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羽平
(福建莆田城廂區東海西厝小學,福建 莆田 351162)
?
讓傾聽點亮語文課堂
蔡羽平
(福建莆田城廂區東海西厝小學,福建 莆田 351162)
摘要:為教學生學會傾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發揮榜樣作用,言傳身教影響學生,為學生提供精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傾聽,還要在課堂上使用一定的技巧。只有多管齊下,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
關鍵詞:傾聽;榜樣;課堂;技巧
1榜樣引領,讓學生養成傾聽習慣
葉瀾教授說:“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于捕捉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思維火花。”[1]要讓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一是耐心傾聽。盡管有些學生發言時總是結結巴巴,不夠流暢,或表述的意思不夠完整明確,甚至會有錯誤,教師也應耐心專注地傾聽,用鼓勵的目光感染學生,不隨便打斷學生的發言[2]。二是平等對待。學生發言時,教師應面帶微笑注視著他,并適時作出相應的評價或補充,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平等的待遇,從而激發他們說的欲望。三是互動交流。聽和說是一個密不可分而又相互交替的過程,在師生雙方的聽、說交流中,會形成互動的平臺,更進一步促進聽與說之間形成信賴、親切、和諧的關系,使得聽者樂聽,說者樂說。小學生好奇心強,什么事都喜歡模仿,看到老師怎么說,怎么做,他們都會以老師為榜樣,興致盎然地進行模仿,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良好的傾聽習慣也在悄悄養成。
2目的明確,讓學生增強傾聽意識
小學生一般都有較強的表現欲,他們好動、活潑,而耐性不足。因而課堂上常常會出現一個學生發言,其他同學卻各干各的事,好像同學的發言與自己無關,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聽”中去發現,去思考。讓學生有目的地傾聽,聽的同時,給他們安排學習的任務:要求學生閱讀課文時,設計合適的思考題,讓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學生只有認真聽題,才能參加討論,就不會啞口無言,像個局外人。學完課文后,嘗試讓學生復述課文,如果是中年級的學生,可以復述短篇幅的寓言類文章,平時經常做一些聽寫詞語、句子、文章片段的練習,在反復的練習中,學生一次比一次記得多、記得全了,而且這也是一種積累文字的好方法。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平時可以經常對學生說:“我們一起來當小老師,聽聽他講得對不對?”“認真聽,你同意他的說法嗎?”等等。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學會邊聽邊記,邊聽邊想,邊聽邊說,不斷增強自己的傾聽意識。
3課堂精彩,讓學生享受傾聽樂趣
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樂于傾聽,首先要讓學生覺得“這節課好聽”。教師或聲情并茂、或深入淺出地進行課文內容、思想的詮釋,將直接把學生引領進文本所創設的氛圍中,也將直接帶動學生傾聽的興趣,決定課堂的有效性。如教學《檢閱》一課時,我一開始就讓學生觀看國慶閱兵的視頻,恢宏的場面一下子吸引了學生,這時,拋出問題:“在這樣隆重的檢閱中,假如出現了一個拄著拐的孩子,那會怎樣?”學生的心懸了起來,對博萊克和他的同伴們的擔憂抓住了學生的心。緊接著,我又設計了以下問題:兒童隊員們為什么讓博萊克這樣一個拄拐的孩子參加檢閱?博萊克能走好嗎?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尤其是最后一個問題,我引導學生們想象這樣幾個情境:“在風里、在雨里、在烈日下,博萊克堅持訓練,一次次,他跌倒了,一次次,他又頑強地站了起來……”學生們走進了博萊克的內心,感受到了他堅強的意志,情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最后,學到隊員們走過檢閱臺,同學們和文中描寫的觀眾一樣,情不自禁地說出了“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并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博萊克和他的伙伴們。整節課,學生聽得入神、入情,收到了很好的授課效果。這節課讓我體會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用富有趣味的語言、充滿激情的演繹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課堂上保持專心聽講的狀態。
4技巧得當,讓學生提高傾聽能力
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有時老師要適當“裝傻”,把學習的“漏洞”暴露給學生,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再適時加以獎勵,以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興趣。記得有一次教生字,我故意把一個字讀錯了,一個學生舉起了手,輕聲說:“老師,剛才您讀錯了。”這句話給了我一個好機會,我熱情地肯定了他的話,并表揚他說:“你聽得真仔細。”然后,我告訴學生:傾聽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傾聽能讓有益的知識裝滿你智慧的儲藏室。平時,我經常表揚學生,一句贊揚,一個鼓勵,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有時,我會給上課專心聽的學生一點物質獎勵,一顆小星星、一根鉛筆、一張卡片,這些小物件不值什么錢,在學生的眼里卻是萬分珍貴,激起了他們濃濃的學習興趣,上課也聽得更帶勁了。孩子從教師的鼓勵中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理解與欣賞,更體會到了認真“聽”給他們的學習帶來的莫大的收獲。當然,如果光從物質上給予獎勵,久而久之,也有可能會失去激勵作用,而且,小物質的獎勵,對低年級學生效果也許比較明顯,高年級學生就不是那么容易滿足了,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隨時關注孩子的動態,采取各種辦法及時提醒學生專心聽講。如聲音提示法:突然提高聲調,或在全班同學注意力比較渙散的情況下,突然停下講課;表情提示法:故做神秘的表情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動作提示法:看到學生沒專心聽,可以拍拍手提醒學生。課堂中間還可穿插一些簡短的小故事,做一些簡單的互動游戲,如猜謎、詞語接龍、聽兒歌、讓學生當小老師等,這些小插曲既不會占用課堂很多時間,又能有效緩解學生的疲勞,使課堂輕松愉悅,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總之,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耐心細致地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學會傾聽,體驗語文課堂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這種樂趣又將引領著學生更專注于“聽”,從而點亮課堂,大大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宋小英.傾聽,其實并不難[J].新課程,2012(8):115-115.
[2] 黃愛華.做一個主動的傾聽者[J].福建教育,2006(5):36-38.
(責任校對朱正余)
不少老師都有過這樣的尷尬體驗:當你在講臺上高談闊論、滔滔不絕時,底下的學生似乎并不領情,要么東張西望,心不在焉;要么哈欠連連,昏昏欲睡;要么竊竊私語,小動作不斷。有時候,想讓一個同學發言,其他的學生卻嘰嘰喳喳地搶著說話……此時此景,教師滿腔的激情瞬時化為烏有,情緒降到低點,失去了講課的興致,或者干脆大發雷霆,怒斥這些不爭氣的小家伙一番。確實,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整節課都用心傾聽,是一件頗費腦筋的事。在課堂上用心從別人的發言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將對自己的學習有很大的啟發,專心傾聽,才能學到更全面的知識,并啟迪自己的智慧。一句話,專心聽講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那么如何讓學生們學會“聽”呢?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3.007
收稿日期:20150918
作者簡介:蔡羽平(1970-),女,福建莆田人,小學高級,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5884(2016)03-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