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煒龍
?
資源型城市實施創新驅動的實證分析——以湖北黃石為例
○鄒煒龍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關鍵抉擇。關于資源型城市,官方和學界沒有統一定論,但是大家都強調一個共同問題是資源型產業占據該城市經濟的主體。2013年12月份公布的《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明確,我國擁有資源型城市262座,其中就包括黃石市。黃石是典型的因礦建廠、因廠建市的老工業城市,長期以來,經濟發展依靠鋼鐵、水泥、采掘等傳統資源型產業拉動,但是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并未帶來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而是出現了礦竭城衰現象。因此,突破資源依賴經濟的約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徹底改變像黃石這樣的資源型城市“一業獨大”局面迫在眉睫。
豐裕的自然資源對國家或城市的經濟增長是否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國內外學者已經進行了比較廣泛的研究,但是很少考慮從全要素增長率(TFP)(全要素生產率(TFP)又被稱為“索洛余值”,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于五十年代提出。國內學者通過研究,認為我國自然資源豐裕的地區經濟增長速度普遍要慢于資源匱乏的地區。對我國34個資源型城市進行了考察和實證研究后,也得出結論,認為中國省際間、區域間存在“資源詛咒”現象,并通過典型案例總結、提煉了擺脫資源依賴進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和建議。
本文主要采用的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法(DEA)的Malmquist指數法,它是測算全要素生產率(TFP)的非參數法里面的常用方法。原因是這種方法無需嚴格的行為假設,更不同于參數法,后者需要設定函數形式、需要假設技術對象技術上有效率。這里將TFP分解為技術效率與技術進步,進而說明自然資源豐裕的城市缺乏創新機制,即:
黑水虻對畜禽糞便具有較高的降解率,不僅可明顯降低畜禽糞便的堆積和污染,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畜禽糞便產生的臭味。通過黑水虻幼蟲取食,兩周內可使畜禽糞便堆積減少56%[9],處理后的畜禽糞便所含的各種營養元素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Byrd等研究發現,利用黑水虻處理豬糞,豬糞中的氮、磷和鉀含量分別降低了55.1%、44.1%和52.8%[10]。經黑水虻幼蟲處理后的畜禽糞便的臭味也會大部分得到消除,極大地降低糞便對空氣、水質以及土壤造成的污染。

公式表示t-1時期相對應t時期的生產率,若計算結果小于1,就表明從t-1時期到t時期生產率產生了負的增長。在規模報酬不變的情況下,Malmquist指數可以分解為技術效率變化和技術進步兩個部分,表明生產率的增長同時受到技術效率(TFP)和技術進步(TECH)的制約。根據Farrell(1957)提出來的理論。EFFCH能夠分解為規模效率變化(SECH)和純技術效率變化(PECH)。TFPCH=TECH×EFFCH= TECH×SECH×PECH
1990年,德國數學家Stefan Hilger在他的博士論文中建立了時標理論,即一種連續和離散計算的統一方法.考慮到概周期現象較周期現象更為常見、自然界會受到人類的開采等因素的影響以及非自治系統更能精確地描述實際情況,本文研究時標上具反饋項和Holling-type Ⅱ類功能性反應的修正Leslie-Gower捕食模型
[3]Xiong W, Chen L. HiGIS: An Open Framework for High Performanc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J]. Advances in 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 2015, 15(3): 123-132.
其中Metalk,Nonmetallick,Energyk,分別表示各市金屬、非金屬、能源的基礎儲量Metal,Nonmetallic,Energy,分別表示全省金屬、非金屬、能源的基礎儲量。

本模型選擇資源型城市的就業人數、固定資產投資作為Malmquist指數的輸入指標,選擇該市GDP作為其輸出指標。城市的資源豐裕程度選擇資源豐裕度指數(RAI)來描述。根據黃石實際,資源豐裕度指數(RAI)選擇以金屬(有色、黑色金屬等)、非金屬(巖石、灰石、磷等)和能源(煤炭等)三大類資源的基礎儲量占全國的相對比重來衡量各市的自然資源稟賦程度。根據湖北能源生產總量中,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的比例大致為:19%;33%;38%,因此,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本文從成長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等四大類資源型城市中選擇12個代表性城市,這些城市分別來自我國東北、中部和西部地區,然后在東部沿海省份選擇8個自然資源較匱乏的代表性城市一起構成20個城市樣本。
(三)實證分析
黃石市礦產資源豐裕,其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主要以工業制造為主,對資源開發的依賴性強。豐裕的資源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是一柄“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會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由于經濟增長的轉移機制,導致資源部門在擴張的時候會不斷“擠出”工業制造業,而工業制造業承擔著科技技術創新和培養企業家人才的使命,當物質資本在部門間的轉移使工業制造業與相關的服務業提升出現乏力的時候,經濟增長遭受嚴重制約就成為必然。
本文實證分析部分數據全部來自各省、市統計年鑒(2004—2013年),分析樣本是基于上述20個城市近10年的數據。這里采用DEAP2.1軟件計算全要素生產率得到如下結果:

表1資源豐裕度與全要素生產率(TFP)
1.加強政府實施創新驅動頂層設計。當前世界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經濟“三期疊加”形成歷史性交匯。黃石作為資源依賴型城市應該搶抓這一重大機遇和歷史條件,通過政府扮演重要角色,來規劃、引導、協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際上,廣東省早在2012年就成為全國首個頒布實施的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綱領性文件和頂層設計的省份。建議市政府提前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規劃綱要,特別是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設計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全面轉變的路線圖。確保我市實施創新驅動頂層設計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一)資源豐裕對工業制造的擠出效應
糾錯訂正要結合個人情況,真正做到個性化,針對性反思問題.有些學生在糾錯時沒有結合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深入思考,僅僅將錯題及其答案抄錄在糾錯本上,再寫上幾句不痛不癢的總結反思就草草了事了,這樣的糾錯不具有針對性,不夠充分,沒能找出藏在錯題里的個性化問題,在將來復習時不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檢查學生的糾錯情況,幫助其學會分析真正的問題所在,培養學生的務實精神,讓學生能夠真正通過糾錯自我鞏固、自我總結、自我提升.
(二)礦產資源豐裕對人力資本的擠出效應
自2012年開始,聊城市政府圍繞徒駭河建設“世界運河(建筑)博覽園”,計劃將世界各地優秀的運河建筑景觀搬到河流兩岸。可以此為契機,適時推出特色水上游覽項目,讓游客乘坐葫蘆狀游船,在欣賞兩岸世界運河文化風情的同時,體驗古人泛舟浮于江湖的逍遙境界。另外,可在姜堤樂園內或其北面的徒駭河水域,開辟水上樂園,開發葫蘆“腰舟”娛樂項目和競技項目。
前文已經分析到,用Malmquist指數法對TFP進行分解可以得到EFFCH和TECH。通過EFFCH衡量的是黃石市在t-1和t時期相對技術效率的改善情況,表明其對科技技術前沿的“追趕”程度;與此相對,TECH衡量的則是黃石市在t-1和t時期的技術進步,表明了TFP變動對科技技術創新的依賴程度。這里用TECH來衡量創新與礦產資源豐裕度之間的關系。
(三)礦產資源豐裕對創新的擠出效應
前2類垃圾運回珠海垃圾場處理。此外島上還有4臺總處理能力為2 t/d的垃圾低溫熱解焚燒爐處理第3類垃圾。第4類垃圾運至海島東南角的海灣垃圾填埋場填埋。
資源部門的不斷擴張同樣對人力資本形成擠出效應,而作為經濟增長關鍵因素的人力資本,其實際作用和收益是遠大于礦產資源的。這些資源挖掘和初級產品的生產成為了資源豐裕城市經濟發展主要來源,加之這些行業部門對就業者技能要求低,即使增加人力資本投入和教育經費支出,對其影響也很小。反過來,正是因為資源豐裕城市人才流失嚴重,人力資本缺乏,造成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相對滯后,因而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

表3資源豐裕度與技術進步率(TECH)
根據表3,黃石市的資源豐裕度為3.99,在20個城市中排名第4,而技術進步率為1.018,排名第15位,處于落后水平,可見黃石豐裕的礦產資源并沒有從創新上帶來經濟增長。而泉州、珠海、青島等資源貧乏的城市的技術進步率則較高,說明這些城市的科技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
(一)構建協同的創新主體系統
從所選代表性城市實證結果來看,基本規律是全要素生產率排名與自然資源豐裕度成負相關性,即自然資源不豐裕城市的TFP排名都靠前,相反,自然資源豐裕城市TFP的排名全部靠后。黃石市資源豐裕度為3.99,排名第4位,而全要素生產率0.956,排名第12位。由此可斷定,黃石的資源豐裕,但是豐裕的自然資源并沒有帶來經濟發展的高速增長,反而出現經濟發展速度明顯緩慢的現象。相比較之下,資源匱乏的珠海、汕頭、泉州、青島等城市卻有著較高的TFP,經濟增長效率較高。可見,在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可能并沒有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反而可能起著阻礙經濟增長的作用。
隨著國家“互聯網+農業”政策的高度重視和廣泛合作,電子商務在農副產品產業鏈上的發展將會更加深入和普及,農副產品走向虛擬化市場,網絡化平臺將成為農業發展重要的銷售渠道。鮮食葡萄屬漿果類,極易出現腐爛、褐變、干枝、掉粒等問題,種植成熟季節性較強,極不易于儲存和轉運,加上種植戶及部分銷售終端缺乏冷鏈物流技術及配套設備的投入,對物流儲存、運輸配送等要求極高,除了完善產業的供應鏈一體化配套平臺建設,解決適銷對路、產銷銜接等市場問題,還需專業企業參與和政府支持,構建匹配的物流配送體系,縮短從種植戶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因此,冷鏈物流配送、新型物流包裝和城際配送問題成為亟待解決和廣泛應用的問題。
2.強化技術創新體系中的企業主體地位。對于黃石這樣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實施創新驅動的目的就在于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而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主體作用是最有效的推進手段。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在創新鏈條中,既是創新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一是要發揮東貝、大冶有色、勁牌、三環等大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骨干作用。二是要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逐步改變黃石市企業研發活動中高水平應用研究比例過低的現狀。三是要引導企業增強技術創新意識。支持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加大在企業建立工程技術中心的力度,將企業技術創新過程向前端延伸,使企業技術創新的過程成為主導產業鏈技術創新、引領創新發展方向的完整過程。
(二)樣本城市選擇
3.提高中介機構和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能力。建議將黃石重點企業的重大科技需求列入政府重點科技計劃與項目,組織協調企業廣泛參與產學研合作,建立多種形式的技術研發與創新聯盟,與湖北理工學院、湖北師范學院等大學及科研機構開展聯合攻關,致力于具有較強技術關聯性、產業帶動性的戰略產業的集成創新。
(二)搭建廣泛的創新驅動平臺
至于“灌輸”的現實可行性,列寧認為:“社會主義理論比其他一切理論都更正確地指明了工人階級受苦的原因,因此工人也就很容易領會這個理論,只要這個理論本身不屈服于自發性,只要這個理論使自發性受它的支配。”[1]328從這個意義上說,工人階級自發地傾向社會主義,工人階級與社會主義理論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
1.優先打造科技創新投融資平臺。根據目前黃石市高科技創新現狀,建議專門設立創新基金,扶持高新技術和重點技術的研發,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專門建立科技支行,組建科技小額貸款公司,降低貸款門檻和條件,擴大科技型企業保險規模;大力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運用多種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開拓科技創新投融資平臺的融資渠道,牽頭建立投融資綜合服務機構。
2.重點發展產業集群創新平臺。對黃石而言,發展產業集群創新平臺要以延長產業鏈為目的,避免單純的資源開采,把資源開發和高附加值的工業制造業相結合,實現集聚效應。同時,加大第三產業的發展力度,培育旅游業、生態農業、工業服務業、電子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和接替性產業。最終形成先進工業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使產業結構更優,實現產業的高端化、集聚化、服務化和高技術化,從而擺脫資源依賴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3.積極開發公共服務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創新平臺是以政府為主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共同參與,依托科技中介機構建立起來的服務平臺,主要為技術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技術資源共享等提供技術性服務。政府應積極開發這一創新平臺。通過投入大量的公共資源,為技術交流與技術交易提供服務,提升技術市場的信息化服務水平,強化相關科技中介機構的服務功能,從而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三)建立多元的創新驅動機制
1.建設完善的科技創新評價機制。建議按照“三個結合”來制定黃石的科技創新評價機制,一是堅持軟指標與硬指標相結合,即堅持科技投入的硬指標要與科技資金管理狀況相結合,到達科技成果的表現形式與影響力有機統一;二是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避免陷入以偏概全的困境,兩者結合還能解決評價失真的問題;三是堅持單一評價與多元評價相結合,既能避免主體帶有主觀傾向,同時適當加大特殊主體的評價權重。
2.探索長效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一是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培養制度。抓好基礎教育,提高未來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建立與現代產業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培育科技型企業家;鼓勵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定向聯合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市內高校注重培養知識層次高、熟悉市情的科技工作者和科工貿復合型人才。二是堅持培養高層次人才與建設創新團隊相結合。實施高層次創新人才計劃,加快建立依托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后流動站和工作站,建立跨學科、跨領域、多層次的創新工作團隊。三是要對創新人才進行動態有序的管理。建立開放式多層次的人才引進和流動機制。
3.制定強大的創新政策保障機制。一是制定創新環節的政策保障措施。如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和全社會投入體系;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強前瞻性應用基礎研究,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努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等等。二是驅動環節的政策保障措施。如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構建產學研合作機制;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發揮科技服務平臺作用,構筑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重視社會公共領域的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的長期協調可持續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等。三是創新驅動環境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如大力發展創新文化,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氛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造就有助于科技創新和驅動轉化的體制環境。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石市委黨校)
(責任編輯田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