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郎顏小學 倪前剛
?
小學語文作文評語常見的不足與對策的探究性思考
江蘇省淮安市郎顏小學 倪前剛
【摘 要】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評語 不足 對策
評語是對學生作為寫作成果的評價,同時也是教師對自身教學成果進行認定和反思的契合點。在當前新課改日益注重學生能力的今天,我們只有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而評語則能引導學生找出不足并改進,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有確保作文評語的犀利獨特、公正客觀,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1.1語言形態逐漸失效
一是評語深奧,讓學生不知所云。由于小學教師面對的學習對象是小學生,他們的認知規律和理解能力是完全不同于成年人的,如果教師沒有重視學習的對象,忽視了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寫作文評語的時候就會無的放矢,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有限,就難以將自身的評語所取得的效果彰顯出來。例如在某小學生寫的一篇習作中,某教師看了之后給的評語是:“潤物無聲”。結果由于學生對成語不理解而根本不知道老師的意思是什么。
二是要求拔高,讓學生無法企及。語文課程新標準就小學生的寫作已經做出了相關的規定:“能夠將自己的意識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表述出來,能夠根據日常生活實際,對常見的表達方式進行運用。”同時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提出了不同層次的要求和規定。如果教師在給小學生的作文寫評語的時候,以一種文學的標準去要求小學生,而不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揠苗助長。例如:“作文寫得一般,在立意新穎、選材優美、頭尾呼應、謀篇合理方面努力。”而對于小學生而言,能完全做到這些要求的幾乎沒有。
1.2語言與文字上存在缺陷
一是評語缺乏文采。一條好的評語標準應是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語言生動活潑以及含義深刻耐人尋味。這樣,學生才能帶著一種欣賞的態度去閱讀和領會教師所寫的作文評語。如果教師所寫的作文評語是枯燥乏味,僵硬刻板的,那么小學生是不樂意去看的,評語也就無法起到導向的作用。根據多項調查可以看出,一些教師給小學生的作文評語總是干巴巴的幾句話,這些話就像白開水一樣無色無味,既不能有效引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師生情感之間的共鳴也很難產生。
二是評語語言不夠規范。小學語文教師作為語言文字規范化的直接推行者和促進者,對于語言文字的規范化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從實際調查中卻發現,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文評語的時候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不但有用語不恰當,甚至還有錯別字、病句,標點使用錯誤,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等等,都對學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作文評語語言規范問題高度重視,做到以身作則[1]。
2.1精準定位
在作文實踐活動中,作文評語是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切磋習作、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在學生習作評語中的角色定位,有效把握評語的“度”。詳細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做好“領路人”角色。由于小學生接觸作文的時間并不長,對作文寫作難免會產生畏懼感。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就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要善于引導學生,耐心指導學生。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當前語文課程新標準對寫作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同時從小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出發,能夠做到度學生作文進行恰當的點評和指導。一是要做到對小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同時提出改進的建議;二是教師要有一雙“慧眼”,要對小學生寫作中的亮點善于發現和欣賞。教師要注意的是,“引路人”并非是“訓導者”,語文教師一定要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切忌用一些訓導化的語言,如:“應該怎樣”和“不能怎樣”等等,這些詞語傳遞給小學生的是教師的不滿和批評,會打擊小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做好“軍師”角色。語文教師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既能做到為小學生寫作獻計獻策,同時還要成為小學生寫作的助手。語文教師要將作文評語看成是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活動,同時能夠通過學生的作文對學生的需要做出相應的反應。積極鼓勵學生寫作,不斷培養和激發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得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一定的發展和進步。
做好“朋友”角色。作文作為學生思想表達的渠道之一,是實現師生之間書面對話的有效方式。所以,要想讓學生通過寫作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教師就要以朋友的身份去接近學生、了解學生、接納學生。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只有獲得了學生的信任,之后的作文教學才能順利進行[2]。
2.2遵循原則
一是差異性原則。結合學生實際針對性的寫評語,不能一刀切。要盡量將作文評語表達清楚,不能格式化,要讓學生能夠通過作文評語學習到什么。
二是賞識性原則。教師要本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作文,要多鼓勵學生,而不是打擊和批評學生,要善于運用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規范性原則。教師在寫作文評語時,一定要語言規范,不能出現病句,錯別字等,要做到書面整潔,字跡清晰,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3]。
總之,作文評語作為作文教學過程的一種延伸,是實現師生之間寫作規律探討和心里對話展開的有效形式,對于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和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寥寥數語的作文評語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是承前啟后。因此,語文教師要不斷進行經驗的總結,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寫作。
【參考文獻】
【1】劉映倫.充分發揮作文評語的多種功能【J】.小學語文教學,2016(02)
【2】李春青.你的評語,學生看了嗎——淺談小學高段作文評語之道【J】.新課程導學,2014(13)
【3】于芳.小學作文評語現狀調查及分析【J】.語文建設,2010 (02)
【4】劉俊峰.作文評語的人文性和藝術性【J】.文學教育(下),2010(06)
【5】張國方.作文評語“六重”“六忌”【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3)
作文教學評語是對學生完成寫作訓練后的一個評價環節,它是教師對學生作文所做的指導與評判,也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作文評語是作文教學過程的延續,是師生之間探討寫作規律、展開心理對話的有效手段,它對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作文水平起著重要作用。但在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的評語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未能發揮出評語的積極作用。本文就此分析了小學作文評語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