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趙榛

摘 要: 文章通過運用SWTO分析法,客觀地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休閑體育旅游的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環境的機遇和威脅進行分析,提出開發休閑體育旅游的構想,以充分利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地理、自然、少數民族旅游資源的優勢,對開發休閑體育旅游模式提出設想,將促進廣西社會及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 休閑體育旅游 SWTO分析 發展對策
1.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休閑體育旅游的SWTO分析
1.1優勢。
1.1.1區域優勢。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東臨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我國西南唯一的沿海地區,是最便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是我國對外開放、面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北部灣經濟區在與東盟、與西南幾省區域協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位置和作用。從區域合作看,北部灣經濟區北面是國際旅游城市桂林,東與廣東相鄰、西與云南接壤,這就使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休閑體育旅游資源可以和周邊休閑體育景點實現強強聯合,便捷的交通可以吸引東南亞各國的旅游者到廣西進行休閑體育旅游,進一步推動廣西的入境旅游發展。特別在南寧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后,它的輻射功能將全力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區的經濟合作與社會和諧。
1.1.2豐富的資源優勢。
北部灣經濟區旅游資源(見下表)非常豐富,已開發的景區、景點有400多處。其中列為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3個、旅游度假區1個、歷史文物保護單位7處、森林公園1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31處、旅游度假區9個、歷史文物保護單位220處。
1.1.3經濟優勢。
經濟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們進行休閑體育旅游提供了物質保障,同時城市化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休閑體育旅游的有效需求。北部灣經濟區的主要城市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的城市化進程處在高速發展期,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必然促進人們對休閑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城市化造成人們與自然的疏遠,渴望陽光、渴望綠色、渴望新鮮空氣、渴望回歸自然。休閑體育旅游從精神上和身體上滿足了人的多種需求。同時,休閑體育旅游為人們在日益增多的余暇時間選擇和安排休閑生活時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方式,將成為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1.2劣勢。
1.2.1資源配置不合理。
從旅游資源分布看,目前廣西區內旅游較多,如防城港江山半島、崇左的德天瀑布、北海四日游等。中越旅游有南寧——越南下龍灣、河內、西貢,東興——越南下龍等,旅游線路大多是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形式較單一,缺少特色,品位不高,比如沙灘娛樂、海濱沖浪、日光浴、漂流探險等到處都有,存在項目雷同等問題,優勢難以充分體現。
1.2.2力度不夠,投資主體單一,規模小。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濱海旅游資源的開發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它是隨著海洋產業和旅游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還有許多海洋旅游項目有待開發。許多海島有待開發,據統計廣西有海島646個,其中北海市68個,防城港市284個,欽州市294個,海島總面積119.9平方公里。這些海島中,無居民海島占絕對多數,共632個,并且無居民海島旅游資源豐富,如欽州灣的蝴蝶嶺,附近海水清澈,盛產石斑魚等魚類,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正式提出旅游娛樂項目用島申請。
1.2.3旅游管理隊伍素質不高,旅游服務系統不完善。
休閑體育旅游作為服務性行業,專業人才是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休閑體育旅游對于專業人才的要求很高,除了需要具備專業的導游技能之外,還需要掌握各種體育技能及具備急救、野外活動及指導戶外運動的能力,對溝通協作和組織協調等能力的要求也較高。目前廣西高校中開設有旅游管理專業學校的很多,開設休閑服務管理專業的學校也有,但是將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專業寥寥無幾,目前只有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開設了運動休閑服務與管理專業,但是每年招生人數約20余人,遠遠無法滿足休閑體育旅游發展的需要。
1.3威脅。
國外的休閑體育旅游發展要比國內開始得早,整體環境要優于國內。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與泰國、越南等東南亞旅游強國相鄰,而這些國家的休閑體育旅游特別是濱海體育旅游發展較好,知名度較高,在休閑體育旅游方面有旺盛且穩定的客源,其中就包括很多廣西游客。
在國內方面,沿海省份有海洋旅游資源且各具特色,并已經形成各自品牌。以臺灣省為例,臺灣省的休閑體育旅游對北部灣形成一種很大的威脅。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自然人文資源,為當地的旅游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臺灣體育休閑運動的硬件和軟件都很突出,橫渡日月潭、環島騎行、太魯閣馬拉松等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參與度。旅行不僅僅是看風景、品美食,閑暇之余留點行程給休閑運動想必也會更好地吸引游客。
廣西和臺灣的交流合作,從2005年第一屆廣西與臺灣經貿文化論壇的舉辦以來,截止到2015年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一屆,論壇圍繞兩地民眾普遍關心的經濟、文化、旅游、教育等交流合作的重要議題,凝聚共識、推進合作,影響日益廣泛。通過兩岸“兩會”協商,桂林、南寧已被列為兩岸直航城市,廣西直飛臺灣航班已順利開通,也為廣西與臺灣開展旅游合作提供了條件。旅游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必然會造成客源的分流。
1.4機遇。
1.4.1廣西加快旅游發展的機遇。
2014年2月10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審議原則通過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30)〉廣西實施細則》,休閑旅游將真正走入百姓生活。細則指出,要加快建設大桂林山水文化休閑片區、北部灣濱海跨國休閑片區、南寧商務會展休閑片區、西江康體健身休閑片區、紅水河人文生態休閑片區、邊關文化山水生態休閑片區,把這六個旅游片區建設成為廣西旅游休閑的重要區域。廣開渠道籌措資金,鼓勵社會各個方面投資開發或合資開發體育休閑旅游項目,建設體育休閑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體育休閑旅游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1.4.2世界體操錦標賽契機。
2014年10月在南寧成功舉辦了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使廣西在世界的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雖然是個體育單項比賽,但是有更多的人在關注比賽的同時,也積極關注南寧,為南寧及北部灣經濟區的旅游業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一是各國媒體在大力報道宣傳體操世錦賽的同時,也宣傳介紹了南寧,這些報道大大提高了南寧的國際地位和旅游形象。很多人都表示,以后會帶著自己的家人一起來南寧。二是入境的游客幅度增加。大型體育賽事給一個城市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以廣州亞運會為例,2010年廣州亞運會為廣州各關聯產業的發展提供充足契機,亞運會期間有15萬人次的海外游客和觀眾到訪廣州,為廣州帶來8000萬美元左右的旅游收入。此外,50萬人次的國內游客和觀眾到廣州,為廣州帶來10億元左右的旅游收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有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一定會引起許多外國游客的青睞,為游客了解廣西提供契機。
2.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休閑體育旅游發展對策
2.1加大政府統籌規劃力度,加強開發旅游資源的戰略研究。
《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的出臺,促進了我國旅游業的大發展,順應了大眾旅游休閑時代的到來,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休閑體育旅游創造了條件。目前廣西正在全力推進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北部灣國際旅游度假區、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三大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休閑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不僅可以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而且可以對外展示少數民族的文化魅力,對增加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本地區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時,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結合本地區休閑體育旅游資源的現狀,與體育、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及各個高校專家相互溝通,對北部灣經濟區區域內的休閑體育旅游資源現狀進行全面調查,避免盲目開發,制定本地區休閑體育旅游的戰略發展策略,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2產品形式多樣化。
對于休閑體育旅游產品的種類,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向游客進行宣傳營銷。(1)觀光休閑體育游。比如人文體育景觀(休閑體育公園,海洋館、高爾夫球場)和風景優美的自然體育景觀(北海、欽州的海濱資源)類。(2)健身娛樂休閑體育游。比如沙灘車、沙排、游泳、摩托艇、潛水、帆板、登山、露營等多種休閑體育活動。(3)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休閑體育游。如廣西融水苗族每年農歷正月十三的蘆笙節,武鳴縣壯族農歷三月三的歌圩節和三江侗族的花炮節等都是極具少數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節慶活動。
2.3休閑體育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
現代旅游業的競爭,歸根是人才的競爭。休閑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對我們提出嚴格的人才培養要求。它需要既懂得休閑旅游,又掌握體育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廣西各個高校開設的這個專業很少,最多是休閑旅游專業。應當加快對休閑體育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為了緩解人才需要短缺的矛盾,可以對目前的休閑旅游從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現有人員的素質。
2.4與周邊旅游項目結合開發,相互促進。
國家旅游局調查表明,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旅游資源有,第一是山水風光,第二是歷史文化,第三是少數民族風情。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有優美的濱海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民俗風氣等,要進行休閑體育旅游的開發不是單獨的事情。要納入廣西旅游業的大環境中,形成休閑體育旅游與廣西的山水、生態、人文、邊關、少數民族風情等旅游資源相結合,實現資源相互互補,同步發展。
3.結語
休閑體育旅游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受到大家的青睞。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體育旅游已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需要拿出具有區域性、國際化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從旅游對世界經濟影響的角度看,體育旅游已經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北部灣經濟區要建設成國際化的休閑度假基地需要休閑體育旅游的支持。因此,要制定鼓勵休閑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政策,建立休閑體育旅游產業社會支撐體系。可以促進北部灣經濟區休閑體育旅游產業化發展,真正走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與社會化發展的道路,推進廣西經濟建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又堂.旅游學概論[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29-34.
[2]百度百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EB/OL].[2011-09-01].http://baike.baidu.com/view/3206702.htm
[3]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北部灣經濟區區位優勢[EB/OL].[2011-09-17].http://www.gxzf.gov.cn/zjgx/gxbbw/tzfw/tzhj/201104/t20110412_288379.htm.
[4]趙松.“體育旅行家”給了我一次最特別的臺灣游[EB/OL].[2015-01-24].http://gotrip.zjol.com.cn/system/2015/01/24/020479994.shtml
[5]馬惠娣.未來10年中國休閑旅游業發展前景瞭望[J].齊魯學刊,2002,167(2):19-26.
[6]逄艷,夏敏慧.休閑體育旅游在國際旅游島中的地位[J].法制與社會,2010(25):184-185.
[7]陸元兆.廣西民族體育旅游的SWOT分析與戰略選擇[J].體育學刊,2004(5):25-28.
[8]百度百科.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EB/OL].[2013-02-21].http://baike.baidu.com/view/10114688.htm.
[9]趙云鵬,白冰.海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現狀及發展對策的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23(2):231-233.
[10]佚名.《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廣西實施細則》解讀[EB/OL].[2014-02-24].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40221/newgx530687c2-96964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