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華鎣市古橋初級中學(638600)
吉引蘭●
?
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四川省華鎣市古橋初級中學(638600)
吉引蘭●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構建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回歸對物理探索的本質,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課堂教學;物理實驗;培養能力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對于初中物理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不可少.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有多種方法與策略,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構建初中物理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回歸對物理探索的本質,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重點改變學生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將學習的樂趣還給學生,讓學生能體驗到物理學習樂趣,這樣的課堂才可能是最有效的課堂.
作為物理教師,就一定會對“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這句話深有體會.但是物理課堂過分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輕視甚至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學生的主體性缺失、對物理過程的體驗性缺失,降低了學生對物理現象的認知與理解,從而喪失了學習物理的樂趣.
案例1 在教學《大氣壓強》時,同學們對“大氣壓強”非常陌生,可以利用水杯和厚紙片,來完成一個實驗: 將杯子裝滿水厚紙片緊緊壓在杯子上面,然后將杯子倒立,厚紙片能否掉下來.首先讓學生根據日常經驗猜想,再演示這個實驗,當學生發現厚紙片不會掉下來時,學生感到非常驚訝,興趣大增.讓學生思索厚紙片為啥掉不下來?讓學生對大氣壓強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思考這個實驗與日常生活中哪些現象非常相似?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的提到盛有一點水的暖水瓶,冬天第二天早上拔瓶塞必須用勁,好像被吸住了,但是如將瓶塞扭開一個狹縫,進去一些空氣后,瓶塞就會輕輕地拔出來.
現在的課堂教學很多是依靠教師“精心”備出來的,學生和老師的活動被預先設定好的一個個環節緊密的串起來,學生就像被上了鐐銬一樣牢牢地被老師掌控者,學生的討論回答往往也是被預先設定的圈套牢牢套住,迫使學生去鉆.有效的課堂是需要精心的策劃,但不能抹殺學生質疑、討論、交流的興趣,這就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把時間和空間充分留給學生.
案例2 在研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因素時,由于涉及的因素比較多,有溫度、表面積和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對于這樣的問題物理學中一般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某一個因素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時,保證其它幾個因素相同,這樣才能得出結論.由于問題復雜,留給一定時間,提前讓學生預習課本.然后將學生通過分組,讓學生回到家找合適的方法進行探究.回來后總結了許多結論,有的學生提出濕衣服攤開,放在通風處干得快,說明加快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能加快水的蒸發;有的學生認為酒精比水更容易干,說明酒精蒸發比水快,蒸發快慢還與液體本身有關.為了統一學生的認識,選取由教師提供的實驗器材,來設計探究實驗方案,研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因素.
在物理課堂中,如果沒有對物理問題的深入思考和踏實探究,物理學習往往是膚淺的、被動的,也不會抓住學習物理的真諦.只有使學生對物理理論產生了興趣,而不僅僅只對變幻莫測的表象感興趣,學生的思維才會更活躍、更深刻,更富有創造性.這樣的物理課堂教學才會是最有效的.
案例3 在教學《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由于光學知識比較陌生,讓學生課前預習,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體的位置有什么關系?讓每個學生都正對這個問題提出猜想,然后帶著問題讓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分組實驗,實驗前制訂實驗計劃,明確實驗的目的,搞清實驗步驟.每個組根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后,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同時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交流,使學生掌握透鏡成像的規律.滿足什么條件成實像、滿足什么條件成虛像,根據實驗現象分析討論,總結出其中的規律,,最后相對課本上內容,得出正確結論.
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能在此基礎上思考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質疑是學生用心的反映,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有創見,必須從教師問學生,走向學生問教師、問同學、問自己,最終使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里要處理好三點:首先要創設誘發學生質疑的情境,其次要教會學生善于質疑,最后要善待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把提問的權力還給學生,把課堂中的時間與空間留給學生,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物理課程的魅力.
案例4 在學習《升華和凝華》一課時,有同學問到:“夏天冰棍不但冒著白氣,而且白氣為什么還會向下飄?”,另一位同學提出:“冰棍吸熱后熔化,繼續吸熱會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汽應往上飄,或冰棍直接變成水蒸氣,它也應該往上飄,但冰棍周圍的白氣為何下飄,怎樣解釋?”我首先肯定了這幾位學生認真思考問題的態度,學生把課堂和生活相結合,應用物理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給予了積極的鼓勵.同時我告訴學生,這不是蒸發現象,也不是升華現象,而是液化現象.這些問題對學生內心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有著強大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的弊端,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物理現象不可能在實驗室完成,由于條件限制個別實驗也不可能由學生自己動手.所以借助計算機多媒體強大的模擬功能、動畫功能,能解決許多難以表現或操作的物理實驗情景.
案例5 在學習《磁現象》一課時,“磁場”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人們看不見、摸不著,尤其是 磁感應線在磁場中的分布情況,學生對這個問題很難理解,教學中為突破這個難點,用實物投影進行投影,在馬蹄形磁鐵上方玻璃板上放一些細鐵屑,輕敲玻璃板,細鐵屑重新排列顯示出磁感應線,經實物投影放大,形象直觀且清晰,學生對磁感應線分布一目了然.同時讓學生對對著投影繪制磁感應線的分布草圖,當然學生繪制的結果各式各樣,錯誤百出,但至少反映了對這個問題思考認識過程.老師采取合適的方式糾正學生的錯誤之處,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磁鐵周圍磁感應線立體分布圖,讓學生對這一難點得以化解,獲得全面具體的認識.
G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