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杰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分校(遼陽 111000)
遠程開放教育終身學習服務的價值體現
許利杰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陽分校(遼陽111000)
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體現在終身教育服務上,本文從多個角度詮釋遠程開放教育的服務價值體現,把遠程開放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的良好生態環境呈現給讀者。
價值;教育;辦學;信息
自20世紀90年代起,世界進入一個全新時代的觀念逐漸興起。21世紀開篇,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迅速發展,世界被收縮,從任意一點到達另一點,可以達到及時溝通,信息無阻礙地被傳播到任何地方。
經濟處在轉型期,經濟發展取決于人才,人才發展在于教育。教育從根本上講是一種追求意義的實踐活動,與接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相融合,生成了“教育意義”,引導受教育者的精神發展。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杜威說“教育即生活”,可見,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教育貫穿于人生活的各個過程,對現代教育體系建設目標而言,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體現在終身教育服務上,教育形式多軌道并行。
哲學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么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并指引一個人采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為帶有穩定的傾向性。價值觀是一種內心尺度,良好的價值觀是維持和推動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動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民族和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行動向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是基礎性工作。遠程開放教育利用廣泛的辦學網絡和完整的制度保障,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發展為宗旨,明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辦學與服務并舉,推動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加強教師的職業操守,身正為師,德高為范,不斷完善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適應性、靈活性,以教書育人、服務為人的理念創設良好的遠程開放教育生態環境。
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省級廣播電視大學、市級分校和縣級工作站、教學點組成,形成遍布城鄉的辦學網絡,免試注冊入學,全年春秋兩季招生,修完學分即可畢業。遠程開放教育本著開放的辦學理念和“為了一切學習者,一切為了學習者”的服務理念,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為己任,面向基層、行業、農村、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辦學,按照人人、處處、時時可學可考的辦學目標和要求,對學歷提升和素質及能力提高提供支持和幫助。遠程開放教育辦學優勢是能夠把高等教育延伸至基層和邊遠地區,覆蓋大陸所有省區,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吸納更多更廣泛的學習者參與到現代教育的學習,超越時空、身份和觀念限制,促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的遠程開放教育從起步到現在,經歷了跨世紀這個歷史轉折時期,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遠程教育搭上了時代的高速列車。推動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不僅僅是遠程開放教育的目標,當前,全日制的職業技術教育、全日制本科職業教育也相繼把它納入各自的教育教學目標和招生任務中。據麥可思研究院近期對高等教育適齡人口的分析數據統計,從2015年至2017年,高等教育適齡人口(即當年18歲人口數)呈現顯著下降趨勢,從2015年的1523萬人降至2017年的1394萬人。隨著高等教育生源的逐年減少,成人在職學習的需求將會持續增長,這也是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客觀要求?!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穩步發展學歷繼續教育。
沒有特色的辦學是沒有前途的。遠程開放教育辦學要有自己的鮮明特色,能夠在眾多的高等教育中保有一席之地。2014年8月29日,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學習成果認證標準應用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明確了“課程置換”、“雙證融通”和“立交搭建”等標準應用模式:學習者持已獲得的與學歷教育專業相匹配的職業資格證書、崗位技能培訓證書,通過學分銀行認證,按照認證標準置換學歷教育專業相應課程的學分,這是“課程置換”。融合學歷教育專業教學要求與相應等級職業資格證書、崗位技能培訓證書要求,通過認證標準對雙方課程進行重組,確定若干門“雙證融通”課程為學歷教育專業和證書教育的共同課程,學習者按專業規則參加“雙證融通”課程考核,考核成績全部合格者,頒發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崗位技能培訓證書,同時獲得學歷教育專業相應課程的學分,該種模式可以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真正解決育人標準與用人標準相脫節的問題。?!傲⒔淮罱ā笔菄议_放大學在“課程置換”和“雙證融通”試點的基礎上,實現學歷教育縱向銜接、證書教育與學歷教育橫向溝通。“學分銀行”的核心價值是在于促進全民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在產生之初往往沒有什么用。人類的知識長河當中無數重要的知識,都是沒有什么目的就誕生了,比如我們初中數學里的對數表,據說是中世紀的一個僧侶用一生的時間,一個格一個格算出來的,至于有什么用,他也不知道,后來人們才發現用處很大。教學資源庫,集結多方資源,眾多的資源在一起抱團,就會形成多樣性的反應,之后就會有人有奇思妙想。有一句話叫做:“彼之蜜糖,我之毒藥”,對你來說一個不太重要的知識放到一個正苦苦等待的人那里,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信息資源的價值不可估量。
2008年3月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啟動“網絡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建設”項目,該項目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牽頭,集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5個單位共同參與實施。項目總體目標是建設國家級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資源,推進優質資源的開放與共享,為網絡教育和終身學習提供資源支持、服務于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進而服務于學習型社會。為了籌建國家開放大學,中央電大積極推進城市、行業、企業、高校四大聯盟建設,目前,四大聯盟建設為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廣泛的合作平臺。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制造水平、加快創造步伐的重要時期,要求提高整體勞動者的職業素質,造就一流技能人才隊伍,強調把職業教育作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戰略基礎,作為提高就業和改善民生的戰略途徑,作為加快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是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兩個重要途徑,在軟件和硬件方面充分共享資源,“一校兩制,一校兩牌”,遠程開放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在課程建設和課程資源,教學設施和教學管理上建立共享體系,形成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在發展中既有自己的特色,又存在共性和互補。
人們的價值判斷來源于其教育背景和思維方式,在接受系統教育過程中和自身的人生經歷過程中所學習到的并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三觀直接決定了對所學到知識的判斷、選擇、認同乃至評價。教育必然要遵循價值取向規律,及時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動態和接受程度,形成教育中的認識反饋,在教育活動中,注重受教育者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激發學習興趣。
求知是人的本性,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教育就是這樣用一種合適的方式,將人的本真之境,至善之境,至誠之境呈現出來。由此,遠程開放教育終身學習服務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
[1]焦春林.我國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型社會政策綜述[J].成人教育.2009(06):27-29.
[2]黃蓉生白顯良.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若干問題思考[J].思想理論教.2011(01):04-09.
[3]終身學習的進展、發展趨勢和制度建設——上海國際終身學習論壇綜述[J].教育研究.010(10):107-111.
[4]胡洪彬等.我國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基于2002—2012年CNK期刊數據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4(01):54-59.
[5]杜永新等著.終身學習的哲學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13(05):45-62.
(責任編輯:興安)
G40-058.1
A
1003-3319(2016)03-00035-02
10.19469/j.cnki.1003-3319.2016.03.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