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達國
目前國民漢字書寫質量不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不但學生書寫質量不高,而且不少教師的書寫也實在不敢恭維。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筆者發現很多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鋼筆字跡潦草、粉筆字歪歪扭扭,毫無章法。
出現這種情況與當前的大氣候有很大關系。(1)大家認為現在是信息時代,電腦普及了,電腦可以演變出許多字體,寫不好字也沒關系。(2)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走入課堂,很多教師一味崇尚使用多媒體手段,著力以多媒體或板貼代替板書,板書的基本功被荒廢了。(3)由于國家打破了教師由專業師范學校專門培養的限制,一大批非師范專業的大學生在取得教師資格證后通過招聘進入教師隊伍(目前取得教師資格的途徑很簡單,只要普通話達標,《心理學》《教育學》考試合格就可以取得教師資格),這些教師以特崗教師身份分配到了農村學校。筆者認為這種教師準入機制使這些青年教師沒有經歷過專門師范院校的正規教育,本身已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師職業的門檻,三筆字作為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也被忽略了。之前我們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三筆字不達標是拿不到畢業證的。
寫好字是每一個正常的中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教師更要寫好字,因為教師承擔著傳播人類文明的神圣使命,漢字是祖國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連漢字都寫不好,恐怕會有辱教師職業所賦予的神圣使命。寫好字,也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之一。
教師一定要寫好字,因為教師的勞動具有示范性的特點,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影響。“親其師方可信其道”。教師的言行,對于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一筆漂亮瀟灑的字,可以讓學生羨慕、佩服你,進而親近你,會增添學習語文的興趣,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教師必須寫好漢字,我們不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成為書法家,但是必須把漢字寫得字體正確工整、行文行款整齊。祖國自古就有“筆墨見精神”“字如其人”的古訓。
怎樣寫好字呢?首先懂得一些書法理論,掌握一定的書寫技能;其次堅持勤練“三筆字”,要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在黑板上板書時要做到對板面上書寫的位置、字體的大小、間距的寬窄、排列的次序以及標點的運用等細節問題都要周密考慮,合理分配,科學編排,力求做到干凈、利落。
希望所有的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能夠做到:一筆一畫寫好字,一生一世做好人。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