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寶玲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逐漸成為教育界研究的熱點。生本理念提出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為小組組建的合理性、科學性提供了更好的依據。基于生本理念研究背景下,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為實踐背景,對學習小組的組建、組長的選拔及使用、小組的評價機制進行了研究,以期能夠打造更高效、更和諧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生本理念;英語課堂;小組組建;評價機制
經調查發現,現在大部分英語課堂小組的分配不均是影響現在英語課堂小組評價機制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嚴重打擊學生小組合作的積極性。而郭思樂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中的生本小組組建必須遵循“互補互助、協調發展,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是英語課堂小組合作的基礎,而科學地設計合理的教學評價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協作與溝通意識,以期能夠建立更高效、更和諧的英語課堂。本文正是在此研究背景下,通過英語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來對小組組建及評價機制等進行初探研究,以期能夠在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能力,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
一、創建科學學習小組,讓生本課堂更有序
1.合理的分組是對學生進行有效小組評價的前提
雖然現在很多學校的生本小組采用圍坐式分層安排的座位,但筆者認為這不符合大多數學校實際。同時,傳統的學生一節課只固定在一個位置上進行討論,這與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征不符合。首先,采取按照原來座位基本不變(便于討論),部分學生走動討論的原則,再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分為1至5號,再者根據性格、是否愿意幫助學困生等因素,按照郭思樂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必須遵循“互補互助、協調發展,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靈活地進行分組,每組必須安排一名學困生。這樣的小組構建使組間實力相當、組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為課堂的評價公平鋪墊,也可以實現“兵帶兵”“多優帶一差”的輔導模式,同時,學生走動的合作討論方式大大調動學生的注意力。
2.選拔和培養優秀的小組長是做好小組評價的保障
在生本模式下,小組學習是核心環節,而小組長是小組活動組織者與領導者,同時在課外又是教師的小助手。因此,小組長的選拔至關重要。小組長首先只是成績好,其次應該具備多方面素質,而馮旭初專家提出的“全腦偏好圖”正是科學的依據,小組長的選拔必須是在“全腦偏好圖”中在組織能力、樂于助人、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才能選拔為小組長。
二、合理運用評價機制,讓學習過程更有效
本文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以激勵學生成長為原則,建立起一套學習小組的評價機制,下面就對這套評價機制進行詳細介紹。
1.建立“捆綁式+分層加分”小組評價,打破優生一言堂
為了打破優生一言堂,讓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話說,讓大家都愿意幫助學困生,從而提高學習成績,提高中下生學習積極性。首先,本文的小組評價采用“捆綁式+分層加分”制度。如整組同學都參與教學活動才能得分。同時,通過本校三至六年級學生調查問卷的調查發現,多達95%的同學認為學困生回答問題額外加分能讓小組組員幫助他,只有3%同學認為不公平,1%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因此,評價表可設計4、5號學生回答一次問題加1.5分,1至3號的學生回答問題加1分,這樣就大大增強了學優生幫助學困生的動力,增加小組合作性。
2.制訂合理的評價細則,讓小組活動有據可依
生本課堂要求我們要完善學生的評價機制,從以往單一以學生成績來評判學生,向多元化評價學生轉變,逐步確立“作業”“課堂合作交流與小組展示情況”以及“課后總結”三部分。考慮到學生的操作性,評價表盡量以課堂表現為主要變量,而日常的作業和測評情況可設計補做加分環節,讓學困生能在組員的幫助下也能補加分。其中作業部分設有:未能完成預習作業(聽錄音預習、利用輔導書預習劃出新單詞、詞組,完成課后練習,制作單詞卡片或圖畫、前置性練習)減3分;未完成作業減5分,補做得3分。而小組課堂合作交流部分設有:成員各自負責(小組長、記錄員、發言員、統計員)得1分;能語言流暢、響亮、有感情、連讀、能注意升降調、注意尾音、上臺時能排好序位置、單詞讀音正確;能用英文交流不閑聊;有創意(配道具,動作生動,把沒學已學的融會表演)可加分;創編對話可加5分;小組分角色讀課文可加分,能提前分角色可額外加分。全部達到可以得滿分,否則每項可減1分,單詞錯2~3個可酌情減分,減完為止。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每次得1分;被動發言不得分;教師表揚加分和批評扣分(不舉手發言)。在課堂評測方面,聽測未過關減5分,中午補聽得3分,小測未過關減5分,中午補測加3分。背單詞未過關減3分或課文未過關減5分。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在上課時應多關心落后的小組。
3.構建綜合的評價機制,讓小組合作發揮最大化
在本文的評價機制包括小組綜合評價與課堂討論評價兩部分。小組綜合評價是指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每個學習小組的綜合測評,每天下課后由統計員統計成績,記錄員記錄成績,每天上課由匯報員匯報寫在黑板上,由于考慮到傳統的每兩節課進行對比,每周、每月一評比的計算量太大,不符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也給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由教師決定評分的課時數,不一定是一節課,可以兩節或以上的課作為一節課(參照物),對比后根據名次的進步幅度最大組評為“最快進步小組”并在評價表中獲得一顆星,凡累計次數三次“最佳合作小組”“最快進步小組”“最佳小組長”“最大進步4、5號獎”稱號在班進行頒發獎狀和抽獎進行獎勵,頒發完獎品后星星數清零。評比匯總表由科代表由高到低排列好,交給老師。課堂評價表由小組自評、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三個模塊來體現。其中,小組自評是小組自身的反思過程,能夠從中認識到小組合作的成功之處以及存在的不足,從而起到促進小組更好地進步與發展的作用,也在三個模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組間評價是在小組匯報交流的過程中不同小組之間進行的評價,能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發現其他小組的優勢與劣勢,幫助其他小組共同成長,進而達到學生間互補進步的效果。因此,小組互評設計在課堂合作交流評價環節以及小組匯報環節,讓學生在認真完成本小組任務的前提下,觀察其他小組的學習討論情況。由于考慮到小學生的能力,以及可操作性,在所有環節都設計小組互評可行性不大。因此,小組互評可穿插在課堂的某一個環節進行。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對整個小組合作進行的是宏觀評價,并對小組長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使評價盡可能地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評價設計在課堂合作交流和小組匯報展示環節增加了教師巡查評價加分和扣分項目,以及在課堂的總結、點撥環節。這樣,既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又起到監督輔導的作用。
總之,在生本理念下,通過科學地組建學習小組、選拔小組長并對他們進行培養,最后對學習小組進行綜合評價,不斷積累實際教學經驗,讓我理解了生本課堂的精髓,從而更好地指導日常的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李超.基于生本模式下的英語裸堂小組組建及評價機制的研究[J].學周刊,2013(10).
注:本文只屬于廣州市“十二五”課題《基于生本模式下的英語課堂小組組建及評價機制的研究》。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