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貸風險防控是銀行業發展中的永恒主題,對銀行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從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的農村商業銀行來說,如何在復雜的農村金融環境中有效防控信貸風險,按照“立足‘三農’、服務城鄉、支持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產生原因,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控策略
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農商行”)是按照深化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的需要,由農村信用社改制而來的,是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大力支持“三農”事業發展的背景下,農商行在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龍頭企業以及地方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農商行仍然面對著信貸風險隱患多、不良貸款率高等問題,需要采取科學措施加以解決。
1.農商行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
當前,農商行在運營和發展中面臨的信貸風險主要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無法正常還貸、抵押無法變現、擔保無效等種類,不同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總結其產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內部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在管理上,部分農商行管理體系仍然沿襲農信社的傳統體系,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管理體系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無法充分發揮貸款風險管理機制對信貸風險的防范作用。在貸款業務的審核方面,由于內控制度不完善,使審核工作缺乏依據,削弱了貸款審核對風險防控作用。
二是合規操作不嚴格。主要表現在:首先,部分農商行貸款流程不規范、不嚴密,在審批、跟蹤檢查等環節存在漏洞,易引發信貸風險。其次,部分農商行對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管理執行不嚴格,從而產生風險隱患。以客戶信息收集為例,工作人員沒有按規定對客戶信息進行全面了解、核查、錄入等,就會產生信息不準確現象;還有的風險管理人員對客戶信息沒有進行科學分析,無法準確判斷客戶的還貸能力,這些都會產生信貸風險。此外,部分農商行對員工的激勵機制也不健全,導致員工缺乏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也會產生信貸風險。
三是貸款回收不力。部分信貸人員對信貸風險認識不充分,加之貸款回收措施缺乏力度,導致對貸款的回收不力,使貸款人的貸款余額逐年累積,加大了貸款回收風險。
四是貸款發放對象具有高風險性。農商行貸款業務主要針對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等,由于農業的收益周期較長、受自然條件等影響較大,且收益較低,增加了信貸風險。此外,農村企業發展乏力,經營狀況不穩定,也增加了農商行的壞賬風險。
五是個別信貸人員素質有待于提升。農商行的部分信貸員在業務技能、法律法規、服務理念等方面無法適應農商行發展的新形勢,是信貸風險發生的一個因素。而個別信貸員責任心不強、職業道德低、法制意識淡薄,在貸款業務中不按流程執行,導致發放人情貸款、以權謀私等現象的出現,則直接導致信貸風險的大幅提高。
2.加強信貸風險防控的對策分析
一是轉變經營管理觀念。農商行在發展過程中應轉變以往重數量、輕質量的經營觀念,切實從農商行的特點及市場定位出發,重視貸款的質量,避免信貸風險。嚴格貸款管理,加強合規經營,注重貸款的安全性,從而降低信貸風險。在貸款發放上,農商行要積極開拓市場,擴大貸款客戶來源,削弱因貸款對象過于集中帶來的風險。
二是加強內控體系建設。農商行要加強內部管理、風險防控等制度的建設,完善授信決策,嚴格執行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和貸后檢查等制度,切實加強審貸分離,從而降低信貸風險。同時,要加強內部監督和崗位設置的科學性,使信貸人員、監督人員、審查人員分工合理、職責明確,通過控制崗位權限,提高貸款風險防控的規范化。同時,要加強對信貸人員和信貸業務的風控管理,降低人為的信貸風險。
三是建立健全信貸風險預警系統。農商行應著眼于提高整體的抗風險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對貸款人的情況進行動態管理,進行預警分析,從而為風險防控提供風險判斷和原因診斷,實現信貸風險管理的系統化和科學化。
四是建立標準化的信貸監管機制。農商行必須嚴格執行信貸政策,加強對抵押物的評估與管理,通過完善抵押、擔保手續、建立信息平臺和數字化管理平臺,減少人為干擾,從源頭上防范信貸風險。
五是提高信貸人員綜合素質。農商行要加強對信貸人員的培訓,從業務技能、道德水平、法律意識、風險意識、愛崗敬業等多方面提高員工素質,用科學、規范的行為準則指導信貸工作。同時,農商行還應加強人才吸收,多渠道吸引高素質人才;為優秀人才打開上升通道,促進信貸人員隊伍快速成長。
六是積極清收不良貸款。農商行應采取積極措施,加強與政府部門、監管部門的聯系與溝通,采取約談、促進企業轉型發展、法律訴訟等方式,加強不良貸款、高風險貸款的清收工作,轉化不良貸款。同時,農商行應建立激勵機制,對在不良貸款清收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表彰,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結語
隨著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的深入,農村商業銀行必然會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農商行必須把信貸風險防控擺上重要日程并且持之以恒地抓好、抓實,才能確保農商行經營、發展的安全和穩定。
參考文獻:
[1]丁林.我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研究[J].商業文化,2014(23)
[2]王建英.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風險防范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0.
[3]馬博.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09.
作者簡介:
陳夢(1993- ),女,陜西人,長春工業大學,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