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農”問題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長期以來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因素。而農村金融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之一,對于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淺要探討了農村金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金融;改革;創新
農村金融對于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動和保障作用。但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仍然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探索解決策略。
一、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金融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與發展,最終形成了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共同支持“三農”事業的格局。近年來,農村金融制度改革與創新已經成為黨和國家十分關注的領域,多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都對農村金融制度改革、加強金融支持“三農”事業提出了眾多政策措施。因此,金融支持“三農”發展的力度持續加大,作用也越來越明顯。隨著“三農”事業的發展需要,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農業保險、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不斷興起,加之民間借貸組織的存在,逐步形成了多種金融機構并存的農村金融機構體系。其中,農村信用社(包括轉制后的農村商業銀行)仍然是農村金融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在支持農業產業發展、農業規模經營、新農村建設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
二、農村金融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村金融供給需求不平衡,政策性金融供給不足。首先,農村貸款在貸款總額中占比較小,與農業農村發展需求差距太大,農村信貸資金供給總量嚴重不足。其次,金融機構投放的貸款,在對象上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實力的產業大戶和工商資本興辦的農業企業或合作社,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農村經濟發達地區,對個人貸款及欠發達地區的投入都較少。最后,農業發展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及其他商業銀行發放的貸款逐漸收縮,大部分支農貸款都依靠農村信用社,而信用社難以支撐如此大規模的貸款需求。
二是農業經濟風險高,金融機構貸款風險大。農業屬于高風險、收益小、投資周期長的產業,尤其是在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水平不高且地域發展水平失衡的前提下,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不愿加大貸款額度。此外,農村地區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信用體系,貸款的高風險也導致了貸款總量的低下。
三是金融機構對“三農”的支持力度不足。近年來,原來布局于農村地區的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營業網點逐漸向市區收縮,導致農村金融機構網點減少,覆蓋面縮小,甚至有部分鄉鎮沒有金融機構,對農業農村的支持力度降低。
四是農村資金外流嚴重。在農村地區,農民手中的資金大部分在存款的方式流入金融機構,但投向農業和農民的信貸資金規模卻小于存款規模,造成農村資金外流嚴重。尤其是郵政儲蓄銀行的性質決定了其主要是吸收存款再轉給人民銀行,對農村經濟的支持力度極其薄弱,使得這部分資金基本游離于農村之外。
五是農村信用擔保發展滯后。受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農民能用來貸款的抵押物較少,雖然近年來加強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林地承包權、大牲畜活體抵押等創新嘗試,但總體上擔保方式仍然單一。
六是民間借貸發展不規范。我國對金融機構和金融活動的控制較為嚴格,而當前農村地區的民間借貸、小客信貸機構等均沒有金融許可證,雖然在農村地區廣泛存在,但運行不規范、風險極大,無法實現正規和有效發展。
三、加強農村金融制度改革與創新的對策
一是健全農村金融體系,完善農村金融保障制度。首先,要充分發揮各金融機構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健全金融體系。主要是要發揮農發行政策性銀行的作用,加大農業銀行的支農力度,開發郵政儲蓄銀行的金融業務,并大力發揮農村信用社的主力軍作用,同時,支持、鼓勵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支持“三農”,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其次,要鼓勵農業保險、農業擔保機構的發展,通過政府主導、政府出資、農業企業和農民共同參與,建立農村金融保障體系。
二是大力支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重點要加大對農村商業銀行和村鎮銀行的創新發展。農村商業銀行是從農村信用社轉制過來的,擁有豐富的支農經驗和基礎,而村鎮銀行則有助于解決金融機構對農村覆蓋面窄、資金供給不足等問題,有關部門應實施科學引導,促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為農村提供金融服務,增加資金供給,加大服務“三農”的力度。
三是完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當前,我國已經開展了農村擔保體系改革,農村土地經營權、宅基地、“四荒”承包經營權、大牲畜活體、林權等逐漸納入貸款擔保范圍,這為農民獲得貸款提供了便利。此外,應鼓勵農村貸款擔保公司、村級增信服務機構等的設立,降低貸款風險,保證農村信用擔保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規范民間金融健康發展。管理部門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監管力度,規范民間借貸關系,促進民間金融健康有序發展。從而使民間金融“陽光化”和規范化。
五是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管理部門應從健全組織機構,建立統一的信息采集系統和信用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加大征信知識宣傳力度等方面,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信用環境,促進金融普,加大金融支持“三農”的力度。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研究小組.2012: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R/OL].[2013-04-03].http://www.pbc.gov.cn/publish/goutongjiaoliu/524/2013/20130403154858727632654/20130403154858727632654_.html.
[2]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課題組.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3]胡超.關于農村金融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財政金融,2012(23)
作者簡介:
王初辰,男,浙江溫州人,長春工業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