“雙主體”及其互動關系[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9(4):P172-173.
G632
B
1008-0333(2016)29-00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