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市第二中學(755200)
雍振靈●
?
問題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寧夏中衛市第二中學(755200)
雍振靈●
當前,初中物理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初中物理教師逐漸脫離手把手教學的方式,將傳統的按部就班、毫無保留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了一種新型的問題啟發式教學.即將要教的知識點首先通過一個問題引出,讓學生自己探究問題,尋找答案.這是一種引導式、探索式的教學方法.這種問題化教學法的實行有賴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基礎和學習風格的了解.
問題化教學;初中物理;教學策略;啟發思維
初中物理問題化教學是綜合考慮初中生身心和大腦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以及物理這門學科的特點的一種教學方法,初中二年級學生初次接觸物理這門較抽象,邏輯思維較強科目,它具有趣味性但同時也有一定的難度.當下初中物理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學生因為該課程的抽象特征而感覺束手無策,對于物理學習不知道從何下手,找不到切入點.專業的教學理念中,問題化教學法的定義比較系統,涉及行為主義、建構主義等多方面的知識,但是個人認為學生問題化教學其實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提出與該堂課有關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另一方面是教學課堂中或者課后學生對自己感到困惑的知識點向老師提出疑問.由此可見,問題化教學還是一種雙向式的互動教學.總之問題化教學十分適用于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不僅能鍛煉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在教學課堂上針對不同的教學環節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問題有著一個共同的作用就是活躍課堂氣氛,營造學習氛圍.教師要把握問題化教學法使用的正確性,問題要適時適當,最好預先準備教學設計方案,以便上課時把握提問時機.疑問句和陳述句相比,很顯然疑問句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前提問是問題教學法的重要內容,目的是引起學生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教師的課前提問要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和認知水平并與本課教學目標緊密相關,其次,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教師的問題可以盡量貼近生活,盡量形象化,生動化.教師在課堂中提問的目的是檢驗學生的思維是否跟上了教師的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提問獲得的結果來對教學進度做適當的調整,對疑難點重復講解等.在物理教學課堂的最后,教師提出問題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當堂課所講授的知識即檢測教學效果.問題化教學整個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主,尤其是新知識的探究過程,教師只是負責提供學習的意見和材料.例如,某物理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一節聲音的產生時,首先設計課前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我在這里講話你們又為什么能夠聽到呢?”問題一出,學生就陷入思考或者交流之中,紛紛探討聲音的產生、是否有具體形態?屬于哪一種物質?為什么眼睛看不到?學生會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求助于書本和其他資料尋找答案.等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時教師在按部就班地走教學流程,揭曉正確的答案.在教學進行到一半教師講完一個知識點時,教師接著提出一個問題“聲音可以通過哪幾種介質傳播?你可以舉出生活詳細的例子嗎?”最后就是教師提出綜合性較強的問題,不一定是問答題,計算題更加能檢測學生的聽課成效.總之,這一系列問題下來,課堂的氛圍就活躍起來了,學生就有了一個培養創造性和啟發式思維的良好環境
問題化教學不是單向的,“問題”的設計不僅僅來源于教師更加來源于學生.問題化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它的主體是學生,物理學習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學生上課聽懂了教師的授課是一回事,真正來實驗卻發現理論與現實的差距較大.一些初中生即使很明確教師所傳達的理論信息,但還是不能運用到實驗中來.這時,學生應該和教師交流溝通,向教師提問.甚至學生還可以提出自己對于某個知識點的不同看法,分享自己探究的結果.比如在探究電流串并聯的實驗中,學生要連接電路元件,由于書本上的電路元件圖片和實驗室的實物存在差別,不知道從哪里開始連接,學生可以大膽向教師提出來,將問題及時解決.對于書上的理論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驗來進一步證明,或者設計出新的實驗方案.
物理就是基于生活中的各種實物,研究自然的現象.在生活中發現疑問是物理學科前進的第一小步.為了輔助教師課堂內的問題化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生活中一些新奇的物理現象并記錄下來帶到課堂上和教師同學們一起交流探討,揭示平時生活中最普通的現象背后的科學原理.讓學生不斷發現生活培養探索精神,增長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教師物理教學也是十分有幫助的.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磁鐵除了可以吸引鐵質物品之外還可以吸引其他材質的東西嗎?下雨之后天空出現兩道彩虹是什么原因?紅外線肉眼看不見為什么叫紅外線?”等問題都是生活中較常見的.
以上就是個人對于初中物理問題教學法的主要觀點,問題教學法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加自由靈活,注重學生思維的啟發,旨在于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思考、形成自己的問題看法.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分析其對于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
[1]馬立寬.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
[2]袁夫康.讓生活走進物理課堂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1.
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