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翻轉之勢促教學改革
---- 以“文化創新的途徑”相關教學為例
●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李棟平
近年來,“翻轉課堂”在基礎教育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各地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這一模式對中學教育實踐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我們在實踐中進行了深刻思考。
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基礎教育領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改革,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如怎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何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如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等,這些都是教育實踐的焦點問題。
2007年,起源于美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翻轉課堂”在教育變革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它對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革新受到了廣泛關注。這種模式能夠增加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改善師生關系。同時,國內的“慕課”在線課程堪稱“翻轉課堂”的有效典型,這種學生學習興趣更高、互動性更強、思維更活躍、針對性更強、效率更高的課堂模式將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中學”翻轉為“學中教”,變“高效+統一”為“高效+個性”,通過“視頻學習—匯報提問—合作探究—鞏固提升”的方式實施教學翻轉,在基礎教育領域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一、在“翻轉”中嘗試,用“翻轉”驅動教學變革
那么,“翻轉課堂”應如何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有效銜接呢?下面我就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框“文化創新的途徑”相關教學為例,探究“翻轉課堂”在中學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以便進行反思和成長。
1.視頻學習,整體感知。
在課程標準中,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文化創新對人類文明的巨大作用,文化創新來源的基礎;教學難點是處理歷史遺產繼承與文化創新之間的關系,探索文化創新的途徑。因此,教師要使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進一步把握繼承與創新,正確處理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
基于上述重難點問題,我將兩個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上傳到了網絡平臺,讓學生通過移動終端設備自行下載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對不懂的知識反復學習,也可以對簡單的知識快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在視頻學習結束后,我要求學生完成以下問題:①對于文化創新,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如何全面理解文化創新?②梳理歸納創新與繼承的關系;③根據自己的理解,搜集文化創新的生活實例,并用所學知識進行解讀;④列出問題清單,以便交流學習。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本課的問題主要集中在:①如何正確理解文化創新途徑之間的關系?②如何運用文化創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匯報提問,交流點撥。
學生在課堂上可通過案例研究、實驗、游戲、情境模擬等多種形式,與同學、教師進行互動,完成對知識的學習。
在匯報提問環節中,教師可先讓學生交流在課前自主學習中取得的成果,然后針對學生的問題,設計探究作業,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從而解決學生的問題。
例如,我給學生設計了“如何正確理解文化創新途徑之間的關系”探究作業: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報涌泉”,2013年主流媒體推出系列公益廣告,將傳統民謠、蔚縣剪紙、楊柳青年畫等中國元素注入其中,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這些公益廣告
()
①體現了民族文化和時代精神的結合②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③有助于構建先進文化,抵制落后文化④說明傳統文化是文化創新的不竭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學生自主完成探究作業后,我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并完成下列表格,進一步感受文化創新途徑之間的關系,加深理解。

根本途徑基本途徑區別社會實踐一是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關系,做到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二是處理好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做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聯系①文化創新的兩條基本途徑都必須立足于社會實踐的基礎之上;②兩條基本途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的過程離不開與外來文化的交流、借鑒、融合;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的過程必須立足于傳統文化基礎之上,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3.合作探究,釋疑解惑。
“翻轉課堂”不僅僅是模式的翻轉,更是知識內化的過程。對于疑難問題,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解決,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普遍反映,難以運用文化創新的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于是,我利用學生非常熟悉且感興趣的電視節目《中國好聲音》,設置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生活中的文化現象,體會文化生活的原理,從而為培養學生的思維奠定基礎。
4.鞏固提升,拓展思維。
思想政治課揭示的是生活的本質規律,因此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化枯燥為樂趣,讓學生在多元評價體系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交流、借鑒、合作的過程中全面成長。
二、在“翻轉”中反思,用“翻轉”推動學生成長
“翻轉課堂”在基礎教育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但這也給我們的教育實踐提出了新要求,我在“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新的思考。
1.精心構思,變革理念
“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不僅僅是模式的創新,而且還是理念的變革。
例如,在制作視頻時,教師要精心構思,不能單純地為了完成任務而翻轉,這就要求教師注重新課改的理念創新。
2.注重能力,尊重差異
個體差異是群體發展的重要特征,在“翻轉課堂”實踐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學習,反復思考疑難問題,強化對知識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資源整合,發揮優勢
俗話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科特征,整合資源,有目的地進行翻轉,發揮“翻轉課堂”應有的作用。
總之,由于學科、學生、學校具有特殊性,教師要在“翻轉課堂”實踐中因地制宜,探索出符合學科、學生、學校發展的“翻轉課堂”新路子。
注:該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GS[2015]GHB1429)《“翻轉課堂”在民族地區中學思想政治課中的適應性研究——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