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普惠金融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將普惠金融作為近一段時期的業務發展重心與中長期的戰略支撐,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小微企業貸款的數量和規模在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普及范圍在不斷擴大、社區金融正著力開拓零售市場等。在新常態的經濟形勢之下,商業銀行在發展普惠金融的過程中,通過準確的市場定位、嚴謹的風險防控、創新的科技運用與政府積極的政策支持等方式,努力實現自身的業務轉型與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農村金融;社區金融
2005年世界銀行在國際小貸信貸年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涵義,即讓所有人都能夠在有金融需要時以最便捷的方式享受到公平、優質、高效的產品和服務。而普惠銀行在我國又可以包含三方面的涵義,首先,普惠金融是一種理念,人人都應該平等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利;其次,普惠金融是一種創新,在整個體系內部進行規章、部門設置、產品類型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讓每個人都能獲得便捷的服務;第三,普惠金融是一種社會責任,要通過業務的開展讓整個社會中的小微企業與低收入者都能夠平等的享受到更為多樣的金融產品與優質的金融服務(邵智寶,2015)。
2013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明確提出要完善現有的金融市場機制,努力發展普惠金融,將普惠金融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周慕冰,2015)。2015年1月,為了推動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銀監會專門建立了普惠金融部,專司其職。
當前,我國的經濟正處于新常態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條件與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未來一段時期,我們將要通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普惠民生、強化經濟質量和效益,追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王勇,2014)。商業銀行要直面經濟新常態,通過政策的積極推動和自我的不斷探索,努力發展普惠金融,實現自身的業務轉型與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發展現狀
發展普惠金融,作為眾多商業銀行近一段時期的業務發展重心與中長期的戰略支撐,從整體上來看,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小微企業貸款數量和規模在不斷提高
2015年3月,銀監會發布了《關于201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強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職能、優化信貸結構、擴大網點覆蓋面等方法促進經濟的增長與質量的提高。2015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和銀監會聯合發出通知,建立銀稅合作機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增加信貸扶持程度。
目前,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投放的貸款總量穩步提高,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如表一所示,截至2015年9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余額達到了22.5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占全部貸款的比重達到了23.1%(尚福林,2015)。與2010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余額相比,增加了近2倍(2010年末小微貸款余額為7.5萬億元)(周慕冰,2015)。
在小微企業貸款數量增長的同時,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也實現了增長,截至2015年6月,已達到了1151萬戶,同比增長近9%,小微企業的貸款數量占全部小微企業總數的20%以上,在各城市縣域中有70%以上的小微企業能夠享受到銀行提供的各類服務。全國小微企業申請貸款的成功率超過了91%,同比增長3%,貸款的可獲得性得到顯著增長(周慕冰,2015)。
(二)農村金融普及范圍不斷擴大
2014年5月,銀監會發布了《關于加強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鼓勵構建多種形式的服務網絡,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14年12月,銀監會印發了《加強農村商業銀行三農金融服務機制建設監管指引》,要求建立起農村商業銀行支農服務的長效機制。2015年3月,銀監會下發了《關于做好2015年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實現農村金融的差異化監管、擴大農村金融的服務主體范圍,加大涉農貸款的投放力度。
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成立665家農村商業銀行、89家農村合作銀行、1596家農村信用社、1153家村鎮銀行和49家農村資金互助社。
截至2015年9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發放的涉農類貸款余額達到25.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1.7%(張末冬,2015)。為了提高農村金融的普惠程度,在完成傳統的金融服務方式涵蓋全國所有村鎮的基礎上,利用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低成本方式擴展服務范圍和內容,金融服務已覆蓋52萬個行政村。
(三)社區金融著力開拓零售市場
為了給眾多的社區居民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銀監會從支持鼓勵和規范引導兩方面入手,要求銀行通過規范運作、合理布局,避免出現違規經營與惡性競爭。2013年12月,銀監會發布了《關于中小商業銀行設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表述要支持中小商業銀行設立社區支行與小微支行,鼓勵各銀行發展特色化、差異化的經營模式。要求各中小商業銀行在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的同時,要著重保護客戶的合法權益,并有效的防范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類風險。
截至2014年底,全國社區銀行網點數量已經達到8435個,小微支行937個,其中,中小商業銀行共設立2840家社區支行、480家小微支行。眾多的社區銀行在經營上各具特色,民生銀行的社區銀行以為客戶提供投資顧問和優質服務為主,興業銀行則通過建立起范圍廣泛、數量眾多的社區銀行來迎合普通客戶的金融需要,平安銀行則是把社區銀行發展成為多種金融產品的銷售渠道和展示場所(李慧敏、馬璐巍,2014)。
社區銀行作為商業銀行為普通客戶提供服務的經營方式的延伸,以服務于區域生活、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發展成為客戶的私人銀行為己任,未來將肩負著開拓零售業務市場、滿足客戶多樣性需求的重擔。社區銀行的發展將成為商業銀行轉變業務經營模式,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一步。
二、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的發展路徑分析
(一)準確的市場定位
在新的經濟形勢之下,商業銀行在發展普惠金融的過程中,要努力達到社會責任與追求利潤之間的平衡。要做到既兼顧銀行的經濟效益,同時更不能忘掉身上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為小微企業、農村金融與社區金融的發展創造良好優越的資金支持環境,實現商業銀行的業務轉型。
大型商業銀行由于具備資金實力雄厚、社會聲譽較高、技術較為先進、人力資源豐富、營業網點較多、現代化的自助設備布局較為完善等優勢,在發展普惠金融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構建專門的微型金融部門或機構、做好基礎業務的服務工作、加大自助設備的投放力度、優化新型渠道(如網絡銀行、手機銀行)的支付能力等方式將自身的優勢轉化為提供更為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的手段。
中小型商業銀行由于自身的資金實力、硬件資源不具備與大型銀行競爭的優勢,因此更應該努力探索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在發展普惠金融的過程中,通過優化資源的配置,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更強的業務,加強與本地區客戶的緊密聯系,特別是要注意開拓縣域、農村區域、偏遠地區的市場,通過引入高技術含量與高附加值的金融產品,滿足其對現代化金融服務的迫切需求,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二)嚴謹的風險防控
普惠金融的客戶群體主要以小微企業、個體從業者、城市低收入者和農戶為主,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在滿足客戶金融需求、開展相關業務的過程中,重點防范可能出現的信息不對稱類風險。首先,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的工具和手段,結合之前所累積的信貸管理經驗,建立起嚴格高效的風險監測指標體系(連耀山,2015);其次,通過完善現有的行業法規制度,加大信息的披露程度,普及公眾教育等方式,提高風險的防范意識;第三,通過招收具備金融專業知識與風險管控能力的復合人員,為在職員工組織多類型的風險防控培訓,也可以探索與風險評估管理公司、信用數據整合公司進行風險管控方面的合作,提高商業銀行員工從事普惠金融業務時的風險防范意識和法制觀念(許有科,2015)。
(三)創新的科技運用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新產品的研發帶來新的機遇,商業銀行在推進普惠金融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的手段與方法,通過精確地數據分析與風險預測,實現多元、快捷的普惠金融生態環境。首先,通過加強與互聯網企業、電商平臺的合作,建立起全面性、規模化的信貸資產管理信息平臺;其次,利用現代化的計算分析手段,結合小微客戶的金融需求,通過產品要素的標準化與專業化運作,實現在客戶準入、授權授信、業務流程、擔保形式等關鍵環節的流程再造(李國華,2015)。第三,利用新型科學技術,發展與創新自助性、電子化的金融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通過創新服務的模式與渠道,增強金融服務的便利性。
(四)積極的政策支持
建立與完善國家政策層面的激勵與補償機制,促進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完善現有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通過制定相應的財稅政策與風險補償機制,提高資源的配置效果,充分調動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的積極性,實現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建立起差異化的監管體系,通過調整小微客戶的不良考評指標標準,實現差異化的監管。第三,通過政策上的完善與引導,努力建立起兼容并蓄、合作共贏的普惠金融體系(李國華,2015)。
參考文獻:
[1]王勇.治理銀行“不良雙升” 應有新常態思維[N].證券時報,2014-09-09.(A003)
[2]邵智寶.普惠金融持續發展仍是世界難題[EB/OL].2015-09-18. http://finance.qq.com/a/20150918/049311.htm.
[3]周慕冰.做好小微金融服務是發展普惠金融的關鍵[EB/OL].2015-09-18.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509/18/t20150918_6521765.shtml.
[4]張末冬.三季度末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4.6%[N].金融時報,2015-11-13.
[5]連耀山.互聯網環境下普惠金融發展研究——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金融實踐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03):86-90.
[6]許有科.普惠金融——中小商業銀行的戰略選擇[J].甘肅金融,2015(03):51-54.
[7]李國華.新常態下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發展之路[N].經濟參考報,2015-01-23.(018)
[8]李慧敏,馬璐巍.我國社區銀行發展探究[J].財經界,2014(3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