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固原市原州區第十小學,寧夏 固原 756000)
基于探究式教學的小學數學問題設計
◎劉 靜
(固原市原州區第十小學,寧夏 固原 756000)
探究式教學主張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探索問題、構建知識.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從理念和方法相結合的角度,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設計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進措施.
探究式教學;小學數學;問題設計
新課程倡導探究式學習,探究從問題開始,圍繞問題展開,合理有效的問題設計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大課題.
探究式教學是指老師或老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而組織學生通過比較獨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動,求得問題的答案、汲取相關知識的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的以老師為主導的講授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從做中學”,強調認知目標和情感目標的統一.其實質是讓學生通過個人的觀察、實驗、思考、討論,去自主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從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習得方法、感悟知識的真諦,并為后續學習奠定技能和品質基礎.
(一)缺乏“問題導向”意識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從教材到教師,從目標到模式,多以單一的接受型學習為主,采用的方法多是老師主講,學生主聽;而教材中知識體系的編排也大都采用定義—例題—做題的一套固定程式.實際上,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此正好相反,歷史上每一位數學家發現、總結并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都是由實踐開始,然后才上升到概念的.所以,應特別注重問題導向意識,按照發現問題—實踐探索—概括定義—解決問題的順序來重新設計和組織數學教學.
(二)問題情境設計的有效性不足
問題是數學創新的基礎,是數學探究性學習的起點.探究學習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并以此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其優勢在于:學生對自己發現和獲得的知識記憶深刻,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發,創造性被調動起來,并借此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然而,成體系的問題探究教學法還沒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可供借鑒,許多老師也并沒有認清探究式問題設計的實質,沒有掌握問題設計的方法,所以無法設計出合理可行的探究式問題,探究式教學“形式大于內容”,比較流于片面化、機械化,課堂實效差強人意.
(三)忽視小學生思維特征和認知規律
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也就是說,小學生的思維還沒有發育到如成人一樣復雜的程度,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小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時候還要扳手指來進行計算.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小學生思維的特點,設計的問題缺乏趣味性,也沒有將大人的問題和小孩的問題區分開來.最后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理解老師的意圖,教學預期難以實現.
(一)以“問題導向”為主線設計和驅動教學
探究式教學以“問題導向”為主線,所有的學習活動必須圍繞問題展開.其核心是問題的設計.必須改變先講概念,再講例題,最后題海戰術的教學方式,采取先給出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研究和探索,最后得出結論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比如講解正方體的表面積,傳統的講授方法是先給出面積的定義,然后演示幾道例題,再通過做題進行訓練;而探究式教學則相反,首先要設計問題,比如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實質內容是要得到一個正方體形狀的物體的面積,那如何才能得到呢?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引導小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探索,通過自主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找到方法,最后將他們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形成一種概括性的結論,這就是定義的產生.當然,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創設的情境應該富有生活情趣,難度適中、邏輯合理,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這也給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二)基于生活背景創設有效問題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探索”教學應由如下環節組成:提出問題、探究解決、綜合發展和鞏固練習.
首先是提出問題.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習背景,幫助學生擬定合理的計劃,選擇恰當的方法;其次是探究解決.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料,由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索和研究,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此時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指導,幫助其克服探索中的部分障礙;再次是綜合發展.學生的探索過程和研究過程形式不限,可以單人也可集體完成,研究結束后教師應要求學生把自己的結論總結出來,形成概括性的結論;最后是鞏固練習.即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鞏固所獲得的知識,除了課堂上的訓練之外,課后的創新作業也必不可少.
(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是探究式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核心原則.這種問題設計與傳統的問題設計有較大差別,起初很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適應.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形象性的特點,所以在設置問題的時候,需要考慮情境的趣味性和可行性,難易程度要適中,問題的表述不能超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成人化”“學術化”“簡單化”“庸俗化”的設置都是不適合的,可以借助多媒體,以圖形和表格這種直觀的表達方式呈現問題情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內容,建立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之間的聯系.
基于探究性教學法,合理有效地設計問題,以問題為主線驅動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數學問題的思考并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潛能.它不但是新課程倡導的教學方式,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加強學習,不斷進取,從而提升自己駕馭教學的能力和素養.
[1]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余文森.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教育研究,2004(1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