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春紅
安全是人類永遠的主題, 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壯大的保障。而職工安全文化素質是安全生產的保證,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基石。提高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和安全行為準則,是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戰略措施。本文分析了當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建議。
一、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靈魂
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一個企業穩健持續健康發展的靈魂。一方面,營造安全生產氛圍,使員工的思想素質、敬業精神、專業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創新安全文化理念,帶動企業經營管理、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等健康發展,能有效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不斷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一)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新“兩法”要求
對于國家而言,安全文化建設對國家、企業和個人都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安全生產事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方針。新《安全生產法》和《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后,對企業主體責任更加明確,監管、追究和處罰力度進一步加大,這無疑對企業提出了更高和更嚴格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了環保工作的
壓力。
(二)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處于一種激烈的競爭狀態,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內部又需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就我們企業而言,雖然近幾年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重、特大事故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我們作為高危行業,面臨安全管理的難度就顯的非常大。因此,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只有保持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造成濃厚的安全氛圍,保持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企業才能精心組織生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科學管理的需要
要保證人的行為和生產環境的安全性,就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營造心態安全文化。通過加強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各種管理措施消除隱患,加強對員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訓,增強他們的自我防護的能力。這樣才能把它融入各級企業管理者的管理中,體現在作業現場的每一個細節上,才能提高安全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二、把好關鍵點找準切入點,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一)把理念文化建設作為提升員工安全思想境界的前提
企業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員工認同,就需要將企業各種安全理念變成全體員工的共識,必須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滲透機制和措施。一是引導員工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新理念。企業安全文化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不僅把員工作為生產力第一要素,也要把員工作為利益相關者,讓員工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發揮員工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二是大力宣傳企業的安全價值理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大力傳播安全文化,系統灌輸安全文化,牢固樹立“安全第一”、“人的安全與健康高于一切”的觀念。三是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企業安全文化活動,推進企業高層、中層和基層管理人員的行為規范,宣傳企業安全文化,培育管理人員人本管理思想,培育企業安全生產價值觀,用人文激勵員工。
(二)把行為文化建設作為提高員工安全技術素質的關鍵
員工的素質決定著企業的安全生產,職工受教育的程度、業務能力的強弱等基礎文化素養,與安全文化工作的實施密切相關。一是重視安全教育方式創新。由于有的企業普遍存在安全教育內容單調、形式單一,靠強制性要求反復強調的階段。必須要改變這種強制灌輸、填鴨式的教育形式,可以利用報告會、培訓班、墻報、競賽活動等各種手段,做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二是強化安全教育有的放矢。按照“先培訓后上崗、先培訓后就業”的原則,加強對特殊崗位職工、新職工、勞務工和轉崗職工的培訓,以身邊的人和事警醒職工,真正做到警鐘長鳴,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把安全制度文化建設作為健全安全管理機制的根本
企業安全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安全機制,提高安全意識,因此,必須建立嚴格科學的制度和強有力的企業安全管理機制,使其規范科學并嚴格執行。一是安全責任制度。建立起覆蓋各單位、各項目部、各工種和各個生產工序的安全管理網絡,使事故苗頭一現就有人抓,異常情況一露頭就有人報,違章違紀行為一發生就有人管。二是安全檢查制度。建立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檢查盲區排查制度,有效地卡控生產過程,使安全生產的各項制度得到真正地落實。三是安全隱患排查制度。狠抓安全隱患的治理,把著眼點和立足點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上,健全完善排查治理制度,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實行跟蹤制。
總而言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遠系統工程,涉及企業的各個環節、包羅萬象,需要持續創新、深入探索。需要每名企業員工堅定“風險可防范、失誤應避免、事故能控制”的信心,從構造特色安全文化入手,大力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促進企業的安全、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