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重抓四個環節
在2015年11月召開的蘇州市農辦主任工作會議上,把2016年確定為“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年”,拉開了蘇州市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序幕。計劃用2年的時間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工作,2016年重點規范國家級和省級示范社、2015年度認定的市星級合作社以及享受2016年度財政項目資金扶持的合作社,2017年對納入當年政府優先扶持名錄的合作社進行規范。通過開展規范化建設,培育出一批符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江蘇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合作社成員充分認可、經得起各級檢驗的農民合作社,給予重點扶持,幫助其做大做強做優。
早在2015年8月份,蘇州選擇了吳中區甪直鎮車坊江灣村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進行規范化建設探索試點,對照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農業部《關于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意見》和省農委《關于推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法規文件,制定了《蘇州市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標準》(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類),并整理規范了全套資料。隨后又在全市范圍內選擇了農地股份合作社、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民勞務合作社各1家,開展相應類型的規范化建設標準制定工作。并于2016年3月下達通知,對上述4個合作社(四種類型)開展示范點建設,通過示范點建設進一步探索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標準體系和路徑安排,作為全市同類型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樣板參照和學習培訓基地,以此帶動和促進全市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工作順利展開。
抓合作社規范化建設,人才是前提也是重點。為提高人才培訓效果,蘇州區分合作社輔導員、理事長和會計三類人才,分別開展針對性培訓。其中合作社輔導員采取走出去的辦法,于2016年7月赴浙江農林大學開展了為期5天的培訓,旨在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提升素質;合作社會計采取自愿報名、小批量、多批次的方式開展培訓,主要以會計業務為主;合作社理事長在市內集中辦班,請在合作社發展方面有影響力的專家、領導和理事長授課,并開展座談交流,旨在提高理事長的規范化建設意識、思路和經營管理能力素質。通過培訓,打造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人才隊伍,夯實規范化建設的人才基礎。
抓規范化建設工作,統一部署安排系統抓是一方面,嚴把各項關口,抓好日常各項重點工作落實同樣重要。通過嚴把合作社政府優先扶持名錄關、項目庫建立關、合作社項目申報與管理關、年度報告公示關、國家示范社認定關等日常重點工作關口。如在合作社年度報告公示上提出明確要求,凡未上報年度報告、或未按時完成年報公示、或年度報告不符合公示要求的合作社,將其從當年度政府優先扶持名錄中除名,取消其享受政策扶持等相關優惠服務的資格,不得參與各級示范社評比,已獲星級合作社命名的則予以撤銷等,以此倒逼合作社加強規范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