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農業、市民農園與社區支持農業新觀念
《江蘇農村經濟》微信訂閱號每個工作日向您推送最新且有價值的三農圖文消息、視頻、評論文章,敬請掃雜志封面下方二維碼或添加微信號jsncjj1984進行關注,還能與編輯在線互動哦!
都市農業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真正傳入我國不到30年。我國的都市農業既與國際發達國家的都市農業有相似之處,但更具有我國特色,那就是功能多樣、產業融合、業態豐富、區域特色明顯。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以來,工業反哺農業、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社會各界從資金、人才、精力和時間等各方面對都市農業的關注和投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和積極,都市農業正日益成為城市社會發展的朝陽產業。
市民農園是都市農業的一種特殊類型,它的基本含義是市民參與分享耕種與經營管理的一種都市區域的農業形式,它更多的體現了都市農業的生活、生態功能,使生產者與消費者密切結合,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農產品的中間環節,由于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初衷都是生產健康生態綠色的農副產品,達到更加安全、優質的目的。
CSA是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的簡稱,CSA的理念最初起源于日本,1965年日本消費者由于痛恨化肥、農藥對農產品污染而紛紛與有機農產品生產者簽署供需協議,這就是被叫做Teikei(有共識、一起合作)的制度。這一理念后來傳播到北美和歐洲,并逐漸發展成為CSA。目前,這種制度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傳播,它也從最初的共同購買、合作經濟延伸出更多的內涵。從字義上看,“社區支持農業”指社區的每個人對農場運作做出承諾,讓農場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為該社區的農場,讓農民與消費者互相支持并承擔糧食生產的風險、分享利益。CSA的概念是不需要中間商來操縱當地的食品經濟,它可以恢復農民和消費者之間的友好關系。CSA的重要原則是農民在具有生態安全的農業系統中生產能帶來健康的食物,消費者同時也是“股東”,也要承擔生產耕作的風險,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災害等。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糧食產量不斷提高,糧食的數量安全問題已不再嚴峻,但是農產品上農藥化肥殘留引起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人們迫切需求安全的農產品。近幾年,CSA的概念被引進到國內,一些熱心從事CSA事業的人建立起有機農場,CSA在國內的發展還處于初步階段,但是CSA要在國內得到全面的發展不僅需要從事有機事業的熱心人士和農場,還需要有此共識的社區和促進發展有機生活理念的NGO(公益組織、志愿者)人士共同做出不斷努力。
國內市民農園雖然從發起到現在只有7年時間,但體驗式、參與式與消費者和生產者共贏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2015年國家出臺了《生態文明建設管理規范》,進一步提升了國民對加快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生態有機農業的認識和信念。CAS市民農園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在我國發展綠色生態有機農業的旺盛需求和生命力。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信息化和綠色化”五位一體戰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美麗鄉村工程的共同實施,我國CAS市民農園也迎來了它的4.0時代,以更加人文、綠色、信息化、個性化促進生產者和消費者共贏,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與可持續發展,現階段以好農場、阿卡農莊等為代表的CSA型市民農園將成為我國都市農業的一朵奇葩,在都市農業大花園中競相綻放。
[文章來源為中國農科院網站2016年8月17日]
微友說
@陽陽一大口:作為農業大國的以色列,創新從未終止。以色列目前正在發展屋頂育種等都市農業,據說這是下一代農業技術的標志。
@ Casimir:都市農業的發展進程中也免不了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常常伴隨著擅占土地的行為,也是贏得收入的一種手段。但都市農業也把閑置著的荒地轉化成了綠色空間和綠色地帶,而綠地對于城市來說是很重要的。
@田野君:市民農園如果和休閑農業結合得好,絕對是一二三產融合的城市亮點。
@新城市:政府可以鼓勵和建議有條件的地方發起社區支持農業的生態扶貧行動!你的每一次的消費都可以促進健康、安全,讓農民增收,讓生態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