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華
黃金梨屬砂梨系統,是由韓國園藝場羅州支場于1981年用新高×二十世紀雜交育成,1984年命名,1997年引入我國煙臺。黃金梨果實外觀好看,果皮乳黃色、皮薄,果肉乳白色、致密、細嫩多汁,無石細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昧濃甜而具香氣。因其適應性廣、抗病能力強、風味獨特、品質極佳、耐貯運,故深受市場青睞,成為近年來果品中的貴族珍品。在21世紀初,果農對黃金梨新型栽培模式充滿期待,急于建立一種短、平、快、新、優栽培模式,來適應社會對有機果業多方高質的要求,并符合經濟利用土地,簡化栽培程序,縮短果樹建園后漫長的無產期和低產期,盡快收回成本,取得豐厚的效益。簡而言之,迫切需要建立一個栽培者感到十分合算,簡便易行,獲取較高效益的栽培模式。為此,總結以下栽培模式供參考。該模式高質量、高密度建園,頭年建園,2年掛果,3年豐產。4年畝產在2500千克左右,優果率在80%以上,畝產值不低于20000元。
1.園地選擇
園地要選擇崗丘坡度15°以下,周圍沒有工礦企業,遠離公路等交通要道,無有害物質污染,果園內清潔,果園土壤和灌溉水沒有污染,符合無公害栽植標準;要選用石礫少、土層深厚、土壤肥力較好的土地建園;要盡量利用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庫等水源,也可打井取水。灌溉水應該是淡水,其含鹽率不應超過0.1%;在平地建園應選排水較好、地形平坦的土地。
2.園地規劃
2.1道路設計
主道寬度根據果園大小設計為2-6米。便于機械進入果園作業。支道(又叫副道)與主道垂直,其寬度為1-3米。為便于作業人員通行,步道設在耕作區和小區之間,其寬度為0.7-1米。
2.2排灌系統設計
排水溝的主溝設在主道兩側,它承受著園內盛水期全部排水流量。出水口設在園外,保證能將全部積水排出。支溝設在支道兩側,各小排水溝的水都經支溝流到主溝。小溝用于排除小區的水。各級溝的規格因地制宜。
3.建園定植
株行距1.5米×3米。幼年果園和尚未進入盛果期的梨園內冬季種植豌豆,早春種西瓜,夏季種黃豆是一種多熟制高效模式,增加前期果園的生產效益。底肥要求回填時施人腐熟的有機肥(農家肥)每公頃2.25萬~3萬千克,與土拌均,將表土填人底層,回填至地表20厘米,灌水沉實栽植溝或栽植穴。授粉品種以湘南長石郎為佳,每公頃可安排30-45株。定植分冬栽和春栽。冬栽時間從梨樹苗木落葉至春節前;春栽從春節后至發芽前,提倡進行冬栽。苗木質量要求以一年生、無病毒、健壯清秀根系發達的苗木為好。地徑處粗0.9-1.2厘米,株高80厘米。栽前需清水浸泡根系12小時左右。
4.幼齡果園管理技術
4.1栽植后立即定干
定干高度為45厘米,第2年選一中心枝,距地面70-80厘米飽滿芽處短截,分2年完成定干任務。
4.2刻芽
在春季芽萌動前用小鋼鋸條從剪口下第3芽開始,在芽的上方0.5-1厘米處橫割一刀,深達木質部,向下連續刻3-4個芽,或用“抽枝寶”點芽,促發長枝。
4.3肥水管理
每年5月中旬、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分別進行3次追肥。為滿足有機果品的要求,所有追肥均應采用農家肥,包括人糞尿,廄肥綠肥等,追肥要結合灌水進行。
4.4整形與拉枝
黃金梨樹形以三主枝開心形為主。①整形。第1年應采用矮定干,干高40厘米左右,促發3-4個新梢,6月底至7月上旬綁縛于竹竿上,其與主干垂直角度為60°~70°,促其形成花芽,使來年結果。冬季修剪時在其中心枝上按定干高度70-80厘米處短截,來年時對剪口下3-4芽處進行刻芽,以促其抽生長枝。6月底至7月上旬按第1年方法拉枝,冬剪應按不同方位選留3個主枝,適度短截,其余做輔養處理,當主枝、側枝形成一定產量時,可將主枝下面的裙枝視情況逐年疏除。在每個主枝上選留3-4個側枝,側枝與主枝的夾角為45du3。保持主枝的頂端優勢,維持主、側枝的從屬關系。②拉枝。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對于生長旺盛的長條,可用竹竿綁縛拉枝開角,主枝開角60°,輔養枝70°,促使花芽分化,以利于形成花芽,促進短果枝群的形成。
5.果園投產后管理技術
5.1授粉、疏花、疏果
①授粉。采摘含苞待放的“鈴鐺”花。取下花藥,在干凈的紙上晾干。除去花瓣、雜物貯放在干凈的小瓶中,用棉棒或橡皮頭沾花粉,在剛開的黃金梨花柱頭上輕輕點一下即可。也可液體授粉,用水10升、砂糖l千克、硼砂10克、花粉25克,配完后2小時內噴完。②疏花。按合理的留果量指標,疏去多余的花序。疏花越早越好。疏花時,可采取以花序為單位,全留或全疏的方法,以便留出空枝形成花芽,使來年結果。③疏果。先疏除病蟲果、受傷果、表面有棱溝的果和花萼不脫落的果。初結果幼樹每隔10-20厘米留1個果,盛果期樹每隔25-30厘米留1個果。疏果應在謝花后10-15天進行,留果量和套袋量比為2:1。留果的間距力求均勻,防止過稀或過密。
5.2套袋技術
謝花后15天幼果表皮毛脫落,直徑達0.7厘米時,全園噴灑1次殺蟲劑和殺菌劑,然后進行第1次套袋(小袋),時間為5月上中旬,同時疏掉發育不良的幼果。每株套袋量為幼樹30-45個,盛果期樹250-300個。當幼果長至直徑2厘米以上時,進行第2次套袋(大袋)。但不摘除第1次套的小袋。套袋前1天,同樣進行1次全園殺蟲、殺菌處理。
5.3摘心處理
當春梢長至35-40厘米,夏梢長至20-25厘米時,適時進行摘心處理。
5.4肥水管理
施肥應以有機肥為基礎,生物肥為動力,氨基酸類、腐植酸類復合肥為補充,逐步做到少施甚至不施化肥,不用激素類物質。①追肥。每年3次,第1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為主;第2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以磷、鉀肥為主,氮、磷、鉀肥混合施用;第3次在果實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施肥量按照當地的土壤條件和施肥特點確定。施肥方法是在樹冠下開溝施,施后灌水。②葉面噴肥。全年4~5次。一般生長前期2次,后期2~3次,最后1次葉面噴肥在距果實采收期前20天進行。以磷酸二氫鉀、硼鋅鈣鎂肥為主,可結合病蟲防治進行葉面噴肥。③基肥。提倡冬肥秋施,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混入一定數量的化肥,施用量為有機肥4.5萬~7-5萬千克/公頃、過磷酸鈣1500千克/公頃、硫酸鉀復合肥750千克,公頃、硫酸鋅750千克,公頃、硫酸亞鐵750千克/公頃、硼砂150千克,公頃,與有機肥混勻。施肥方法以溝施或撒施為主。④水分管理。萌芽水:3月上中旬至開花前。要灌1次水。謝花后要灌1次水,以促進新梢生長和果實膨大;梨果進入迅速膨大期,需大量水分,要供水充足。
5.5整形修剪
以自然開心形為主進行整形、修剪。在生長期內注重利用徒長枝、斜生枝等進行整形和補空。應注意幼齡果園修剪量不宜過大。
5.6病蟲害防治
黃金梨發生病害主要有梨黑星病、銹病、黑斑病、褐斑病等;蟲害為梨虎、梨二叉蚜、梨小食心蟲、梨大食心蟲、梨星毛蟲、梨莖蜂、星天牛等。防治方法為:①結合冬季修剪認真做好雜草、枯枝、落葉、落果的清理處理。全園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主干用石灰漿涂白,進行封園。每株樹干上束一個草把,來年立春取下集中燒毀。②在花芽、葉芽萌動期全園噴施3波美度石硫合劑,殺滅在芽內的越冬病源。③在果樹著色期間,果園上空搭防鳥網防止鳥類啄食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