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偉,高陽,丁少虎,李茂強,吳芊芊
(北方民族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
專業認知實習教學新策略及其實踐
——以北方民族大學為例
王富偉,高陽,丁少虎,李茂強,吳芊芊
(北方民族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針對機械類專業認知實習過程中重視程度不足、管理松散、認知效果差等問題,提出了認知實習教學的“三部曲”新策略,即認知實習前的準備工作、認知實習過程中的任務完成工作和認知實習結束后的評價總結工作。以北方民族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認知實習為例進行實習方案設計、實習任務設置、實習過程監督和實習效果總結評估,邀請相關企業導師來校為學生作專業導論、認知實習、職業生涯和就業指導綜合報告,取得了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機械;認知實習;教學改革;策略實踐
專業認知實習是機械類專業學生認識本專業、明確學習目標、了解畢業后工作狀況的關鍵環節,對于大學生學業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然而,多年來機械類專業認知實習都流于形式,帶領學生到車間匆匆參觀后再撰寫認知實習報告即完成任務,對于多數剛接觸本專業的大一新生而言,這個過程很難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難以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現象,一些國內高校教育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總結了一些寶貴經驗。例如,張樹敏等人[1]針對其學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認知實習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產學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加強校內實踐基地建設、提升教師指導實踐教學能力等改革措施。段福斌等人[2]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重視實踐指導書編寫和考核方式的優化。楊建明等人[3]進一步強調了實習資源建設(包括認知實習大綱、實習任務書、認知實習報告等)對認知實習效果的重要性。葉友東等人[4]提出了模塊化和分層次個性化的認知實習教學。上述研究均在各自學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本課題的實施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認知實習是機械類應用型本科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實踐環節[2],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認知實習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第一,為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提供感性認知基礎,培養學生專業學習興趣,規劃四年學業和職業。在認知實習過程中,通過認知和學習不同類型企業的生產組織管理、產品研發、制造工藝、加工設備和人才需求,了解企業生產實際中用到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培養良好的專業興趣,為即將進行的專業課程學習和未來職業規劃奠定初步的感性認知基礎。
第二,為學生提供接觸企業生產實踐的機會。機械類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以為民族地區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應用型技術人才需要能在生產實踐中解決具體工程問題,熟悉企業生產過程,掌握基本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理論,具有將基本理論與生產實踐結合的能力[5]。因此,認知實習是學生接觸和了解企業生產實踐的最初環節,具有重要的實踐教學意義。
第三,幫助學生了解機械專業(行業)。通過帶領學生進入不同制造企業的生產一線車間參觀學習,幫助學生多角度了解本專業,了解畢業后機械行業可從事的工作、工作環境等等,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針對北方民族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近些年專業認知實習中出現的效果不佳的問題,課題組經過3年的實踐總結,提出了認知實習“三部曲”策略,即加強認知實習的三個階段:認知實習前、認知實習中和認知實習后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通過認知實習前、中、后三部分工作的有效配合,從而最終實現認知實習的目標。
3.1認知實習前的準備
認知實習前的準備工作是整個認知實習工作的基礎。在實習過程中需要學什么、關注哪些、哪些信息對他們未來的學業和工作有益,學生在實習前并不是很了解。如果在沒有任何準備工作的條件下帶領學生直接參觀,加之企業一般不會讓學生在車間停留太長時間,就會出現實習對象不明確、實習效果不佳的情況。認知實習前的準備工作就是為了讓學生提前了解這些知識,進而在實習中有的放矢。在本階段,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學生撰寫認知實習預習報告。認知實習預習報告是學生按照報告要求自主了解實習企業的基本信息、明確實習目標和具體任務。主要包括企業基本概況,生產產品類型、各類產品生產加工工藝及流程、主要生產設備、企業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的用人標準等方面內容,甚至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認知預習內容和目標。任務布置后,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與指導老師探討、與企業導師深度交流等途徑完成此項任務。指導教師與企業導師需要按照計劃提前設計好預習報告的目標、內容和任務。
提前邀請企業專家來校為學生做實習講座。學生通過網絡自主了解到的企業信息很有限,且大一學生還沒有接觸專業知識,因而上交的預習報告質量參差不齊。課題組通過論證和實踐,針對學生上交的預習報告中存在的問題,邀請設計、制造、銷售、人事、管理等企業導師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集中解決報告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同時就認知實習內容和各崗位對知識、技術、能力等的要求進行重點講解,經過此環節,結合專業導論課程和預習報告,從而達到實現準備工作的各項目標。
安排認知實習。在進行正式實習前,教師需要提前準備實習中的各項考核行內容,主要包括認知實習成績考核辦法、《認知實習報告》的編寫和發放、實習中的任務型問題設置、實習小組人員分配等工作。認知實習的成績由三部分構成:預習報告成績、實習報告成績、過程表現成績。實習報告針對不同企業設置不同的模板,內容可以是主觀性問答題,也可以是學生自主設置問題,還可以是學生自己的實習經歷和感受。實習中的任務型問題以目標企業的主要產品及其加工工藝和方法等問題來設置題目,旨在讓學生切實感受和了解所實習企業的市場、產品、設計、制造、工藝、檢測、裝配、銷售、管理、招聘等基本過程,熟悉成為一個合格機械工程師在各崗位的角色與任務,明確專業學習方向,以達到專業認知實習的各項教學目標。
3.2認知實習中的管理
根據實習前的安排,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需要根據實習報告中設置的問題有側重有針對性的參觀和學習。實地學習的目的是進行感知教育,讓學生親臨生產一線,了解各生產過程的實現方法,了解企業生產環境,感受企業氛圍,并將實習前的認識與實際狀況一一對應,因此是實習前的了解工作的進一步深化。在這一階段,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分組工作。由于學生在生產車間一般只能在安全區域實習,所有學生一起參觀學習要排很長的隊伍;因此需要對學生分組,做好生師比的配備,一般不超過10∶1。由于車間一般比較嘈雜,分組可以保證小組多數學生能聽清楚、看明白指導老師的講解,并有更多機會向教師請教;此外,某些車間比較繁忙,地面有叉車等運輸設備繁忙作業,頭頂有天車不停起吊工件,分組有利于教師管理學生,有精力和能力照顧到學生的安全。
安排經驗豐富的企業導師和教師隨隊講解。做好分組工作后,邀請或安排經驗豐富的企業導師和指導教師隨隊開展指導。企業導師一般在企業工作數年乃至數十年,熟知企業各個生產環節,且工程經驗豐富,可以理論聯系實際地向學生講解每個生產工藝過程的原理或知識。安排的指導教師也是多年承擔本課程教學,并熟悉該企業的生產和產品等情況,可為學生認知實習提供必要的指導。
考核學生完成實習任務的情況。實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預先布置的有關企業生產實踐的問題。要完成這些問題,學生既要提前了解這些問題所涉及到的知識,也要根據問題主動觀察、求助于指導教師和現在工程師。在設置問題時,一般以發散性的問題為主,可以從多個角度切入進行解答,這樣,學生在尋求答案時也可以從多個方面著手。在整個過程中,指導教師要考核每一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
3.3認知實習效果的鞏固與考核
認知實習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知道畢業后可以從事何種工作,有什么樣的知識能力要求,從而可以幫助學生理順學習思路,學習更有目標性。經過前面兩個環節,部分學生可能依然不明白自己未來到底可以做什么、現在要學什么。為此,需要對學生的專業認知效果繼續鞏固和評價,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考察學生的實習質量,提出教學改進措施。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進行學業和職業生涯引導。一般是邀請本專業畢業生或者高年級優秀學生、有影響力的專業教師、企業導師或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主管來校做學業引導和職業生涯教育,為學生講述認知實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與學校學習之間的關聯性,講述企業對機械類專門人才的知識性要求和技能要求,激勵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專門知識和鍛煉技能,為將來的學業和就業打下基礎。二是撰寫認知實習報告。認知實習報告在實習前就已發到學生手中,并且要求實習過程中隨身攜帶,可在參觀學習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解答。報告中還包括意見反饋調查,調查學生在此次實習中的收獲和不足,學生在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時也為指導教師優化教學方案提供參考意見。實習報告的撰寫應在實習結束后就進行,讓學生在印象深刻的情況下撰寫實習報告,可較為真實地反映實習效果。三是實習報告評閱與交流總結。最后進行實習報告評閱,檢查學生對設置問題的解答。報告沒有統一答案,學生根據問題要求和實習中所見所學獨立回答。與此同時,對學生反饋的收獲和不足要予以記錄和評估,對于優秀的報告進行評講并做PPT課堂匯報展示,交流實習心得體會,查找、總結實習有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提出改進措施和意見,并且在后續實習教學過程中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實踐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組以北方民族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在連續帶領三屆學生進行認知實習、并做了相應的課程優化與改革的基礎上,提出認知實習新策略。根據同行評價、督導評價和學生綜合表現與意見反饋來看,本方案的實施取得了預期教學效果,達到了教學大綱設定的目標,驗證了本策略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 張樹敏,肖敏.認識實習的教學改革實踐[J].高教論壇,2006(6):71-72.
[2] 段福斌,楊禮康,潘駿,等.提高專業認識實習教學效果的思考[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07(1):64-66.
[3] 楊建明,喬斌,蔡小霞,等.機械專業認識實習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機械管理開發,2012(1):160-161.
[4] 葉友東,劉力紅,汪選要.模塊化機械認知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3(16):11.
[5] 王崢嶸,劉新強,王建森,等.熱動專業(流控方向)“卓越工程師”認知實習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大學教育,2015(1):82-83.
(責任編校王小飛)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9.029
20160504
2015年北方民族大學校級教研教改項目(JYYB201552);2015年北方民族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研教改重點項目
王富偉(1989-),男,寧夏涇源人,博士生,主要從事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通訊作者:高陽。
G640
A
1674-5884(2016)09-0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