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煜璇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安宜初級中學,江蘇 揚州 225800)
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
◎趙煜璇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安宜初級中學,江蘇 揚州 225800)
現代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以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不僅要向學生教授數學的基本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以學促教,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實現教學相長,進而提升數學課堂的高效性.
初中數學;以人為本;高效課堂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教學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共同進步.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掌握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用生活實例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實踐證明,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引入生活實例,能有效拉近生活與數學的距離,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進而愛上數學.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實例并將之合理運用到日常教學過程中,以實例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掌握并理解知識,從而積累更加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例如:在進行“直線、射線、線段”中關于“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內容教學時,教師就可通過活動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將全班學生平均分為四個小組,讓小組成員排成一列,比比哪個小組最先完成站隊,并說出怎樣的站隊方法又快又不會造成混亂.通過比賽,學生們發現,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完成目標,最合理的方式便是首先確定首尾兩點,其他同學分別與之對齊.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初步感受到了“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本質.這樣在日后遇到同類的問題,也能運用自如.如植樹,首先將頭尾兩端的樹苗位置確定,就可確定樹處于一條直線;安裝路燈,首先固定首尾兩端,就能將一排路燈對齊.
(二)在導入環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圍繞教學內容,以多元化的形式導入,并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在課堂導入環節引導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如,在教學“一次函數”過程中,教師在導入教學內容時可采用生活情境導入法.如:某教師要去X地,汽車在Y地上了高速路后,教師觀察到路標中X到Y地之間的路程為140 km,而汽車的平均速度為70 km/h,該教師想通過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間之間的關系計算自己與X地的距離.這是一個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路程圖畫出,找出情境中的變量與常量,并思考兩者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也順利導入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了幫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其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與積極性,進而有利于學生將來的學習.面對這樣的目標,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很好地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例如,在進行“相似三角形”教學過程中,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如: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義并能熟練使用定義判斷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其次,秉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小組,組織學生自學并及時向教師反饋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針對學生普遍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在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學實踐,切忌時間太短或講解過多,這樣都將使得先學后教模式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最后,教師通過課堂練習環節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幫助學生鞏固自學內容.
由于初中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獨立的人格,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此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進一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可采用問題情境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促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良好探究習慣,幫助學生擴寬發展空間.
例如,在進行“等腰梯形的性質與判定”中判定定理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并提出如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①思考等腰梯形是否具有不平行兩邊相等的特征?②兩底相等是否是等腰梯形的特征.要求學生在思考過程中,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證明.學生在自主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更實現了高效數學課堂.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及時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水平,緊密結合教材內容選擇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1]龔志紅.關于以學生為本,進一步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25(6):128-129.
[2]曹海鳳.以生為本,分層教學——淺議初中數學層次性教學策略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3(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