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仁福
以學校核心價值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管仁福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只有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才能有高質量的教育水平。好教師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煉起來的。學校管理者應以核心價值構筑學校頂層設計,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提供文化保障、制度保障和措施保障,打造共同體,使教師不僅獲得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實現自身生命意識的不斷覺醒和生命力量的發展與壯大。
教師發展;價值引領;學校文化;共同體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好教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煉起來的。一所學校,如何通過自身的核心價值理念引領,構建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平臺,打造優質教育資源;如何以創新精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開啟教師發展的內在動力,激發出教育發展的活力,是我們一直在思考、探索、實踐的問題。
鮑勃·加爾文說:“領導的最終工作就是傳播希望?!碧K霍姆林斯基也認為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學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兩人皆提出校長理念引領的重要作用。對價值引領這一概念仁者見仁,筆者認為學校核心價值引領是校長在學校悠久歷史傳統和深厚文化積淀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的教育理念與認識,以師生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構筑學校頂層設計,通過自身的引領和轉化,使之成為全體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引領學校全面發展。教師的價值自覺需要喚醒,而喚醒的首要責任人是校長,校長應通過價值引領,努力營造一種價值自覺。校長可以從文化引領、規劃引領、科研引領和典型引領四個方面著手。
1.文化引領是教師茁壯成長的“好土壤”
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必會形成獨具特色的學校文化,這種文化不是自動生成的,而是一代代校長領導大家有意建設的結果。學校文化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辦學傳統和學校規范制度的總和,它既包含學校價值觀,又體現學校發展愿景,蘊含著校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反映著校長的辦學視野,是檢驗校長價值引領的試金石。校長要將學校管理的過程當作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在管理中折射文化,在文化中彰顯管理。我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理念先進、質量一流、特色鮮明、師生驕傲、社會稱道”的辦學目標,提煉出以“志存高遠,海納百川,追求卓越,敢為人先,用心做事,腳踏實地”為內核的“一中人”精神,以及“明德、博學、致遠”的價值發展理念。這些理念精神是一種無形的文化牽引力,凝聚著人心;是成長路上的燈塔,指引學校和師生走向成功。
教師文化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師群體共性的價值取向和職業行為特征,并成為維系教師團體的一種精神力量,它甚至決定著學校及其師生的發展走向。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依托,兩者相輔相成,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核心與動力。學校應打造一種文化磁場,將教師的專業發展涵養在學校文化建設中,引領教師的成長。在實踐中,一是堅持用辦學理念來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我校將學校傳統文化與正在生成的現代文化不斷融合,提升辦學品位,實現內涵發展,使學校的辦學水平連年提升,實現了“三年一大步,五年上臺階,十年樹品牌”的戰略性發展,使黃島一中真正成為所在區域的一張教育名片。二是不斷深化書香校園的建設,引領教師開展高層次閱讀,打造學習型團隊。我們開展一系列讀書交流活動,積極向教師們推薦各種教育書籍,讓閱讀成為教師的好習慣;每年寒暑假舉行讀書征文評選活動,鼓勵大家深入閱讀,為教師的思想成長“埋單”。三是構建特色課程文化和課堂文化,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打造“一主兩翼”的校本課程體系,更加突出“明德、博學、致遠”文化特色。我們打破高效課堂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的教學的定勢,提出“能力為先、情感為重”生本愉悅課堂,遵循學生的生命成長規律,教師在深耕課堂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專業的成長與發展。
2.規劃引領是教師穩步向前的“大階梯”
人們習慣于把教師發展階段分為:合格教師、優秀教師、專家型教師。教師在不同的階段應得到相應的指導和幫助,每個階段都有一個“關鍵期”,錯過這一成長“關鍵期”往往會事倍功半。一個優秀校長應該引領教師制定出切合自身的發展規劃,要讓教師清楚地認識到,他的一步步發展是有目標、有階段的。
我校建立了《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檔案》,三年為一檔,讓教師規劃自身近期專業發展;還建立“教學新秀——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首席教師”的教師梯度發展機制,對達到一定發展層次的教師進行認定。有了近期、中期、長期目標的引領和激勵后,我們結合學校的五年發展規劃,制定出臺相應的成長措施:骨干教師赴華師大研修學習,從大學引進專家對教師進行專項指導培訓,邀請國內知名課程專家及省內外特級教師到校舉辦專題講座,組織班主任和備課組長外出培訓,青年教師外出觀摩省級優質課等。為教師的理念提升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提供智力支持。如此一來,教師明確了自己在業務上、精神上的發展方向,有理想、有路徑、有方法、有措施,使自身發展與學校形成高度認同,將自身的發展目標與學校的發展目標融為一體,形成共同體,讓自身發展達到最大化。
3.科研引領是教師爬坡過坎的“動力源”
引領教師開展一系列教學研究,可以提高教師的理性認識,學會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加深對教學實踐過程的理解。教育領域有其特殊性,不是只有專家才有發言權,每一個教師都要有著書立說、成名成家的愿望。在日常教育教學當中,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探究,如果教師對“疑難雜癥”熟視無睹,司空見慣,充其量只能成為一名熟練的教書匠。因此,學校領導在頂層設計上,要引導教師低起點、小切口,實現重心下移,讓教學研究成為教師發展的重要抓手。
學校應以課題研究為引領,提升教師科研能力。我校參與“十二五”規劃全國重點課題子課題“普通高中學生主體性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科研成果被評為一等獎;國家級課題“能力為重,情感為先的有效教學”“能力導向的課堂有效教學研究”,省級課題“基于校本研修的青年教師職業成長研究”“‘七步循環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點圓式閱讀教學課題研究”“‘136’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大部分教師參與了課題研究。學校全面推行“微型課題研究”,按照“小課題、短周期”模式,引導備課組教師以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核心開展研究,將教育科研融入教學常態之中,目前學校已有22項微課題。通過科研實踐,教師們不斷反思調整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學校教學質量因此而發生重大改變,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和專業水平得到極大提高,部分教師出版了專著,教育科研成果豐厚。
良好的科研成果需配以健全的制度措施來保障。在教育科研管理的規章制度方面,我校制定了《黃島一中微型課題管理辦法》,修訂完善了《黃島區一中教研和教育科研成果獎勵辦法》,確立了《黃島區一中學術委員會工作條例》。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一系列改革扎實推進,在科研引領下,今日的稚嫩幼苗終將搖身長成明日的參天大樹。
4.典型引領是教師乘風破浪的“加油站”
2015年9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這個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重視的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教育夢、中國夢,我們要牢牢把握先進典型的本質特征,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自2005年起我校每年表彰 “十佳師德標兵”“十佳崗位奉獻標兵”“十佳魅力教師”,表彰會上“首席教師”代表、“雙十佳”代表、“教學骨干教師”代表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闡述自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理解,給廣大教職員工以思想上的啟迪。2015年10月,我校舉行“走進崇高”踐行基地掛牌儀式,將我校的文化理念與崇高思想高度融合。推崇榜樣,就是推崇人格之光;守望崇高,就是守望教育的未來,“走進崇高”踐行基地掛牌儀式活動的本質是將先進典型和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融入“一中人”精神之中,這樣學校的內涵不斷豐厚,才能真正實現文化化人與文化育人,用文化的精神去熏染人,用文化的氛圍去感召人,用文化的魅力去浸潤人,用文化的品位去提升人,進而豐富我校師生的精神底蘊,提升廣大師生的人文境界。
榜樣引領的另一方面體現了校長應是學校師生的標桿。如果說優秀教師、先進典型是校長為廣大教師在遠處安插的精神旗幟,那校長則應是學校師生的標桿。從價值引領方面來看,“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钡恼f法一點不為過。在教育“綱要”出臺5年之期,基礎教育改革跋山涉水之時,作為一名學校管理者必須堅持學習,成為最優秀的學習者;不斷提高以課程領導力為核心的各種能力,勇于擔當時代所賦予的使命與責任;激活潛能,一馬當先,上下齊心,和諧共進;堅守理想,勇于創新,做有思想、有實踐、有影響的教育家型校長。
激勵是激發人的內在動機,使人沿著期望的目標不斷前進的心理過程。學校管理者應在教師專業發展中尋找激勵的最佳切入口,就是要以教師個人成長需要和自我價值實現為原則,以激活教師內在發展動力、創造性地工作為方向,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馬斯洛認為當一個人的其他層次的需求都得到滿足時,便會追尋自我實現的需要。我認為處于自我實現狀態中的人是完全自由的,他能從職業中獲取極大的幸福感與滿足感,并在工作中發揮巨大潛力。校長價值引領,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力,就是要滿足教師的個人成長需求,幫助其自我實現,從而使教師在職業生涯中能夠擁抱職業幸福,讓自我實現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根本動力。
1.形成目標意識
目標是一種期望,是人們各項活動所追求的預期結果在主觀上的超前反應。當教師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便會在工作中表現出高度自覺的積極性,而每一個目標的實現,又能給人以某種需要的滿足,激勵人們向更高的目標前進。為確立一個全校師生能為之不懈奮斗的目標,我校充分發揮民主,集思廣益,精心挖掘學校60年底蘊,秉承名家風范,提出了“理念先進,質量一流,特色鮮明,師生驕傲,社會稱道”的辦學目標。圍繞學校價值追求,形成師生共同的心靈約定和行為準則,進而使學校成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園。
新教師目標意識的形成,對其職業發展規劃具有巨大的導向性,影響到教育車輪的“轉速”。在新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黃金時期,為打開他們的視野,開闊他們的眼界,我校聘請各級各類專家名師蒞校講座,或借助名師引領,開放名師課堂。新教師通過審視不同的教育工作者,見識不同的名家風采,進而以寬闊的視野審視自身的教學,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以名家作為自己人生的榜樣,立意高遠,把握途徑,決勝千里。
2.建立多元化發展的評價體系
管理的目的本來是為了目標的實現,如果我們把制度措施本身當成了目標,那脫離人文關懷的制度只能成為束縛手腳的鐐銬。評價的目的應是促進評價對象的進步,而不是僅僅讓他看到自身的成功或失敗。我們不需要“目中無人”的管理,管理的終極目的:一切都是為了人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參觀主題展時曾提出好老師的四個標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有扎實學識。針對學校管理中教師考核以“分”為本,重行政管理輕專業發展的現狀,我們學校在教師評價方面,將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為發揮教師評價在其專業發展方面的作用,我們注重評價激勵作用的發揮,關注教師實踐性知識、緘默性知識的評價,制定了我校好教師的四個標準,即“學生喜歡,同行佩服,學校倚重,家長和社會稱道”,將教師置于多維度、多元化評價標準之下,使教師避免單方面注重知識技能的熟練,在師德、職業精神方面也能取得長足進步,將師德建設融入教師的專業發展之中,確保教師專業的綜合發展,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3.制定指向鮮明的評價標準
我們在評價學生時有句鮮明的口號:“多一把尺子多一個好學生?!蔽覀儗W生進行“賞識”教育的同時,也不要吝惜對教師的贊美。校長要營造一種蓬勃向上的激勵氛圍,要維護教職工保持榮譽的心理,尋找教師的優點,形成優良傳統。如我校骨干教師的入黨提干,組織公平評議;舉辦班主任節,夸夸我們的班主任;啟動“我最喜歡的課堂評選”活動,保持教師榮譽心理……教育是一種激勵,一種喚醒,只有當教師受到重視,教師才能更加關注學生;只有當教師受到尊重,教師才可能去尊重學生;只有當教師有了希望和信心,才能把希望和信心傳遞給學生。如果一所學校能營造激勵教師發展的濃烈氛圍,那么這所學校一定是充滿活力,不斷向上的。
對待教師,尤其是專業發展方面,我們不能光靠制度約束,價值引領視野中的制度必須體現“以人為本”,密切關注師生的價值訴求,用學校精神凝聚人心。當校長用學校精神凝聚人心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學校優秀的教師隊伍,打造優質的教育資源。當越來越多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時候,我們才能實現學校的共同愿景。因此,校長應通過價值引領,努力營造一種人文情境,用服務的姿態和人文關懷促進教師生命成長。
1.打造學習共同體
追求教師生命的成長,落實到專業發展層面,則是構建促進教師自我發展的校本研究共同體,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平臺。校本研究共同體這種方式,目標在于使教師由個體認知轉向共同認知,個體學習轉向共同學習,采取合作態度和策略來學習,鼓勵交流,通過積極的傾聽、協商來解決沖突。學習者之間相互尊重和欣賞,相互學習和分擔責任,形成有為共同目標工作意愿的一種新型文化,體現了發展的學習力,幫助教師建構了一種更有意思、更有價值的生活。依靠學科骨干的示范引領,依托每周一次的制度化教研組文化,促使教師相互學習,互助幫扶,打造共同進步的發展指標。充分利用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工作室輻射帶動作用,構筑新教師成長體系,將新教師年終成績部分納入幫帶教師績效,努力追求薪火相傳的同時,踵事而增華。
為給教師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鍛煉、展示的舞臺,著力構建素質教育長效機制,我校積極開展教學聯盟會,并多次作為青島市“課堂教學改革聯盟”主辦學校,展示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果,使部分教師實現高平臺上的展示。舞臺有多大,教師的專業成長就有多高,在以上觀念和措施的引領下,近年來,我校先后有97人被授予省市特級教師、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學能手等稱號,有20余位教師在國家、省級優質課評選中獲得一等獎,有60多篇學術論文在省級以上教育報刊發表。打造學習共同體讓教育資源充分流動起來,實現了智慧的共生。在學習共同體的引領和幫扶下,教師的教育觀念和專業態度朝著合乎時代要求的方向轉變,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實現了專業上的迅速成長。
2.提升教師幸福感
教師雖然要求專業性很強,但他終其本源還是一個人,一個健康普通的人,一個情感正常的人。同樣對于學生,我們雖然要求他不斷拿出優異的成績,但我們更要以學生的人格健全、人的全面發展為本源。因此,教師應該是陽光健全的人、能夠傳遞溫暖的人、對生命有期待的人。
本著“人人都是心理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校邀請南京大學趙凱博士創辦了趙凱博士工作室,設立心理咨詢室、團體輔導室,幫助教師克服職業倦怠,定期為教師和學生舉辦講座,解答心理困惑,讓教師始終擁有陽光心態。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教師考取心理咨詢師,讓教師更有智慧地處理日常教育實踐難題,目前我校有位35位教師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證書,學校被評為首批“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這樣使教師提升了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的“教”不是為了純粹的教,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是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的過程,是為了學生的存在而存在,幸福著他們的幸福,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提高對生命的理解與共情。
3.關注職業歸屬感
學校一定要在能力范圍之內為教師創設教育教學的良好環境,對教師職業生活質量給予深切的關注,實現教師身心健康和工作效能的完美結合。教師群體是一個知識分子群體,從事的是奉獻性極強的靈魂工程,想出點成績,往往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雖然教育工作需要極強的思想覺悟,但我們也應給這覺悟以應有的地位。我校開展系列教師陽光體育活動,成立羽毛球、乒乓球等教師健身社團,將“健康第一”落到了實處;在重大標志性節日到來時,學校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并向教師致以節日的祝福。如工會組織教師舉辦趣味運動會、元旦登山迎新活動,既增強了教師體質,又創設了和諧的育人氛圍,使“和諧校園”成為自覺價值、必然行動;婦委會在“三八節”組織形式多樣的游覽、競賽活動,為女同胞送去節日的問候;學校為每位教師準備一張蛋糕券,生日時便可以免費領取生日蛋糕。以上措施增強了組織成員的歸屬感、認同感和依附感,同時增強了組織成員的凝聚力。
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教師從事這項工作必須有相應的心態支撐,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心情愉快地來到學校,滿腔熱情地開展教學,心情舒暢地離開學校,體體面面地生活。我們堅信一所學校只有基于對生命的深切理解和共情,它的管理才會散發出濃厚的人文氣息、服務意識和人文情懷,展現出一片開闊的生命氣象。
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如果說價值引領昭示著方向,那行動便映照著過程,感知著存在?!爸泻弦弧币恢笔侨藗兎磸吞接懙膯栴},對我們而言,使我們奮起的不僅是理想、承諾、責任,更是扎實的行動。
G451.2
A
1005-6009(2016)41-0039-04
管仁福,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第一中學(山東青島,266431)校長,中學高級教師,齊魯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