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并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李克強總理提出了“互聯網+”時代這一概念。中國的老百姓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飲食是維持每一個人日常生理活動的基礎。在當下物質橫欲、信息發達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餐飲企業不僅迎來了有力的發展契機,而且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互聯網+”時代下,打破傳統餐飲營業模式對于現代餐飲企業的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餐飲企業;互聯網+;發展趨勢
一、關于“互聯網+”的概述
“互聯網+”不同于以往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它比傳統的網絡傳媒方式更具有創新性和靈活性。在行業領域里,“互聯網+”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具體指的是依賴于互聯網網絡信息技術來實現互聯網網絡技術與實體產業生產要素相結合,來實現實體經濟優化、轉型和升級。提出“互聯網+”計劃是基于對當前互聯網演變趨勢的快速推進而將互聯網與傳統實體經濟相融合,目的是為了實現產業優化升級和提高實體經濟效益。
二、餐飲行業的發展現狀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項目,其中最重要的要數飲食。對餐飲的需求占據著人們大部分的消費金額,綜觀近幾年的發展趨勢,餐飲行業是發展最迅猛的行業之一。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實體餐飲逐漸步入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經營模式,自2015年國家提出的“互聯網+”概念,傳統餐廳也迎來了洗心革面的時代?;ヂ摼W助力餐飲行業步入加快轉型升級的階段,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餐飲模式隨之誕生。盡管從當前的總體發展趨勢來看餐飲O2O行業并不是發展特別成熟,雖然互聯網餐飲模式只占據中國整體餐飲行業的4%左右,但是隨著日益成熟的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傳統餐飲行業慢慢進入升級狀態。
在這個全民“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餐飲”被賦予了更新更時尚的理念。但是傳統的實體店鋪餐飲行業經營模式仍然占有餐飲市場的90%以上的份額,說明了2015年中國的互聯網餐飲市場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未來勢必將餐飲行業發展成更具有時代特征的O2O模式。
三、餐飲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模式
(一)互聯網外賣模式
近幾年來陸續推出的幾款利用手機app形式進行外賣點單的方式,其中餓了么、百度外賣和淘寶口碑外賣是當前比較熱門的應用軟件。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便捷高效、足不出戶的網絡生活快感,在餐飲上只要通過手機app進行快餐點單,餐飲企業便能與用戶進行供需交流,實現了互聯網餐飲模式的開拓。
(二)互聯網團購模式
互聯網的發展進步深刻影響了餐飲行業。近十年來我國的餐飲品牌不斷推陳出新,一些傳統的餐飲企業迫于互聯網的形勢逼近倒閉狀態,而最近興起的一些餐飲企業則紛紛引進“團購”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消費。其中最典型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團購平臺是美團網、百度糯米和大眾點評網。餐飲企業利用互聯網快捷便利的特點以較優惠的產品價格來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以此來打響餐飲企業知名度,擴大餐飲行業影響力。
(三)互聯網手機云端支付模式
綜觀當前人們的生活方式,手機是最離不開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物件。人手一部便捷的手機,就能實現餐飲需求。最近,眾多的餐飲企業改變了傳統餐飲收銀管理方式,而利用手機互聯網數據流量和無線網絡的功能來進行餐飲款項支付,其中就具有代表性的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平臺,通過互聯網的支付方式來減少現金的使用率,一方面餐飲企業起到品牌推廣營銷的作用,另一方面消費者得到更便利、快捷的消費方式。
四、餐飲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
(一)消費群體的定向轉移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活躍于時代潮流前沿的便是80、90后這一代年輕人。由于受到互聯網網絡媒體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吃穿住行上有了更加高端、奢華的品位。傳統的餐飲企業一般的目標客戶群體是60、70后的商務人士或者是一般消費者,而基于互聯網的影響下,年輕人對飲食會比中老年人更有講究。因此,在“互聯網+餐飲”的時代背景下,餐飲企業像甜品、休閑食品、特色小吃則更傾向于年輕消費群體。
(二)餐飲品種的高品質需求
飲食是每一個人日常最頻繁的需求,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在以往并不過多的講究餐飲的營養價值搭配。而新型的互聯網餐飲企業為了占據很大規模的市場份額, 需要對自身的餐飲品牌進行有效的估量。隨著人們對飲食質量的要求不斷增加,傳統的餐飲品種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飲食需求,因而“互聯網+餐飲”的現代餐飲行業需要采用以特色單品為主,輔之以新鮮美味的主菜,以此來抓緊顧客的飲食心理需求,并減少了顧客點單時間、人工和食材的消耗。
(三)消費者高效的用餐體驗
“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餐飲企業不僅要對菜肴進行精心的烹飪,而且要多在消費者用餐過程中的體驗下功夫。傳統的餐飲企業大多只注重菜品的選擇和烹煮方式,也不會過多去講究顧客用餐的體驗和感受。縱觀當下的餐飲發展趨勢,消費者更加追求餐飲個性化需求。也就是既要享受美味的菜肴,也不失舒適溫馨的用餐氛圍。
五、促進餐飲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對策
(一)注重培育餐飲個性化品牌
傳統群體化、大眾化的餐飲品牌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有個性化特征的餐飲品牌。在“互聯網+”時代下餐飲企業的品牌價值應該由餐飲出品功能屬性和情懷連接屬性相結合。
(二)提高互聯網餐飲實用價值
無論何時互聯網終究都是要依附于實體產業而存在的一個行業,兩者相互影響,相互牽制。餐飲業在前些年網絡尚未發展成熟的時候是一個落后的經濟產業,而如今“互聯網+餐飲”這一概念的萌生要求餐飲企業需要用細致地去提高餐飲食品的內在價值,將利用互聯網虛擬營銷將餐飲注入核心品牌價值。
參考文獻:
[1]黃楚新,王丹.“互聯網+”意味著什么——對“互聯網+”的深層認識[J].新聞與寫作,2015(05)
[2]曲婷,杜佳慧.2015年餐飲行業020模式發展趨勢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03)
作者簡介:
劉暢(1988.03- ),女,蒙古族,河南開封理學,碩士研究生,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餐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