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輝
學校管理重在經營人心
唐玉輝
在影響學校發展的眾多因素中,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人際氛圍極為重要,校長治理學校的重要內容就是經營人心。經營人心要營造積極的文化氛圍,靠學校發展的美好愿景凝聚人心,要選準項目,精心策劃,靠活動的推進與成就凝聚人心,通過教師的專業發展,給每一位教師帶來成長的快樂和發展的希望。在具體的實踐中,還要有整體思維、辯證意識、分寸意識和邊界意識,盡量避免誤會和矛盾的發生。
經營人心;戰略思維;整體思維;辯證思維
關于校長的素質要求很多,有人強調專業水平,有人強調管理能力,而我更覺得,校長要學會經營人心。學校首先是一個組織,沒有了人心的統一、情感的認同,再高的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都很難發揮,讓學校走上良性的發展道路。強人不一定能管好學校,專家也不一定能引領發展,典型的例子還是不少的。
經營人心、凝聚人心是學校發展的根基,是校長管理的重要內容。在影響學校發展的眾多因素中,團隊成員間的和諧互助、積極向上的人際氛圍極為重要,因此,校長管理的第一職責就是經營人心,所有學校概莫能外。只是經營的方式、重點、策略有所不同而已。優質學校教師業務能力強,社會影響好,自我認同感高,校長要考慮如何提升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展現他們的自我才華,幫助他們實現自我。我擔任校長之初,首先做兩件事:一是各年級評選每月之星,讓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成為 “先進”,在小集體中獲得大家的認同。我們強調 “人無完人”,但“你我之中有能人”,只要你做出成績,無論你是上課,還是班主任工作,還是教育研究,甚至是為年級做的服務工作,只要你肯做事、做成事,你就能得到大家的認可。這個推選的過程就是推動價值引領的過程,就是凝聚人心的過程。第二是開展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過去學校的做法是大家報名,領導研究,派出去比賽,結果很不理想。為了推動這項工作,我首先在班子、行政人員之中形成共識,使大家認識到“過去”的方法不好,單靠個人單兵作戰,素身出擊只會失去一個又一個機會,使教師失去信心,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絕不打無準備之仗。于是,報名、培訓、選拔、強化針對性的再培訓,于是我們成功了,總共21人參加比賽,有17人獲得了一等獎,4人獲得二等獎,沒有三等獎。為此,我大張旗鼓地開會表揚,在學校網站和其他媒體進行宣傳,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教師的士氣大增。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只有事業的發展才能凝聚人心,而事業的發展必須有一個良好的推進機制。策劃一個好的項目很重要,有了好的項目就要扎扎實實的推進;抓住機遇很重要,如果你錯失了一個又一個機會,你就會失去人心;領導集體統一思想很重要,所有人都必須圍繞校長這個核心和工作重點來想問題、做事情,心無旁騖,排除一切干擾;最后就是充分準備、團隊協作很重要,沒有團隊的支持,便不可能有群體性成績的取得。接下來的一連串的成績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們堅持了這樣的良好機制。從此,我們每一次比賽,無論是教師賽課,還是學生活動,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成績也相當顯著。
管理學中的“H理論”啟示我們,要主動變革學校內部的組織結構,使其適應員工的才干和能力,從而最終實現學校、教師的共同發展。于是,我們變革了學校的組織結構與職能,淡化部門的管理職能,強化服務師生發展的意識,淡化了上下垂直的行政管理,強化了非行政性組織、教師社團、項目組的功能,強化了團隊建設,教師們的歸屬感、成就感得到了強化,大大激發了教師們的創造力。
曾經的教育行政部門工作經歷,使我有機會了解到不少薄弱學校及其校長們。形成薄弱學校原因有很多:生源問題、地域問題、師資問題、設備問題等等,但最關鍵的還是人的因素。學生在小學最初的素質差異是很小的,后來出現差異大多是因為環境及其學校、教師施加不同的影響。又如設備問題,再好的設備沒有人去研究與使用,也只能成為暫時的參觀對象,而不可能在師生發展中帶來什么好處。人們說,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辦好一所學校就是用校長的靈魂來影響教師,然后再通過教師(包括管理干部)來影響學生的。對于薄弱學校、新建學校,在團隊磨合、隊伍建設發展的關鍵時期,校長的管理思想與行為方式就顯得極為重要。
校長要有戰略思維。學校的發展愿景、教師的發展愿望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學校的發展愿景主要在校長的規劃、宣講和帶領大家共同實踐中實現的,教師將從校長描繪的愿景中感受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美好未來,從而增強凝聚力和自信心。副校長也要有戰略眼光,其分管的領域、學科朝什么方向發展,如何發展,未來將要達成什么樣的狀態,需要分管校長去思考,部門主任可以協助他完善規劃,尤其是協助他實現規劃。如果校長、副校長、中層管理人員、教師都能這樣上下一心,就一定能辦好一所學校。
校長要有整體思維。把一件事、一個人放到集體和歷史中去,就會避免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誤,避免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和矛盾。凡事都有左中右,都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也都有主體、客體和第三者。就學校來說,學生、教師、學校管理者、家長及其社會環境是影響我們判斷和行為的因素。比如,在處理個別教師問題上,一定要看到教師個體背后的群體,處理一個人是為了警示一群人,辦好一件事是為了以后的很多事,不留后遺癥,不留把柄。
校長要有辯證思維。正確處理好表揚與批評、獎勵與懲罰的關系,事關人心背向,一定要慎重,不可任性。表揚人要恰當,表揚多了會驕傲,表揚多了也會引起別人嫉妒,造成孤立甚至對立。處理人是為了拯救人,表揚人是為了激勵人,但是處理人要適當,要留有余地,給被處理人留有希望。
校長要有分寸意識。什么話要公開講,什么話要私下講,什么話要在小范圍公開講,什么話要在校務會上講,什么話要在全校大會講,都應當有所講究。比如,某個教師教學行為不當,家長有反映,校長就可以讓分管校長或主任去找他談話提醒。如果是校長親自出面談話,一定是后果比較嚴重的。另外,私下談話不應該在會上講,甚至大張旗鼓地安排某人去談話,這樣會在大家當中造成不好的影響,這位教師會很沒面子,產生對抗情緒,也不利于正氣的弘揚。當然,如果行為后果嚴重,就要堅決公開處理,甚至要組織全體員工討論,以產生警示作用。同時處理過程中還要把握好輿論導向,防止產生負面效應。
校長應有權力邊界意識。這里要說的不是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而是什么事情該誰做,該什么人做,關于守位、缺位和錯位的問題。學校管理中不同的層級管理職責是不同的,不同的崗位管理的范圍也是有區別的。常見的是兩種情況:一是把主任當成校長用,二是不把校長當作校長用。造成的結果就是:程序不規范,議事容易偏頗,管理隊伍人心離散,工作效率低下。盧志文校長主張,基層管理人員做法家,中層管理人員做儒家,就是強調不同層級人員崗位職責是有區別的。全局意識、層級意識、程序意識是校長平衡各方面關系的重要思想。
經營不是討好賣乖,不是搞小團體小圈子,凡事要大處著眼,集體為重,公平公正,給大家以公信力。事業成就是凝聚人心的良方,校長惟有善于望聞問切才能用好這劑良藥,才能帶領學校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G47
A
1005-6009(2016)37-0067-02
唐玉輝,江蘇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江蘇淮安,223001)校長,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