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苗
年青班主任應該如何與越位家長相處*
周育苗
進入職業生涯的年青班主任,要同時處理好和學生、家長的關系,而后者往往更棘手。年青班主任讓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很容易遭遇越位。這往往與家校教育理念的分歧、家長維權意識的增強、家長對年青班主任缺乏信任相關。面對家長的越位舉動,年青班主任需正確引導家長把握好參與班級管理的尺度,積極解決問題;更應夯實專業基礎,站穩講臺;同時懂得向外借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家校溝通;越位;年青班主任
剛剛進入工作崗位的年青教師尤其是年青班主任,因為工作經驗缺乏,以及部分家長對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懷疑和不信任,在班級事務的處理上,很容易被一些“熱心”家長牽制。年青班主任如何把握好工作原則,處理好與“越位”家長的關系,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與資深班主任相比,年青班主任無論是在經驗上,還是在處理問題的老練程度上,確實有欠缺之處,而家長的質疑可能更多的來自于對年青班主任缺乏了解與信任。一些年青班主任也因為沒能及時化解矛盾,造成了家校溝通的惡性循環。在家長參與班級管理這方面,年青班主任很可能走入兩個誤區:一是因為擔心家長越位,所以對班級管理緘口不談。這樣造成的局面往往是,家長的好奇心被放大,越不了解班級事務,就越想了解。二是毫無保留地將家長請進來。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家長對班級事務的大包大攬,班主任與家長的權責不分明。
不可否認,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是有利于教育發展的,因為家長擁有廣泛的社會資源、號召力和影響力。學校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借力家長,為教育服務。但班主任若沒有把握好家長參與的尺度,家長一旦越位,便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第一,直接削弱年青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影響力。班級一旦失去了核心權威,如同一盤散沙,缺乏凝聚力與向心力。第二,負面情緒易被散發、擴張,在學生和家長群體中形成不良輿論,不利班級整體和諧發展。第三,家校溝通出現障礙,容易造成教育阻力。面對這種情況,年青的班主任教師應該怎么辦?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家校之間越來越多地開始借助于網絡信息平臺進行溝通,家長QQ群、微信群幾乎是建班的標準配備。對于家長交流群,筆者的原則是:家長群是家長自己交流溝通的平臺,班主任在群里要盡量少發言,但要隨時關注群動態,學會引領班級的正面輿論。對于在班級里引起重大反響的事件,在堅持自己帶班原則的前提下,及時對其進行疏導和正確引導。
很多時候,家長因為對一些事情不了解,從而產生負面情緒并不可怕,由于不了解班級的運作與管理,有一些猜測和懷疑也是正常的。班主任應該及時將事情的真相和過程進行解釋和呈現,千萬不可讓家長被不良情緒左右,進行無邊際的發散和想象。班主任要改變工作思路,與家長換位思考,理解家長想要了解孩子與班級的需求。為了讓家長了解班級的運作,筆者每周羅列班級工作計劃安排并發布在群里。信息發布堅持既報喜也報憂,及時呈現班級出現的問題,鼓勵家長出謀劃策。班主任有分寸地將自己的努力呈現給家長,不是為了迎合家長,而是要將溝通落到實處。
此外,班主任要針對具體問題,對癥下藥,樹立正面典型。如,個別家長認為某些任課教師對班級不上心,班主任可以將任課教師的一些工作情況進行公布,也可以請任課教師與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交流。一方面讓家長了解教師的付出,另一方面讓家長對學校教育樹立信心。家校之間的矛盾很多時候就是由溝通不暢引起的,我們要相信家長不是故意要找教師麻煩,只要家校之間的目標始終保持一致,家校之間的交流就能順利進行。
家長的信任與支持,最終是來自于班級管理的實在效果。如果引領家長輿論是治標的話,那么改革班級管理則是治本。教師能不能站穩講臺,關鍵在于專業素養是否過硬,而專業素養又包括教育、教學兩個方面。年青班主任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培養扎實的專業功底,在教育教學中彰顯人格魅力。教育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的專業性越強,對于互動的成功作用就越明顯。所以,年青班主任要多學習,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班級管理方式。
首先,要在學生和教師中開展班級紀律情況調查。筆者曾經帶過一個班級,有家長在班級群里抱怨甚至質問筆者,班級課堂紀律太差,嚴重影響自己孩子的學習,而教師在課堂上對紀律不聞不問。對此,我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調查的反饋結果是:學生反映紀律整體還不錯,只是晚自習上下課時有些騷動;平時上課時,個別同學喜歡起哄;其余教師也反映雖有小毛病,不過沒有大問題。也就是說,紀律沒有嚴重到無法收拾的地步。那么為什么家長會將問題放大呢?筆者覺得主要原因在于:家長們不了解班級整體狀況,僅憑碎片化的信息,就做出了判斷,而班主任和家長們又缺乏及時的溝通;再者,班主任確實忽略了班級紀律觀念較弱、班級榮譽感不強等問題,總以為學生會自我反思、自我約束。
基于此,筆者決定以此為契機,對班級進行一次“整風運動”。在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的基礎上,筆者召集班干部征集好點子,決定將班級常規與學生最在意的換座位掛鉤,實行小組競賽制。常規排在前六名的小組,按順序選座位,后四名抽簽。這一競爭機制實施后,剛開始很奏效,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但不久便出現了副作用:學生功利化傾向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惡性競爭,紀律更無法保證。于是,筆者在反思中調整,最后形成一套修改方案:將學習、紀律、衛生分三部分重點抓,分別讓相應的干部來配合實施,每一部分分別設立獎懲機制;對學生以鼓勵教育為主,改變鼓勵方式,加大鼓勵程度;實行每天一小結,每周一獎勵,取消選座競爭機制;晚自習開展多重監督機制:家長群體監督,事先和學生及家長約法三章,累積三次批評就取消晚自習資格;學生自我監督,參加晚自習的學生輪流值日,詳細記錄情況;重點監督,關注違紀典型,把學生的表現及時告知家長,讓家長參與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為了避免新制度淪為形式,起初由班主任親自監督實施,當走上正軌之后,班主任逐漸放權,交予相應干部管理。經過第二次調整,學生們的紀律意識有了明顯的增強,惡性競爭的不良風氣也剎住了,而家長的質疑也得到很好的答案。
年青班主任在正面輿論引導上,還需要向家委會借力。班級事務上,班主任要主動和他們溝通,引導他們明確各自職責。當出現危害班級發展的行為與言論時,家長自身正能量的自我疏導效果會更好。
此外,我們還要珍惜身邊如此眾多的優秀資源,多向資深班主任、優秀班主任請教,他們的思想與智慧是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總結。有班主任就曾告訴我:“班主任要學會有藝術地拒絕家長不合理的要求,但一定不要回避問題”,“教師自己要站好臺,才能搭臺唱戲”。
結語 作為年青班主任的我們,應該要注意些什么呢?面對家長,我們要不卑不亢,積極解決問題,要引導家長把握好參與班級管理的尺度,做到既不打擊家長的積極性,又能提升班級管理效果。而年青教師更應夯實專業基礎,懂得向外借力,關注細節,把控大局,提升管理水平。
[1]孫永清.面對強勢家長,你準備好了嗎?[J].班主任之友,2014(9).
G459
A
1005-6009(2016)58-0061-02
周育苗,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長沙,410000)教師,二級教師。
*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學班主任語言暴力消減路徑研究”(批準文號:DHA140322)及湖南省教育科學 “十二五”規劃課題 “中學班主任語言暴力消減路徑研究”(批準文號:XJK014CZXX01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