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國
全力構建職業教育精準扶貧體系
孟慶國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全力實施脫貧攻堅,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我國長期扶貧脫貧實踐證明: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智力扶貧是精準扶貧中有效且長效的手段之一。“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一人成才穩定一個家庭”,成為許多地區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真實寫照。從這一點來講,致力于國家脫貧攻堅大局,全力構建職業教育精準扶貧體系,已成為當前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自2005年實施《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尤其是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近年來西部地區中等職業教育已成為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西部地區大多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辦學條件滯后,實習實訓設備短缺,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制約了整個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影響了西部扶貧脫貧工作的整體成效。因此,全力構建職業教育精準扶貧體系,注重克服和消除西部地區的短板效應尤為重要。在當前學齡人口不斷減少、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下降的情況下,全社會都要關注和支持西部地區及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特別是國家和相關地區黨委、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東西部職業教育合作幫扶機制,從制度層面和政策層面深入推進東西部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進程,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能力和水平。總的來說,要在兩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不斷加大高中階段教育資助救助力度,繼續實施“雨露計劃”,讓未能升學的貧困家庭初高中畢業生都能接受職業教育;另一方面,積極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貧困戶教育培訓工程,確保貧困戶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項致富技能,為扶貧脫貧提供基礎人力保障。
關于職業教育的精準扶貧,就東部地區而言要在三個方面求突破:一是深化對口支援,組織東部地區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實訓場地和條件、學校與市場和產業對接等方面具有優勢的職業院校,與西部地區職業院校開展“一對一”支持援助,通過實施影子校長培訓和教師培訓、對口支援實習實訓設備、托管西部職業學校等措施,提高幫困扶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深化項目合作,依托國家中西部職業教育合作項目總體規劃,大力推動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合作辦學、聯合招生,可以合作開展免費師范生培養,為西部地區培養優秀職教師范生,也可以合作辦學或建分校,加強職業教育全方位合作,深入挖掘東西部職業教育跨區域合作的發展潛力;三是深化造血功能,在西部地區職業教育中增設創新創業課程,加強對新興業態職業技能的培訓和指導,不僅要著眼于增強西部地區職業教育的換血能力,更要著眼于提升其自我造血功能,為西部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調結構、補短板等進一步增添動力,賦予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更為豐富的內涵與外延,切實彰顯職業教育的責任使命和時代擔當。
總之,只有全社會關心、全方位支持、全方面推進西部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全力構建職業教育精準扶貧體系才不是一句空話,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措施才能落到實處,職業教育的社會價值才能真正凸顯。
(作者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