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強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營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021)
?
云南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呂亞強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營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摘要:對宣威、易門、姚安、建水、隆陽等5個縣(市、區)實施已滿三年的云南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進行了績效評價試點,介紹了各試點縣(市、區)縣級項目評價結果、州市級綜合評價結果、省級抽查評價結果以及項目綜合評價結果,指出了云南省在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云南;退耕還林;問題;措施
1引言
2007年,根據《國務院關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國發[2007]25號)文件精神,云南省編制了《云南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規劃(2008~2015年)》,2008年規劃得到國家正式批復并啟動實施。規劃總投資74.89億元,其中國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43.97億元,規劃范圍包括全省16個州(市)、128個縣(市、區)、1 237個鄉(鎮)、9 023個行政村,涉及農戶147.15萬戶,人口621.02萬人。
為科學合理地評價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建設成效和國家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根據《關于開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績效評價試點工作的通知》(云退耕辦[2014]1號)的相關要求,對宣威、易門、姚安、建水、隆陽等5個縣(市、區)先期開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績效評價試點工作。
受云南省天然林保護工程及退耕還林領導小組退耕還林辦公室委托,試點技術指導和省級綜合抽查評價工作由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營林分院承擔完成。營林分院成立了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制定了評價工作方案,于2014年2月20日至3月10日對5個試點縣(市、區)進行了實地抽查,并按照《云南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績效評價暫行規定》的要求,完成了項目績效評價試點任務,通過評價指出了云南省在鞏固退耕還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的措施。
2鞏固退耕還林評價
2.1縣級項目評價結果
根據各試點縣(市、區)縣級評價材料,經州級和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分析縣級績效評價報告,認真核實各縣(區、市)評價基礎數據,對績效信息進行確認后,按縣級項目評價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名順序為:建水縣、宣威市、隆陽區、易門縣和姚安縣,縣級項目評價得分分別為:100、98、96.4、94和91.31,評價等級均達到“優”。姚安縣扣分的主要原因是縣級工作經費沒有落實,且造林保存率較低;易門縣扣分的主要原因是組織管理沒有專職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建水縣雖然造林保存率最低(75 %),但屬巖溶(特殊)地區,因標準低而未扣分。各試點縣(市、區)縣級項目評價得分見表1。

表1 縣級項目評價得分匯總
2.2州市級綜合評價結果
根據各州(市)管理評價材料,經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小組認真核實評價基礎數據后,結合縣級項目評價進行綜合評價。按州市級綜合評價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名順序為:建水縣、宣威市、隆陽區、易門縣和姚安縣,綜合評價得分分別為:110、108、106.4、103.2和101.31,評價等級均達到“優”。 各試點縣(市、區)州市級綜合評價得分見表2。

表2 州市級綜合評價得分匯總
2.3省級抽查評價結果
根據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組實地抽查和問卷調查匯總結果,結合項目訪談、查閱臺賬等情況進行評價打分。按省級抽查評價得分由高到低的排名順序為:建水縣、宣威市、隆陽區、易門縣和姚安縣,省級抽查評價得分分別為:10、9.8、9.64、9.4和9.2。各試點縣(市、區)省級抽查評價得分見表3。

表3 省級抽查評價得分匯總
2.4項目綜合評價結果
各試點縣(市、區)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到位,項目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對地方林業產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種植業、農村能源建設、補植補造、技術技能培訓等效益將逐步得到體現。5個試點縣(市、區)項目綜合評價得分為115.53分(滿分為120分),其中縣級項目評價平均得分95.94分(滿分為100分),州市管理評價平均得分9.84分(滿分為10分),省級抽查評價平均得分9.75分(滿分為10分)。項目綜合評價等級為“優”。各試點縣項目綜合評價得分詳見表4。

表4 項目綜合評價得分匯總
3存在的問題
3.1管理機構不穩定,人員編制不落實
玉溪市及所轄易門縣退耕還林管理機構還不夠完善,市、縣兩級都沒有人員編制,工作人員多為兼職,且人手短缺,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工程建設的質量。
3.2宣傳力度不夠,農戶認識有待提高
項目區多為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林農文化素質不高,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識,對退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重要性認識不足,參與項目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不高,重栽輕管現象較為突出,集約化經營、規范化管理程度不高,樹木成材成林緩慢,經濟效益不顯著。
3.3補助標準低,項目實施難度大
項目補助標準遠低于防護林、石漠化綜合治理、配套荒山荒地造林等的補助標準,補助資金遠遠滿足不了項目建設需要,已無法適宜與日俱增的造林成本,群眾集資從事項目建設難度大,項目建設質量難以提高。
3.4自然災害頻發,補植重造任務重
近年來,云南省干旱、冰凍雪災等自然災害頻發,苗木受損嚴重,林業發展遭受重創,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也受到了重大影響,嚴重打擊了林農的造林積極性,補植和重造任務重。
3.5受客觀條件限制,任務落實難度加大
隨著林業產業建設步伐加快,符合條件的地塊逐年減少,鞏固成果人工造林地塊包括優化樹種和補植補造地塊難以達到造林技術規程的要求,任務落實難度加大。
4對策與建議
4.1完善管理機構,落實人員編制
根據相關政策,建議全省各縣市組織開展對照檢查,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退耕還林管理機構,落實人員編制,穩定管理隊伍,促進全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4.2加強宣傳與培訓,提高認識,保障項目成效
以《國務院關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精神為指導,建議利用廣播、電視、公告、技術技能培訓等方式宣傳鞏固退耕還林的政策、法律法規,技術要求,以及退耕戶可享受的政策和必須履行的責任,使中央政策進一步深入人心,以保障項目的良好實施。
4.3增加單位補助標準,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建議省級主管部門分析、研究基層實際困難,根據上級相關辦法和文件精神,結合云南省實際情況,積極爭取加大項目資金投入或探索社會融資渠道,拓展項目資金來源,以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4.4認真評價損失情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針對近年來云南省干旱、冰凍、雪災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實際情況,建議省級主管部門組織專題調研,對項目損失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查勘定損,對確實損失嚴重的地塊允許納入補植補造或新增人工造林地的范疇。
4.5各級財政安排一定的工作經費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的實施,存在大量的管理和技術業務工作,如作業設計、檢查驗收、建檔立案等。建議各級財政,尤其是縣(市)級財政落實相應的工作經費,以保障項目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和實施。
5結語
通過層次分析法對云南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進行了績效評價,通過對縣級、州市級和省級以及綜合的評價,得出了云南省在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落實人員編制,加強宣傳,增加補助,客觀的評價損失,工作經費的安排等一系列的措施,為云南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林業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實踐經驗。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1-0051-02
作者簡介:呂亞強(1969—),男,云南麗江人,納西族,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調查規劃、營造林設計、森林防火綜合治理規劃設計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