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新城校區 李晶晶
?
讓語言學習成為學生思維的訓練場
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新城校區 李晶晶
【摘 要】
伴隨著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思維訓練要求的不斷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加強思維訓練,并利用課本教材及形象生動地語言,以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語言學習 思維訓練方法
一般認為,學好數學能夠幫助孩子活躍思維,學好外語能夠為學生增添一門語言技能,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試圖通過在課堂中創設情境、探究語言內涵、增添思維訓練等多種有效對策,使得語言學習與思維訓練能夠達到共生和諧的良好狀態。
在教學中可以發現,我們的小語教材的選材范圍甚廣,橫跨古今、暢想未來,兼具時代性、綜合性、科學性與趣味性,并針對我國幅員遼闊、文化發展不均的國情來編寫教材,為學生、教師留有足夠地拓展和自主創新的空間。但是其中有許多內容與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學生們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展開自己想象的羽翼,帶領學生們實現思想與心靈上的暢游,以產生豐富的思想和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
例如:在引導學生們學習《長城和運河》一課時,我先讓學生理解本文中“蜿蜒曲折”的意思,有位同學是這樣描述的:蜿蜒曲折就是不直,彎彎曲曲的樣子。再通過網絡豐富的圖片、影像資源,讓學生從視覺表象理解、意會中國雄偉的長城“像巨龍穿行在大地”是怎樣的一種形態,以及它的“連綿起伏,蜿蜒曲折”,感官上的沖擊力與教師語言文字的描述相互作用,以實現有效體驗,與此同時,通過作者凝練地語言、生動地描述,在腦海中再現語言文字想要呈現的具體形象,并感悟作者遣詞造句的精髓,從而影響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語言文字往往透漏著作者的感情,學生預習課文、朗讀課文的過程都屬于淺讀,而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地理解語言文字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一過程,是引發學生思考的過程,因此,我經常以文章中的“關鍵詞”作為切入點,讓學生發出疑問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通過一步步地提問來進行思維訓練。
如:《長城和運河》一課中有對我國京杭大運河的這樣一段描述:“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在教學中,我先以一個“飄”字為例,問一問學生作者為什么用這個字,如果用上“鋪、躺、放”等都是通順的,待思考后,答案揭曉:在作者的眼中京杭大運河像一條綢帶,而綢帶的特點是綿長、曲折、輕盈,“飄”字能夠將綢帶的特點淋漓盡致地表露出來,所以“飄”字最好不過。這個例子講完后,讓學生們自己試著解析關鍵詞在文中起到的表達效果,如“伸向天邊”中的“伸”字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目前,先進的教學理念我們或多或少還沒有真正的吃透,一些教師錯誤地一味追求活躍課堂、創新課堂、多樣課堂,課堂中學生被“牽著走”的現象沒有減輕,教學新模式、語言教學的思維訓練仍處在摸索階段,結合了一些名師教學講座以及我從學生學習規律中得出的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實施了以下兩項思維訓練的方法:
訓練一:歸納整合,求同存異
每天堅持鞏固教學“根據地”,即不僅要把新知識變為自己的,舊知識也要及時回顧,這需要教師將新舊知識進行串聯,深究小語教材抓住各個單元之間的聯系,學會比較、學會咀嚼、學會歸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譬如:蘇教版小語二年級(上)中第四單元共有四篇寓言故事:《小鷹學飛》《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四篇課文,有的提醒人們想要激發潛能必須逼自己一把,有的鼓勵人們不管前方的艱難險阻多么望塵莫及,都要心中充滿信念,并付諸實際行動,那么成功總有一天會屬于你的,再讓學生們把學過的課文進行分類,哪些是讓我們珍惜時間、哪些又是讓我們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哪些是名人成功故事,哪些又是童年的回憶……由此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在感悟、體驗中加強歸納思維能力。
訓練二:大膽思考,小心求證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善于鼓舞學生,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經驗。”在教學中少不了科普性較強的文章來拓展學生的眼界,如:《夢圓飛天》《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克隆之謎》等科普文,教師可以借此為學生打開一扇科學探索之門,以此來進行思維訓練,這要求學生先在自己已掌握的知識范圍內進行探究,有不懂之處主動查閱資料、請教家長、身邊的朋友和老師,并不斷去認清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規律。
除此以外,如果學生在思維訓練過程中陷入一籌莫展,這個時候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拾起課本、回歸課文,結合多媒體教學,激活在學生腦海中所積累的經驗,而經驗又是客觀世界留在人腦中的印象或獲得的知識,經驗有直接與間接之分,直接經驗是每個人親身體會過后積累的,而間接經驗是能從書本、課堂等途徑學到的,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訓練,還需要師生互教互學,讓教師走下三尺講臺融入學生內部,與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也是新課程實施與思維訓練的重要前提和條件。
社會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創新型人才,小學作為基礎教育最重要的階段,應該格外重視學生多方面思維的訓練,教師則要在語文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相信奮戰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會一同努力,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阿桂英.語文教學中想象思維訓練之我見【J】.新教育,2015 (23)
【2】王喜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J】.教師,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