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鄭陸杰
摘 要:市場銷售分析普遍存在于我們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在經濟不斷進步的今天,同時也伴隨著市場競爭性的不斷增強,我們為了達到對市場所預期的經濟效益,會根據以前以及現有市場的具體情況來對未來市場作出具體的分析預測。根據分析結果再制定出未來的營銷方案以及生產計劃。所以對市場的分析以及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是我們未來市場決策的重要憑據,也是先決條件。對市場的分析不僅要研究過去對現狀產生的影響,也要研究現狀對未來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掌握了這種發展規律,我們才能對現有市場以及未來市場的變化進行決策,制定具體的應對方案,使經濟效益往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農用運輸車;市場分析;經濟效益
農用運輸車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的生產,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農用運輸車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處于成熟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不斷有競爭對手加入,也不斷有競爭對手退出。而要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要全面的了解市場情況,采取獨特有效的措施,爭得自己的市場。市場銷售分析的具體方法有很多種,列如具體來說,一個是問卷調查,通過制定針對性問卷方案對民意進行調查,得到具體的意見和建議;二是根據出售點提供的連續性銷售數據,根據具體數據分析當今的市場情況。當然我們還有許多的調查方法,而這是比較節省人力、物力并且能夠獲得有效數據的方法。
一、農用運輸車營銷戰略研究
中國的農用運輸車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經歷了導入、成長和穩定發展的三個階段,目前已經形成整車產值近300億元、年產銷量超過300萬輛、2000年社會保有量達到近1700萬輛的規模。農用運輸車產品自1996年開始進入成熟期,2000年出現負增長,行業內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宏觀環境的變化以及產業內復雜的競爭格局,企業迫切需要從戰略高度去審視營銷工作,以謀求生存和發展的機會。要了解農用運輸車的市場情況,首先要了解市場的興起與發展,才能把握市場現在的動向,從而加以判斷分析,預見未來的發展趨勢。
二、農用運輸車的興起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生活著世界上1/5的人口,農業自然就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把農業放在首位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經濟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林、牧、漁和多種經營都取得了迅猛發展,農村經濟空前活躍。1981–1999年間,我國農業產值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4.48%。農村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農村貨物運輸量及人員流動量的大幅度上升,因為糧食、水果、棉花等農作物及水產品的產出,以及化肥、農藥、種子等農用物資的使用都與運輸業有關。這樣就給農村運輸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但是,由于歷史原因,農村的運輸方式、工具和能力都不能適應這個變化,加之道路狀況差,經常發生農業生產資料運不進,農產品送不出的現象。每年都會出現各種產品未能及時運輸而腐爛的情況。因此,農用車脫穎而出,它是順應農村需要而開發,故其適應性很強。
三、農用運輸車市場的發展
農用運輸車自問世以后,一直飛速發展,按生產量劃分,農用車的發展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是1980–1986年,合計三輪農用運輸車生產9.1萬輛,四輪農用車生產5.9萬輛,產銷地主要分布在農村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
(二)第二階段是1987–1995年,此時是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的時期,農用車市場迅速擴大。生產廠家的數量和產品品種明顯增多,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9%。
(三)第三階段是1995年以后,這是農用運輸車市場穩步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由于多年市場的需求持續高速增長,生產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能力。
由于趨利的動機,許多企業介入,于是就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以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有的地方已經出現較為激烈的價格戰,同時品牌大戰、服務大戰、質量大戰、成本大戰也在陸續展開。有實力的企業先聲奪人,而競爭力差的企業逐漸被迫退出。有競爭就會有進步,隨著用戶消費行為的成熟,購車時會選擇質量好、擁有良好信譽和品牌的產品,不好的產品就會逐漸被淘汰,留下來的企業、產品,才是老百姓青睞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走下去。
四、農用運輸車的目標市場及區域市場現狀
(一)收入狀況。農戶年收入水平在7500–12500之間,而購買農用運輸車需要較強的經濟實力,也從而說明了農用運輸車的價格還有一些偏高,還不在大多數農民家庭的承擔范圍之內,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農民在購買農用車的時候,往往不是富裕了才購買,而是將其作為致富的工具。
(二)消費心理。購買農用車運輸車的用戶的消費心理很大一部分受到人文環境因素的影響,他們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第一是求同心理,購買農用運輸車的主要是農民。中國農民具有“隨大流”的傳統意識,在購買農用車時,就表現出了很強的求同心理。影響農民購買某品牌、型號農用車的主要因素有,親友介紹、身邊廣告、銷售部門推薦??梢娹r民沒有過多的自我選擇意識,只要靠身邊人的推薦。第二是求廉心理,我國經濟基礎薄弱,農民收入較低,顧在市場表現上追求價廉的心理很強烈。
近年來,國家為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公路、橋梁、水利、農田基本建設等的投入越來越高,這為農用運輸車的市場擴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我們要做到的是,抓住當前好的時機,排除不利的條件,為自身的發展謀求最好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張漢興.時風立潮頭,揚帆濟滄海——山東時風[J]. 農機市場,2001(6).
[2]謝寶劍,何蘇華.對文化營銷模式的探討[J]. 經濟師,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