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竹泓中心小學 舒 葉
默會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嵌入運用分析
江蘇省興化市竹泓中心小學 舒 葉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的教育平均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尤其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這一項措施提出以來,我國在初等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尤為突出。雖然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我們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然而與此同時,在小學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漏洞與問題,要如何結合實際情況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為讀者講解默會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嵌入應用。
小學生們的年紀處于較低的階段,因此從理解能力上來看,他們不如成年人與青少年,然而兒童時期的孩子在學習能力上卻往往要強于青少年與成年人。而這個時期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往往是通過從看到聽到和感覺到的事物中學習道理與知識體現出來的,因此通過五感默會知識是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受認可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備課中,教師在要認真思考,如何能將學生帶入到課本的內容中去。因為學生只有通過身臨其境這種方式,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書本中內容的真正意義。
例如,在五年級上的課本中,學生們將學習《金蟬脫殼》這一內容,其內容主要是文章的主人公撿到了幾個殼并確認了這些殼來自蟬,為了弄明白這些漂亮的殼是如何得來的,主人公在雨后的一個傍晚,仔細的觀察了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文章針對金蟬脫殼的細節描寫十分詳細,寫的也很真實,然而畢竟是書本上的文字,學生們并不能通過這些文字深層的理解到大自然是多么神奇,蟬的毅力又是多么可貴,因此在教師備課時,可以找一些蟬與蟬蛻的圖片,短小的金蟬脫殼的視頻,通過播放這些圖片與視頻,學生能直觀的感覺到書本上的文字與眼前的畫面相重合,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并體會到大自然的偉大與蟬的堅韌。
在某種角度上來看,默會知識這種學習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時間,可以讓學生在盡可能少的時間里,理解到盡量多的知識內容,因為教師不必花費大量時間講解出學生已經意會出的知識,然而理解能力因人而異,有的人理解能力較強,有的人理解能力較弱,同樣的教師、教材和授課內容下,每個學生的收獲程度都不一樣,因此為了提高整體的平均值,往往要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這一方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謙虛的心態,而且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通過規劃出一定的課上時間,讓學生們進行自由的交流討論,通過傾聽他人的理解,填補自身的不足,加深理解。
例如,在三年級下的課本中,學生們將學習寓言兩則《揠苗助長》《鄭人買履》。拿第一則故事舉例,在第一則寓言中,農夫為了讓自己的禾苗長得更高,將苗都拔高了,結果第二天,苗不僅沒有長得更好,反而都枯死了。這則寓言故事能告訴人們很多道理,欲速則不達、要遵守客觀現實不能走捷徑等等,然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通過這則故事明白這些道理,或者只能明白其中的一種不知其他,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上的交流討論,使得學生們之間能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而且要求學生能在分享自己的心得的同時說出原因,不僅可以加深理解,而且能幫助他人理解,讓沒有理解到這一道理的人能夠有所收獲。
上文中介紹了兩種方法用于默會知識,然而上面兩種方法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而學生,尤其是在上小學的學生是非常好動的,長時間的課堂授課往往會造成效率低下的現象,因此現代教育中講究勞逸結合,在課業壓力大的同時會安排學生進行體育競技、出外郊游等娛樂項目。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可以沿用這一模式進行教學,通過在課上或者課下安排時間進行一定的活動,不僅能有效的帶動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例如,在六年級下的課本中,學生們將學習《夾竹桃》這一內容。本文主要針對作者門內的夾竹桃進行描寫,通過文章內容不難看出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因為作者對夾竹桃的描寫十分的細膩、形象,喜愛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而是向作者學習其細膩、形象的寫作手法,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夾竹桃實物觀察,學生們通過實物對比書本上的內容,默會了作者的寫作手法,再通過觀察其他植物寫一段描述的話,教師收集這些小作文,隨機分發給其他同學進行批閱,要求同學們通過觀察作文描寫的植物,對作文的優點進行點評,針對作文中的缺點也要指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因此,默會知識這一教學模式的引入,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是很大的。對學生來說,默會知識能夠充分鍛煉他們的理解能力,而且通過情景帶入、交流討論、實踐活動等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因為覺得語文枯燥乏味,不喜歡學習這一課程的問題,對教師來說,默會知識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與學生溝通,使師生之間友好和善的相處,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讓語文這一學科更能受學生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