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紅波
在農村中小學,后進生比較多。如果老師不以愛的心靈去培養他們,想方設法讓他們“優秀”起來,那么這部分學生將會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去對待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應將愛心灑向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后進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和學習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而形成“后進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知識水平的差異,二是學習策略上的差異,三是思維策略上的差異。其客觀因素是學校教育的缺陷,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以及家庭教育功能的退化。這些學生在學習中往往表現為:目的不明確,對學習沒興趣;智力低下,經常受到家長的責罵,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歧視。當然,還有教師自身素質不夠高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把學生教好,把他們培養成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國家也多次強調:“學校要十分重視對差生的轉化工作。轉化一個差生和培養一個優秀學生同樣重要、光榮、有價值。
我認為,要行之有效地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以下幾點是不容忽視的。
一、轉化教育觀念,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在教師眼中,學習成績優秀、性格活潑、積極發言、乖巧大方的學生是好學生,學習成績差、調皮、惹是生非的學生被視為“后進生”。對“后進生”的教育則跟老師心情的好壞有關。
實際上,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對待所謂的“后進生”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把每個學生都看作“好學生”。在農村小學,“后進生”面大,那么是否就意味著放棄呢?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從而存在著能力和人格方面的差異,由此導致他們的學習、交往、自我表現等方面也不盡相同。教師不要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學生,而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善于調整情緒和心態,隨時以一顆火熱的、真誠的心去對待他們。
二、把愛心奉獻給學生
我國教育家夏丏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通向學生心靈的路徑,是教育的基礎。后進生因成績差,紀律意識薄弱,信心不足,往往自卑心理較重,總認為自己不行,甚至產生放棄學習的心理。面對此種情況,他們渴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尊重和關愛。此時,教師就要通過各種渠道多鼓勵、多表揚,讓他們知道自己也會也能行。學生有缺點錯誤,教師要及時給予指正。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將愛的種子灑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后進生。教師期望的目光,信任的點頭,關注的微笑和溫暖的問候,都會使他們感到滿足,無形中也會建立起他們在班級中的威信。他們有了自信心,才會走上正規的道路上來學習。誠摯地奉獻一顆愛心,關愛就如溫暖燦爛的陽光,定能融化學生心靈的冰雪,迎來明媚燦爛的陽光。
三、后進生也需要表揚
在一些教師的眼中,承受批評是后進生的“專利”,認為批評和處罰是轉化后進生的法寶,但恰好相反,因為一部分學生逆反心比較強,硬是跟你較勁,且出現的錯誤是屢教屢犯。須知后進生也需要表揚和鼓勵,甚至可以說表揚和鼓勵是轉變后進生的試金石。
四、協調好家庭教育
農村學生家務農活多,家長往往文化水平低。他們只是認為現在讓孩子讀書,就算做到了父母應盡的義務。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的一位學生沒來上課,我到他家去問情況了解原因,他的父親就告訴我:“讓他識幾個字算了,反正也不起多大作用。”即使讓孩子來讀書,他也是不聞不問,作業不查不看,想看電視就看,考試不好時,不是鼓勵和分析具體情況,而是挖苦、責罵。而教師也不應該采取告狀一味批評、泄私憤來傷害學生及家長的感受,泯滅學生上進心。要做到行之有效地轉化后進生,須協調好家庭教育,做到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找準方向,這樣對后進生的轉化才不會緣木求魚。
五、持之以恒,方能達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轉化效果
后進生心理障礙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后進生的轉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會出現較大的反復性。教師對其轉化應循循善誘,不能急于求成,對他們出現的反復心理不能求之過急,也不能一勞永逸。只有始終如一,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后進生形成持久良好的心境是有困難的,他們往往自覺地“舊病”復發。同時,他們接受良性信息的能力遠遠低于劣性誘惑的影響力,一旦心理失控,便會重操“舊業”,
尤其是在被家長或老師揭短后,心理難以平衡,于是破罐子破摔,一發不可收拾。所以老師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認為“爛泥糊不上墻”,而要引導他們知曉自己不是最笨的,給他們信心,讓他們明白其實自己也是一株百合花。
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對后進生的轉化,教師應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多與他們交朋友,平等相處,找出他們的閃光點。教育教學中,調動內因,因勢利導,發揚“千淘萬漉雖辛苦”的精神,就一定有“吹盡狂沙始到金”的結果。
同時,也應知曉對后進生的轉化,沒有現成的靈丹妙藥,全靠自己正確的教育思想和靈活的教育藝術,只要多動腦筋,挖掘“差異資源”,堅持不懈地努力相信一定會獲得一份欣慰的結果。
十九年的教學生活中,我主要從認識因素和人格因素入手,采取了許多有效的轉變后進生和防止出現后進生的有力措施,如個案分析、策略學習、挫折教育、合作學習。采取自學輔導,分層教學等相應的一些教學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陸環森.淺談后進生的轉化對策[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