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杭
(中國政法大學會計研究所 北京 100088)
系族企業存在的風險及其防范
□江蘇杭
(中國政法大學會計研究所北京100088)
近年來,系族企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困難。本文通過對系族企業形成的歷史分析,研究系族企業可能普遍存在的風險,進而對系族企業應對風險提出防范措施建議。
系族企業;盈利模式;風險防范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6.062
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市場經濟制度不斷發展完善,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民營企業也各點開花,尤其近十多年來,隨著民營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一大批擁有雄厚資金實力的民營企業集團,如希望系,復星系,華立系,德隆系等等。在我國的市場經濟結構中,大都有類似經歷,演化“初期發展——快速擴張——迅速的短期金融市場運作——再次擴張——資金鏈緊張——風險擴大——毀滅”的過程。
系族企業作為當今企業集團的一種高級形式,其核心在于存在一個具有強大控制力的投資中心和利潤中心,圍繞此中心,形成擁有很多個在資本和技術服務等方面有關系的公司,彼此之間相互影響但又相互穩定的經濟組織。根據國內學者的廣泛研究,系族企業的特征在于,系族內有幾家在主板掛牌上市的公司,并且各個公司的最終實際控制人是同一個控制人,而且在各個公司之間還存在一連串的關聯交易。
隨著“德隆系”、“格林柯爾系”等系族企業的迅速衰敗,系族企業的財務風險引起了理論界的廣泛探討,近期“莆田系”發生的“魏則西事件”,更是把系族企業的運營模式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為什么系族企業,尤其是民營系族企業,難以逃脫面臨嚴重危機,甚至最終走向滅亡的命運呢?筆者認為,可以從系族企業形成特征以及公司治理結構兩方面去分析:
1.1形成特征方面
首先,從民營企業發展成系族企業的整個過程,公司的管理層就有非常強烈的擴張欲望,在整個國家經濟的轉軌階段,幾乎在每一個行業都存在著結構調整,民營企業正是抓住了這樣的機遇,紛紛進行行業整合,進行大規模的并購重組,因此,對于這樣的企業集團來說,對資金擁有非常大的需求;
其次,對于整個中國資本市場來講,民營企業融資難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對于擁有迅速擴張強烈欲望的系族企業來講,更是難上加難。民營企業資金來源,不外乎有銀行貸款,自由資金,股權融資三個方面。銀行貸款,是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對于多個方向發展、迅速擴張的民營企業來說卻有很多的困難,銀行貸款的申請手續較多,審批嚴格。另外,由于企業處于并購擴張階段,自有資金大都用來收購公司,能投入再生產的資金十分有限。雖然民營企業可以通過IPO募集資金,但是主板上市要求嚴格,很多民營企業想在主板上市非常困難。
最后,擴張集團的管理層一味地追求盲目擴張,往往忽視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和盈利模式,導致最后形成的巨無霸企業,資本機構復雜,盈利模式混亂,資金鏈條失控。
1.2公司治理結構方面
首先,通過分析系族企業上市公司,可以發現系族企業股權集中度普遍較高,導致一些大股東掏空公司利益,侵犯小股東利益影響公司的健康發展,最終影響系族企業集團的資金鏈條。
其次,系族企業普遍缺乏合理的內控制度。較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幫助公司提高經營效率,避免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根據國內外學者的大量實證研究,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極大地提高系族企業的內部資本配置效率。由于我國系族企業忽視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制度,內部資本沒有得到有效的配置,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
最后,我國系族企業在財務方面主觀決策和經驗決策的現象非常嚴重,因此出現的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危機。如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由于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導致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基于上述分析,我認為系族企業要想獲得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應當采取以下一些防范措施:首先,企業應當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不可盲目追求規模的擴張,例如并購一些“僵尸企業”;其次,要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的公司治理結構,增加財務和經營風險控制水平,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應當不斷加強風險意識學習,避免出現戰略決策失誤;最后,加強公司的資本運營能力,提高營運資本管理水平以及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
[1]寧向東,陳寧.系族企業的特征:一個初步描述[J].財經問題研究,2005,04:29-33.
[2]潘軍旭.民營上市公司的“系族”研究綜述[J].經營與管理,2011,09:93-95.
1004-7026(2016)06-0087-01中國圖書分類號:F27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