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潔
當屢教不改的學生遇到堅持較真的教師
于潔
轉化;言傳身教;班主任
于老師,您好!
我班的小A嚴重不遵守課堂紀律,是教師辦公室的常客,除了在我這個班主任的課上稍微規(guī)矩點,在其他任課教師的課上都非常不認真。在英語課和音樂課上的表現尤其不好,不是摸前面同學的頭發(fā),就是與后面的同學講話,總有不少新花樣,經常導致教師無法繼續(xù)上課。任課老師批評他,給他講道理,他當時也會虛心接受,但就是不改。而我也是使盡了渾身解數,講過大道理,要求寫犯錯說明,多次聯(lián)系過家長,可他總是當時虛心接受,過后依然如故,可以說是屢教屢犯。
于老師,對這類“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的學生,我該如何教育?
在我們的教師生涯中似乎都遇到過這樣一類學生:他們遲到、不做作業(yè)、在不是班主任的課堂上違反紀律、不做值日生……他們大錯沒有、小錯不斷,每次都“虛心接受,但屢教不改”。這樣的學生,其實情商很高,他們最了解老師的心理。
他們知道自己“罪”不至“死”,知道班主任也就是發(fā)發(fā)火、數落幾句、寫個錯誤說明或者罰他做幾天值日生,最多再關照一句“下次別這樣了”,然后事情就過了。因為你被學生看穿了,所以他“屢教不改”。
如何在被學生看穿的情況下,做好教育轉化工作呢?我覺得,關鍵是班主任要堅持、要較真,人最怕遇到較真的人,世上任何事最怕“認真”二字。
我一直記得發(fā)生在廣東汕頭市市民裴先生身上的一件事情。裴先生收到一封寄自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規(guī)劃設計院的掛號信。邁阿密市是佛羅里達州最南端的一個中等城市。裴先生很是費解:在地球另一端的邁阿密市,他既沒有親朋,也沒有好友,對其規(guī)劃設計院更是聞所未聞。但信的確是寫給裴先生的,而且是用中文打印的。信的內容大致如下:
“感謝你積極關心我們的道路綠化建設。你希望我們在路邊多種喬木,以讓行人遮陽避暑,你還推薦紫荊、龍眼、芒果、白玉蘭四種樹。你的看法有較高的科學性,愿望也是良好的,我們很欣賞。喬木在保護水土、改善環(huán)境等方面的確優(yōu)于草地。我們的道路綠化決定以喬木為主,間種灌木。對你推薦的四種樹,我們做了研究,我們傾向種植龍眼樹,而放棄其他樹種。因為,紫荊的花雖然美麗,但它的樹葉新陳代謝太快,會增加清潔工人的勞動量;白玉蘭的花雖然芳香,但樹高可達十多米,木質不夠堅韌,遭遇臺風,容易折斷,會危及車輛及行人;芒果樹掛果,的確會給人以豐碩興旺的美感,但成熟后掉落時會傷及行人。如果你對我們的初步決定還有不同意見,希望來信討論?!?/p>
讀到這里,裴先生才恍然大悟。原來,去年夏天,他與在佛羅里達州讀書的表兄到邁阿密市旅游,在路邊休息時,收到當地市政人員派送的一個禮品袋,袋里有一支牙膏,還有一封征詢該市道路綠化的意見書。裴先生看到人家贈送的那支牙膏,心想受人之惠,當有回報,便用中文寫上了自己的意見。表兄當時還說:“你用中文寫,人家怎么看?別白費心了。”讓裴先生萬萬沒想到的是,邁阿密市規(guī)劃設計院的工作人員不僅認真研究了他的意見,而且還通過他留在意見表上的表兄的電話,問到了他在中國汕頭的地址,漂洋過海,把反饋信寄到了他手上。
我詳細摘錄這封信,就是想讓大家知道,“認真”二字會帶來怎樣的震撼。正因為我們很多教師認為遲到、抄作業(yè)、不做值日生、自習課講小話和打架斗毆、早戀、抽煙、逃課之類相比,屬于小事,沒能追究到底,才讓學生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等到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生后,教師意識到問題嚴重了,再想去修正時,學生已經是積習難改了。
所以,有些大事要化小了處理,有些小事要放大了處理,教師對小事較真,也許就是讓一些屢教不改的學生發(fā)生改變的好方法。
首先是教師對待這些“小事”的態(tài)度,可以影響到學生。如果教師給學生這樣的暗示:你覺得這是小事,我可不這樣認為,我會追著這個小事和你沒完的。那么,這個學生下次再要犯相同錯誤的時候是要斟酌一下的。舉個例子:學生小安,進入初一后,一周連續(xù)遲到了兩次。他的班主任陳老師在小安第一次遲到后,就通過小安以及家長了解到原因,并且和他進行了談話。等小安第二次遲到后,陳老師直接向家長了解情況,得知還是之前的原因。第二個星期,陳老師分別采用了周一打電話到小安家里提醒小安起床、周二大清早到小安家里喊小安起床、周三讓住在小安家附近的同學到小安家里喊小安起床、周四讓班長打電話到小安家里喊小安起床、周五請小安早上給同學開教室門等做法。小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兩次遲到被班主任弄得如此興師動眾,于是,他向陳老師保證不再遲到了。最終陳老師和他簽訂協(xié)議,允許小安一個月可以遲到一次,如果再有因為晚上看電視或者上網晚睡的情況出現遲到,陳老師會再次興師動眾。面對堅持、較真的陳老師,小安只好“舉手投降”了。
其次是教師處理這些小事的方法,可以改變學生。當你所有傳統(tǒng)的方法都用過后,學生依然沒有改變,那么就需要換一種方式。以如何教育一個自習課喜歡講話的學生為例,我曾經使用過以下方式:(1)班級規(guī)定,自習課只能安靜自習,不得討論問題,允許15分鐘的集體討論,這個一刻鐘內也給喜歡講話的學生放松一下,他要是講話也是可以的。15分鐘集體討論后全體保持安靜,如有違反,由教師陪伴在空教室里翻倍補償自習課時間。時間可以選定活動課或者放學后,只要教師較真一次,一般情況下學生很少會再次違反。比如放學后留下來,教師陪該生上自習課一個半小時,教師只管自己備課,學生完成當天作業(yè),作業(yè)完成后通知家長到時候來接或者教師送回家,狠狠較真一次。學生自然會在下次注意一些。就怕有些教師只是象征性地把學生留一會兒,或者有的教師停了學生別的課,留學生在辦公室里,學生聽著教師們的聊天,反而覺得這樣的自習課很好玩。(2)把這樣的學生的座位安置到自控能力相對較好的幾個學生中間,找這幾個學生談話,要求他們自習課上幫助愛講話的學生改正。(3)班級每人發(fā)放“請勿打擾”提示牌,如果有人來找你講話,可以無聲地舉牌示意。(4)和愛講話的學生交流中發(fā)現每次他們到自習課將近一半的時候就會管不住自己要講話,那就在教室前面安置一個單人空桌子,由班長提醒該生后半節(jié)自習課變換位置,坐到那個空桌子上去自習。這個做法需要事先和學生溝通,學生同意,才可以實施。否則操作不當,很容易引發(fā)學生之間的矛盾。(5)發(fā)現學生自控能力稍有進步,即刻表揚。(6)悄悄給學生寫封信,回顧學生做得好的一些細節(jié),提出希望。改變學生不好的行為,如果沒能在萌芽階段徹底清除,等變成習慣后就要多種方式并用,并且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堅持。教育屢教不改的學生,妄想通過一次談話或一種教育方法就改變,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一直說教育無小事,教育中的任何一件小事我們都要做到極致,說的就是教師要認真、要堅持原則,因此,教師的言出必行很重要。如果教師因為學生的小錯誤,跟學生約定時間到辦公室面談,學生準時到了,教師自己卻忘記了,那么學生就會認為事情并不嚴重,對自己的行為就不會有正確的認識。所以,教師一定要在小事上較真,說一不二。當然,僅有堅持和較真是不夠的,教師還要有仁德,雖然在這些小事上較真,但是要就事論事,不能因為學生在紀律上不自控或者遲到、不做作業(yè)之類問題歧視學生、羞辱學生。教師處理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學生是有感覺的,當他感覺到教師的真心真意時,他會在內心自省。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得到絕大部分學生的擁護和愛戴,整個班級的氛圍是積極向上的,那么教師針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就是有底氣的。
總之,班主任的言傳身教和人格魅力才是改變學生最大的法寶。
G635.1
A
1005-6009(2016)58-0065-02
于潔,江蘇省昆山葛江中學(江蘇昆山,215300)德育處主任,二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蘇州市首批名優(yōu)班主任、蘇州市名優(yōu)班主任工作室“于潔工作室”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