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海 方躍兵/江蘇省射陽縣農業委員會
抓住四個環節推進開放型農業再上新臺階
胡志海 方躍兵/江蘇省射陽縣農業委員會

發展開放型農業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2015年,射陽縣農產品出口額為2200多萬美元,農業走出去企業4家,均位于全市前列。但開放型農業仍是射陽縣推進農業現代化工程中的 “短板”,開放度不高、利用外資少的問題仍非常突出。推進開放型農業再上新臺階,要按照全市開放型農業發展要求,堅持“科學定位、合理布局、集約發展”原則,打造一批高外向性的龍頭企業、建設一批高標準出口示范基地、建設一批高層次的農業對外投資項目、引進一批高水平的發展要素,切實推進蘇·臺海峽兩岸(鹽城·射陽)漁業合作示范區建設,打造強化省級外向型農業示范區,把射陽縣建成鹽城開放型農業的前沿陣地。
培植重點產業。根據射陽縣現有產業特色和國際市場需求,通過三年努力,基本形成以海產品、工藝品、保健品和蔬菜為主的四大出口產業。黃沙港鎮要充分發揮國家中心漁港的作用,積極組建漁業行業協會和水產品出口商會,規范牽頭漁業生產、加工和出口貿易管理,切實提高漁貨出口數量、品種和質量。開發區重點培強草編出口產業,放大“桃園家飾”馳名商標的經濟效益。臨海、合德要積極引領農民畫、刺繡和葫蘆雕等工藝品開拓境外市場。洋馬、盤灣、臨海、合德等鎮要圍繞現有的菊花、大蒜、辣根、大麥若葉等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加大人才引進和產學研對接,注重品牌提升和品牌培植,提升產業層次和規模,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提升產業開放度。全縣每年申報省級以上農產品出口基地1個以上,3年引進境外人才20人以上,引進先進技術10項以上。開發區要充分利用慶緣康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加強蜂產品國際市場調研,努力實現蜂產品出口恢復性增長。合德、海河、盤灣、長蕩等鎮要圍繞特色蔬菜生產加工,擴大自營出口,3年出口額實現雙倍增。
培強龍頭企業。根據射陽縣開放型農業發展規劃,重點扶持發展一批農業利用外資、出口農產品加工及農產品出口貿易企業。有關鎮區要圍繞大蒜、菊花、啤麥、蔬菜等深加工及其他食品產業,引進外商外資投入,全縣每年新開工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企業1個以上。鼓勵引導現有農產品出口企業做大培強。怡美食品、桃園家飾等企業要增資擴股,整合重組,更新品種裝備,提升技術水平,加快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培育農產品出口企業,鼓勵引導蔬菜、麥芽、大蒜等現有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申報農產品出口自營資質,加快形成一批新的農產品出口經營主體,每年新增具有自營出口資質企業3個以上,出口超千萬美元的企業1個以上。
強化載體建設。加快推進·臺海峽兩岸(鹽城·射陽)漁業合作示范區建設,使之成為農業利用外資和農產品進出口的集聚區與活躍區。三年時間內新增省級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3個以上,建成與一產配套的深加工和出口交易集中區,提升省級外向型農業示范區建設水平。加快構建“一區五園”開放型農業載體布局,使之成為推進射陽縣開發農業發展的主要平臺和抓手。加快推進蘇臺漁業示范區建設,2015年年底通過國家級評審,獲批國臺辦和國家農業部聯合頒發的“海峽兩岸漁業合作交流示范基地”稱號。同時,啟動黃沙港中心漁港綜合服務區、水產品出口加工區、射陽港遠洋漁業產業區、沿海生態高效養殖帶建設,確保三年內示范區核心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加快臨港區健康產業園、黃沙港海產品產業園、開發區農業工藝品產業園、電商產業園、蔬菜深加工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努力將射陽縣打造成高水平省級外向型農業示范區。
重抓招商引資。緊抓縣委縣政府大力建設“一區五園”外向型農業載體的有利契機,圍繞射陽縣大蒜、中藥材、蠶桑、水產品等農業特色產業,強化外資項目招引,積極招引與農業、食品相關的各類高新技術外資企業落戶。依托蘇臺海峽兩岸漁業合作示范區建設,在沿海生態高效養殖、水產品出口加工、遠洋漁業集散、漁港綜合服務等方面開展重點招商,全力打造省級漁業外向化漁業示范區。2016年要組織人員赴昆山、廈門、臺灣、韓國開展農業招商活動,推動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落戶,重點引進外資投向農產品精深加工、農產品物流貿易等領域,提高引進利用外資質量。
強化境外市場開拓。一是積極開拓農產品出口市場。加強農產品國際貿易形勢和國際農產品需求研判分析,精心組織農業行業協會、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赴境外參加國際展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境外展示營銷窗口。有關部門要積極與省商務、農業部門對接,每年參加境外展會、推銷會的農業企業要達到6次以上。二是鼓勵引導企業開展出口業務。加強對農業相關企業的輔導培訓,開拓國際視野,更新經營理念,鼓勵引導有潛質的企業申報農產品出口自營資質,積極開展農產品出口業務。三是扶持鼓勵企業對外投資。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有關企業走出國門投資興業。“走出去”企業在現有4家的基礎上,力爭每年新增1家。引導支持企業抱團出海,發揮各自優勢,在產業鏈不同環節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射陽縣農業的境外品牌,提高射陽縣農業在境外投資開發的整體競爭力。四是著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進境外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支持行業協會、規模出口企業利用現有綜合電子商務平臺或自建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發展跨境電商貿易,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打造新型平臺。
提升出口農產品品牌質量。一是推進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按照外向化、規模化、標準化、規范化的要求,高標準推進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二是重抓農產品提質創牌。鼓勵農產品出口生產企業開展綠色有機認證。支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加強與國際質量標準的對接,開展各類國際質量認證,推進農產品境外商標注冊。
強化人才服務保障。一是加強領軍人才引進。積極開展招才引智活動,搶抓射陽縣515人才引進計劃的機遇,大力引進農產品出口、中藥材研發、脫水蔬菜深加工等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建成院士專家工作室,領軍人物工作平臺,獎勵30萬元;引進境外高端人才,每個獎勵5萬元。二是積極組建行業協會。組建脫水蔬菜、中藥材、海產品等農產品出口行業協會,協調組織行業協會有序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逐步把行業協會培育成為解決國際貿易爭端、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