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林
養德明法善技
——淺談基層教師需要怎樣的書法培訓
唐軍林
基層教師的書法培訓任務主要不是培養書法家。基層書法教師需要有一定的書法專業素養,并具有一定的書法臨摹創作能力、理論分析能力以及書法專業教育教學的能力。從事教育工作的連續性與崗位設編的緊迫性及不可替代性,決定了其參加書法培訓的需求層次和短期不連續的特點。應當進行高層次設計,組織書法專家從養德、明法、提技等層面開放性地組織教學,對基層教師展開有效的書法師資培訓工作。
書德;專業技能;教學技能
書法課作為獨立的學科走進了中小學課堂,決定了中小學必須有一批書法教師。那么多的書法教師立即從學校培養出來顯然不現實。從在職教師中培養專職書法教師或語文教師兼職書法教學成為首選。但是工作繁多,時間緊張,決定了基層教師不可能像專業書法家一樣接受非常系統的專業訓練。書法專兼職教師的培訓形式只能是短時間不連續的分層次、分段落的集中面授,當然也可以開放地采用遠程教育的形式,由導師利用網絡進行授課。書法教師培訓應從當前書法教學的需要出發,著眼于教師的書法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提升,由名師引領,嚴密組織,注重實效開放性地開展培訓工作,達成培訓目標。
書法之德即書德,書之德主要體現為四個方面。
1.正德
這里的德當是浩然正氣,社會所需要的正能量。書法教師首先要感受書法家的人格力量。顏真卿、柳公權等歷史上已有定論的忠義書家品德自不必說。明代傅山云:“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傅氏的話固然有理,但也要辯證地分析。歷史上的每一個書法家之所以能夠成家,必然有其過人之處。如趙孟頫雖然身為二臣,但是他在書法上卻能遠承二王,領袖書壇三百年。趙孟頫對書法獨到而深刻的見解至少證明他在書法上的苦心孤詣與對書法發展的歷史使命感是值得肯定的,因此他才能有曠世的驚人成就。王鐸的書法同樣在書壇上雄踞不敗,雖然在時人看來虧于節義,但當世就贏得了“神筆”之譽,并非浪得虛名。因此,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不能片面理解書法家的人品。只要是經過歷史檢驗流傳下來的經典書家,都值得師法,并且一定要能挖掘其身上值得汲取的正面價值和信息。辯證地發現古代書家人品中的閃光點,我們姑且稱之為微道德的挖掘。見賢而思齊。教師培訓當讓教師深入了解歷史上名家書品與人品的深層溝通,從精神層面引領教師的微道德成長。
2.靜心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教師在學校里同樣是緊鑼密鼓,節奏繁忙。但是再忙,心也要靜。唯有心境明澈,方能契合書法的節奏。王羲之說:“凡書貴乎沉靜。”蔡邕《筆論》也說:“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對至尊,則無不善也。”由此可見,能靜實在是書法一德。應引導參訓教師認識到首先想寫好字必須內心能真正安靜下來,達到氣定神閑,方能運籌帷幄,在紙上留下心靈的痕跡。其次是培訓書法教師的過程,其實就是訓練教師寫書法時能心有所屬,跳出繁瑣事務之外,傾聽內心的聲音,實現和藝術的真誠對話。因此,引導參訓教師切實進行靜心臨帖的訓練,方能收到實效。
3.有恒
其實講的是既要持之以恒,又要講求實效,不能淺嘗輒止。培訓需要以所介入的書體為載體,引導教師經歷實實在在的學習歷程。在堅持的過程中,一個一個問題進行解決,實現螺旋式的進步。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我們要求學生在學習時要有恒心,不要半途而廢,可是很多老師自己都不能完完整整、有始有終地做好一件事情,又如何要求學生呢?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是為要則。作為書法教師尤其如此。因此有恒之德也是書法教師培訓應該追求的一個效果。那么如何培訓養成呢?首先,要嚴明紀律,杜絕去參加培訓而實際上課堂上卻不見人影的現象。教師參訓就是再做一次學生,認認真真地學習實乃再本分不過的事兒了。其次是要能專注聽講,積極互動。導師上課的方式固然各具特色,但作為學員則需要充分吸收培訓營養,充實和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再次要扎扎實實地經歷追求書法的達標過程。哪怕是一個字一個基本點畫的練習想要達到理想水平也是極其鍛煉人的。淺嘗輒止或半途而廢的思想不能出現在參訓教師的思維里。因此需要培訓承辦方要辦就要辦管理嚴格的培訓,能鍛煉人意志和恒心的培訓。
4.樂求
樂求其實就是主動探究的精神。指望短短的書法培訓能收到多大的效果是不太現實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培訓激發參訓教師向先賢學習臨池不輟的精神。享受書法才能主動追求。這必然需要導師深入淺出地講解和啟發,因此,要讓參訓老師感受到與書法結緣是一種幸福,學習和追求書法的人生是完美的。很多老師參訓時尚有動力去臨帖,培訓一結束就把書法學習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培訓如果能達到把培訓的狀態延伸至培訓之后,書法學習才真正成為參訓教師的生活內容。要通過培訓讓教師把書法學習當成一種生活狀態。比如教師在參加培訓時,練習的是一種楷書,而且很有長進,那么他回去后覺得不滿足,又練習了另一種楷書,甚至開始了行書的探究和學習,這就是一個漫長的追求過程了,并且這種追求是一種自動力。假如這種自動力再有導師有規律的指導,則會顯得更有效。充分利用網絡等信息渠道和導師開放而有計劃地互動,是優化和深化培訓效果,培養教師樂求動力的可行性選項。
1.明書法歷史源流
對于書法史首先要有一定的了解。對中國書法的形成,發展的節點、各種書體的演變等都要有了解。不了解其所以然只練習技法,無疑將成“無源之水”。文字學修養是書法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難想象連《說文解字》都不知如何使用的人能夠精通書法。書法的發展史賦予了每一個漢字豐富的意義和意境。每一件書法杰作的出現也都伴隨著一段塵封的滄桑。這段滄桑的歷史恰恰形成了時代風格。學習書法能從宏觀的發展史到微觀的風格技法剝繭抽絲、博觀約取,方能更準確地把握古人的脈絡和氣息,有所師法,有所收獲。所謂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有時一個書法現象或一種技法怎么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如果回到書法的發展歷史中去考察一番,就會發現古人這么寫原來是有來源、有背景的,書法史早已經為你準備好了答案。
2.明技法學習規律
這是培訓的重點。雖然技法的學習在現在這個網絡時代早已經走近每個人的身邊,通過電腦手機都能隨時看到相關文章、碑帖甚至圖示,但書法的學習還是傳統的、直觀的、反復的并崇尚細節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絆倒迷途不悟的學習者。因此,書法的筆法、墨法、章法、風格等各方面的學習都要由名師指點,才能深入書法的本質。孫過庭說:“徒見成功之美,已悟所致之由。或乃就分布于累年,向規矩而猶遠,圖真不悟,習草將迷。”由此可見,不能科學地把握學習規律是可怕的。有人說自學書法等于“自殺”,雖然話說得絕對了,但其中道理值得深思。哪怕暫時寫不好,但是作為書法教師在方法層面是不能出問題的,因為他們將面對的是對書法毫無了解的孩子,可能要影響孩子一生的。
3.明書法學習禁忌
書法學習距離學生和教師其實都比較遙遠。因此接觸書法的過程會有很多歧途。一旦不能避免這些禁忌,那就可能不但徒勞無功,而且會染上惡習。因此書法教師培訓需要明確可能出現的問題,或不能涉足的誤區。比如解決書寫中的節奏、書法中的華飾現象的對策等,都是學習書法重要的十字路口。要辨明方向,往哪走很重要,不能一條路走到黑。如果我們看著一個熱愛書法的孩子觸碰了書法學習的禁忌卻不知道或雖知道卻不知如何去矯正,那還要書法老師做什么呢?如唐楷中的華飾現象,像黃惇教授指出的那樣,過分強調容易走向極端,就不利于向更遠更高的層次追溯。而在硬筆書寫過程中就更不能有那么刻意的頓筆回鋒動作。當從篆隸書書寫的角度和方法去弱化唐人楷書中的習氣如專務修飾效果而故意做作的頓筆,實現自然書寫。
4.明書法教學原理
書法教師的任務之一是要支撐書法課的正常開設和有效提升。因此,書法教學法是書法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書法學科有其獨有的學科特征。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基本的教學原則都需要經過正規培訓。書法課和語文課或者其他學科課堂都不一樣,書法作為一門與操作技能性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密切相關的學科,其學習階段首先應該是技能,其次是文化,再次是修養過程。因此書法技能練習和書法文化傳授應該呈現出水乳交融的狀態。在突出技能性的同時注重內涵的提升是書法課的獨立于其他學科的本質特征。如何處理好課堂上的各種因素,讓孩子每節課都能學得有效,學得快樂,學得主動,雖然已經有一些經驗可以借鑒,但理論層面還需解決。書法教師更需要這樣的培訓——能解決實際問題,能指導一線教學實踐操作的培訓。
5.明書法教學層次
書法教學首先要照顧到學習個體的實用功能,比如說孩子的作業,比如說孩子的考試,比如說孩子書寫春聯(包括寫個小廣告、啟事)等實用功能,然后是作為藝術作品的藝用功能。硬筆書法、軟筆書法都應該擺上培訓的桌面。現在有一種不好的現象,就是有的孩子毛筆書法已經過了十級,一看作品也是有板有眼、像模像樣,但是換個字就不會寫了,而作業更是做得一塌糊涂,辨認都困難,更遑談美觀。這樣的書法水平究竟是高呢,還是不高呢?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讓一大群人迷惑不已。難道書法反對實用性嗎?古人哪有練習書法不顧及實用性的?王羲之的每一封信都是那樣自然而然地送給該送的人,就那樣經意不經意地實現了實用書寫的藝術性。古人很多書法作品都是因書信往來產生的。雖然現在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已經逐漸呈現出脫離實用范疇的趨勢,但如果徹底失去了實用價值,它的推廣面和推廣價值又如何體現?金字塔再高,底部也是要和地面接觸的。頂尖固然有標注高度的價值,失去了底面支撐又如何存在?因此在此提書法的功能既要分層次,又要明確層次目標,并且要密切聯系,一以貫之。
1.自身書法的專業技能
書法教師的專業技能是決定教師影響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提升書法教師的專業技能也是書法培訓功能最直接的體現。每一位參訓教師都必須通過培訓掌握一定的技法。這種層次提高的感受一定是震撼性的,是全新的。因此參訓教師層次必須高,短時間內要有能力直達書法本體的核心,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專家應當深入淺出地引導參訓者體驗自我書寫水平生長拔節的過程。現場示范,現場練習,反復矯正是專業技能提升的重要渠道。專業技能的提高是分層次性、開放性和延伸性的。層次性是指參訓教師本身的書法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因此在參訓者各自不同的層次上實現提升就是看得見的效果。開放性則是指參訓教師提升自己專業水平的領域是開放自由的。比如書體可以是隸書、楷書或者是行草書,除了共性必須達到的基礎水準,向更高層次提升的領域是可以有專攻選擇的。延伸性則是指書法技能的提升非一日或數日所能促就,字無百日功,書法技能的提高卻是一輩子的事情,應該作為一種理想和追求,應該是持續的。每次培訓之后的努力更重要。
2.書法教育的技藝
書法教師不一定要成為書法家,但要有書法教育的技藝。如果能把書法教育的技能上升到藝術層次,則書法教育這二畝三分地一定能結出累累碩果。如果不具備書法教育的相關技能而只是自己能寫好字,就不是一位合格的書法老師。經常聽到有的書法教師上課一言堂講,結果學生連思考的機會都沒有,更沒有自己的主動發現,甚至連動筆寫字的機會都沒有,教師竟然布置學生回家去完成作業,這種課堂絕不能成為書法課堂的陣地模式。有的教師不能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書寫過程中的問題,有的教師沒有耐心引導孩子經歷臨摹過程,上課的語氣居高臨下,一遇到問題就說孩子不是學習書法的料子。這樣的老師即使自己的書法水平不錯,又焉能上好書法課呢?因此書法教師的培訓,教學方法與專業技能一樣重要。最好能有書法教學視頻進行剖析,理論聯系實際,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開放性地組織參訓教師對課堂教學中的典型現象進行分析梳理,讓教師也經歷認知的轉變過程,則不失為上乘的培訓策略。
[1]唐孫過庭.書譜[M].香港:香港書譜出版社,2008
[2]李漢寧.中小學書法教學法[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書法》雜志編輯部.硯邊思緒[C].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
J292.1
B
1005-6009(2016)30-0007-04
唐軍林,江蘇省東海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江蘇連云港,222300)教師,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