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案復習法讓課堂輕松高效
---- 以學業水平測試為例
●江蘇省南京市寧海中學阮汝紅
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俗稱“小高考”,只有必修科目測試成績達到一定級別,學生才有資格填報高考志愿,并且得到1A成績的學生高考可加1分。近幾年來,很多學校不惜暫停大學科教學,主攻“小四門”,滅“D”沖“A”,由此可見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重要性。
經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學案復習法可以讓課堂更輕松、更高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根據學業水平測試的特點、學生的認知水平等因素,學案可分為以下部分:考點要求、知識梳理、真題演練、默寫記誦、課后鞏固。
本文探討了基于學業水平測試的地理學科復習方法——學案復習法,經過不斷實踐,筆者認為學案復習法能夠構建輕松、高效的地理課堂。
一、緊扣考綱,明確具體考點要求
考點要求是學案復習法的“靈魂”,明確具體的考點要求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把握學習任務、復習重點。對此,教師可以參照考試大綱,科學合理地設置考點要求,并在課堂復習中,引導學生關注考點的掌握程度和主要內容,從而提高復習效率,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例如,“宇宙中的地球”這部分內容的考點要求如下:
①了解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說明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②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
二、依據考點,系統全面梳理知識
知識梳理既是提取主干知識的過程,又是全面聯系知識的過程。教師要根據考點要求逐一羅列知識要點,采用多種形式梳理知識。
例如,對于“大氣的受熱過程”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采用畫圖的方式來梳理知識,具體如下。

三、即練即評,精選典型真題演練
依據考點要求,我對近幾年的測試真題進行了歸納整理,分析了考查手段的變化及各考點的重要程度,并從中選取了質量較高的真題作為課堂練習。真題演練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掌握試題中的知識點,而且能檢驗學生的復習情況,提高復習的針對性。
例如,對于“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這部分內容中“結合實例,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及“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考點,教師可以選取以下試題。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山丘地理環境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引起該地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殼上升B.植被遭毀C.氣候惡化D.圍湖造田
2.該區域地理環境的變化主要體現了
()
A.地理環境的差異性B.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C.地理要素的穩定性D.地理要素的獨立性
解析:讀圖是做題的關鍵。第一要讀圖名,圖名中有兩個關鍵詞:“我國南方”、“山丘”。由這兩個關鍵詞可以聯想到我國南方降水多,山丘地形起伏大。第二要讀圖例:林地、梯田。第三要讀內容,這三幅圖反映的是該地的變化過程:林地逐漸減少,梯田逐漸增多。
答案:1.B2.B
四、夯實基礎,適當設置課后練習
學業水平測試既具有通過性,又具有選拔性,因此在復習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時,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有所側重,適當設置課后練習,夯實學生基礎。
學生能否取得優秀成績不僅取決于試題的難易程度,還取決于是否掌握答題技巧,答題語言是否規范。因此,在課后鞏固試題的選擇上,教師可以側重綜合題,教給學生答題技巧。對此,教師可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①盡可能多答幾點;
②做到要點序列化,用數字序號標出要點;
③按題干要求答題,注意答案兩面性;
④不要隨意簡化地理專有名詞,如“溫帶海洋性氣候”不能簡化為“溫帶海洋氣候”。
⑤不要寫錯別字,字跡要工整清晰。
五、留出空間,引導學生默寫記誦
在地理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記憶“死”知識,運用“活”知識。因此,教師要設置“默寫記誦”模塊,引導學生記憶考綱中的重要知識。
綜上所述,教師要利用學案復習法,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系統全面地梳理知識,構建輕松高效的地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