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夢涵
摘 要:能源、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能源和環境的可持續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我省是能源消費大省,也是煤炭消耗最多的省份,隨著經濟社會穩步快速發展,能源資源瓶頸制約日益突出,環境約束日益加劇。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供給、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性任務。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化進程,可以從根本上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耗、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緩解能源約束,保障我省能源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是戰略性先導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對培育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節能環保的重要性;環境設計的特征
近年來,我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結構日趨合理,科技創新能力有新的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不斷增強,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環境設計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對加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認識有待提高,科技平臺與人才隊伍建設薄弱,裝備制造沒有形成產業化,市場體系和服務體系不健全,這些都制約了我國節能環保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一、節能環保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
作為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節能環保正在逐漸成為中央政府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自古以來,我們就用地大物博形容我們的國家,我們擁有遼闊的土地,豐富的自然資源,自以為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是我們忽略了我們還擁有一個龐大的人口,我們人均資源量是那么的匱乏。節能環保正是改善現狀,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
二、環境設計的特征與要求
(一)整體性:從設計的行為特征來看,環境設計是一種強調環境整體效果的藝術,在這種設計中,對各種實體要素的創造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因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對整體的室外環境的創造
(二)多元性:只有多元性城市居住區環境才能讓整個城市的環境更為豐富多彩,才能讓居民在住宅的選擇上有更大的余地。
(三)人文性:只有將節能環保在環境設計中得到充分的應用,才能形成一個充滿文化氛圍和人性情趣的環境空間。
(四)藝術性:室外空間給人帶來的流暢、自然、舒適、協調的感受與各種精神需求的滿足。只有將節能環保在環境設計中得以應用才能將二者全面體現。這才是環境設計中的完美境界。
三、節能環保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一)樹立節能設計理念
胡錦濤主席明確提出要“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
節能環保的設計最重要的是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在設計創造的同時,更加針對性地、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環境,在滿足功能實用、美觀的基礎上,改造、創造宜人的環境,將節能與設計融合。設計師應多引入人性、環保、節能的觀念,比對不同地域、空間的特點,最大限度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節約資源,創造自然宜人的舒適空間環境。
(二)技術上減少浪費
合理用材,做工技術不同的工人,工作損耗也會不同。這在木工上的表現尤其明顯。面對同一塊木質板材,有經驗的木工就會考慮如何合理切割這塊板材乃至如何組合切割下來的材料才盡可能減少廢料,而技術差的工人就只會需要用多大的材料就切割一塊板材,剩下的材料就直接丟棄。而很多安裝工人隨意切割,把所有切割下來的材料作為廢料處理,導致資源的浪費。這些技術做工上的浪費現象在我國環境設計中十分普遍。
現在越來越多的環境設計被打上了低碳的標簽,但是真正實現低碳節能的目標并不是短期內可以達到的,需要經過設計師的長期而艱巨的實踐,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的投入,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
現今,室內設計中存在著許多有悖于節能環保原則的設計值得所有的設計師警惕。過分追求精致化的設計導致環境的高維護率,不合理的材料使用,導致現在的實際環境設計年限遠低于設計預期。節能環保設計的任務任重道遠,需要今后的設計師在實際的工作者踐行實踐,為環境設計的進步和發展貢獻的力量和智慧。
四、節能環保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可以促使我們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節能環保在環境設計中得以應用能使高耗能、高污染、低技術水平的行業將繼續受到政策的抑制。
(二)電力工業是我國能耗和污染大戶。為了實現節能環保的總體目標,節能減排應從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電入手。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三)加強對高耗能產業的控制。為了促進重點行業和企業節能減排,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要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企業,繼續加強鋼鐵等重點行業,以及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
(四)加快推進市場機制發展,通過實行稅費政策等“經濟杠桿”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勵節能環保行動,遏制污染行為。為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健全節能環保政策體系,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綜合運用經濟手段,以促進節能環保工作。
(五)確立有效的約束手段。為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執法監督管理,建立更為有效的節能環保監督管理體系,依法懲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以上這幾個方面,正是我國在環境設計中不得不面對地自身的缺點。節能環保,給了我們正視并且重視這些缺點的機會。通過改進這些我國環境設計中不完善的地方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推動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07-10-24.
[2]張京祥.對我國低環境設計發展風潮的再思考[J].規劃師,2010,26(5):5-8.
[3]張仲軍.環境設計中的節能調研[J]究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