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恩 張舒
?
我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對策
祝福恩張舒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適應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面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舉措,是我國經濟宏觀調控思路的重大轉變,為我省在“十三五”期間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明確了思路。
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解決好產能過剩和“僵尸企業”,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和結構優化升級。2016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要從供給側改革入手,解決經濟發展供需不匹配問題,著力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我省要針對資源型城市轉型、產業結構和行業趨同等問題做好做足改革大文章。要在水泥、煤炭、鋼鐵、建材等方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特別是要打勝化解僵尸企業的處置戰,不能再讓僵尸企業影響我省經濟發展。要在結構調整和創新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增量激活存量,實現新舊動力的轉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破解我省體制性、結構性、資源性矛盾,促進我省經濟科學持續發展。
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深度開發“原字號”“老字號”,壯大“民字號”“新字號”“外字號”,改變我省單一的經濟結構。我省產業以“原字號”“初字號”為主,經濟結構較單一。“十三五”期間,我省要大力開發“原字號”“老字號”“初字號”,延伸油、煤、木、糧等資源型產品的加工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做好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和企業轉軌升級大文章。同時要依托培育壯大“民字號”,發展“新字號”,引用“外字號”改變我省經濟結構,用增量激活存量,發展替代產業,推進資源型產業的轉型,實現經濟多元化,改變我省單一的經濟結構。要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讓“民字號”“新字號”及“外字號”企業發展壯大,利用我省獨特優勢發展“新字號”企業,特別要做強做優機器人產業和核電裝備制造業等優勢產業。
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化解農業“三量齊增”的實際難題,構建合理的農業供給結構。
2016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表明我國及我省農業產業必將要進行一次深刻的結構性調整。我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著眼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及農民利益基礎上,破解糧食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實際難題,強化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生產,尊重市場導向和規律,使農業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的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體系,使我省農業健康發展,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
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簡政放權,強化體制保障和供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要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制度保障和供給。制度體系與經濟基礎要求、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不但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供給,而且一些制度體系特別是行政審批,還阻礙了經濟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處理好政府和市場、政府和企業的關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實質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省也堅持著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出臺了許多體制性、政策性的規定,其目的就是把行政體制改革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為我省市場經濟發展提供制度性的供給和保障,這對于破除體制性和政策供給的瓶頸,培育更多市場主體并使之順利進入供給側,使之創造出更多更大的市場紅利,確保我省順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祝福恩系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舒系東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博士)
責任編輯/杜金瑩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