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浩
?
尊重員工才能培育出“忠誠員工”
袁浩
日前,智聯招聘2015年度最佳雇主100強放出榜單。在“最受大學生關注雇主”獎項中,滴滴出行、華為、順豐速運等榜上有名。而“尊重員工”成為最佳雇主的首要特征。
必須指出,“尊重員工”超越“薪酬待遇”成為最佳雇主的首要特征,是新時期一個可喜的積極的變化。在馬斯洛理論中,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級,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自我實現,這五個層次由低到高排列。我國古人也早就指出,“衣食足而知榮辱。”一個人只有在滿足溫飽的基礎上,才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顯然,員工對“尊重”的認可契合了人的“尊重需求”,表明當前大部分勞動者已經脫離“工作僅是為了生存”的初級階段,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其實,“尊重員工”不只是勞動者的需求,更是企業自身長遠發展的需求。企業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穩固而可靠的人才團隊,誰就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爭得先機。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可以沒有資金,可以沒有土地,可以沒有技術……但是我不能沒有人,有了人才就會有一切。”可見員工與企業的作用。其實,企業和員工就如同水與魚的關系,他們是一個共同體,誰也離不開誰。對于企業而言,尊重員工才能讓員工對企業有更強的歸屬感,才會讓員工對所服務的企業盡心竭力的奉獻,最終培育出“忠誠員工”。
據了解,美國成功的企業幾乎都十分注重建立“尊重每一個人”的形象,他們不放棄任何一種可能的形式,甚至連語匯上也有所體現。達納公司則在一切報告和講演中都使用“大家”的字眼,不用“工人們”的稱呼。在麥當勞公司,所有雇員稱為“伙伴”,而不稱員工。這些做法確實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且對國內企業不無啟發。2011年春節,有媒體報道,雅戈爾集團的子公司寧波雅戈爾日中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發出通知稱,工人春節前后請假將扣3倍工資;而另一個反差例子是,在四川內江威遠縣王宗慎的檸檬加工廠里,卻仍有許多工人忙碌著。工人徐麗說:“我們的老板非常‘憨厚’,他守承諾賣了房子,給我們100多名民工及時兌現工資,年關里老板正需要趕工,我們再多干幾天回家也不遲。”從雅戈爾“扣餉留人”到“憨老板”賣房發薪,做法不同,效果也迥異。
我們經常講,要用待遇留人。其實,待遇留人只是一個方面,用“心”留人則更為重要,并且貴在平時,而不是“用工荒”“招工難”時才“臨時抱佛腳”。因此,從長遠來看,如何提高員工忠誠度,不光是一個管理命題,也是一個文化命題。企業最寶貴的財富的確不是廠房、設備,而是一支熟練的、忠誠度高的員工隊伍。而要擁有忠誠度高的員工隊伍,企業一定要有一個尊重員工、關心員工的企業文化。企業經營業主必須切實轉變用工觀念,既要有效提升薪酬待遇,也要給予員工更多的職業尊嚴、發展機會和人文關懷,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歸屬感,這樣才能使員工努力工作,在為企業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為自己創造財富,實現彼此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