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黃永和+歐金昌+蔣海蘭++劉軍海+韋延才+王鵬飛

嶄新的教學樓、宿舍樓和塑膠運動場,種著各色花草的園圃,用花崗巖板磚鋪成的校道,還有配套齊全、教師拎包即可入住的教師公寓……“這居然是一所農村小學!”到過北流市六靖鎮西山運榮小學(以下簡稱運榮小學)參觀的人,都會發出類似感慨。2014年6月,廣東鴻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運榮捐資2 380萬元,將該校全部拆除重建。全新的設計、全新的設備,構成了這所全新的學校。
“現在學校可比以前漂亮多了!”運榮小學六年級學生梁坤不由得稱贊道,“以前的學校很舊,校園坑坑洼洼的,最怕下雨天了,到處都是積水。但是現在,我們有塑膠跑道和足球場,教室里有電腦,上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視頻、聽音樂,非常有趣。”
變化,是北流市各中小學近年來的“共性”。北流市總人口147萬,有義務教育中小學校323所,學生19.52萬人。人口基數大,區域環境復雜,增加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難度。但該市上下一心,多管齊下,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于2015年12月順利通過自治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成為我區第一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區檢”且即將迎接“國檢”的100萬人以上人口大縣(市)。
建造最美學校
北流市清灣鎮初級中學是一所被譽為“廣西最美鄉村初中”的學校,校園里綠樹成蔭、花草芬芳,位于校門左邊的九曲景觀池是學生們的最愛。“池里有很多金魚,還有噴泉。我最愛在晚飯后,跟幾個同學坐在橋欄上,一邊觀賞金魚,一邊聊聊學習和心事,感覺很舒心,很愜意。”扎著馬尾辮的該校學生李春妹有一種“文藝范兒”,除了臨池賞魚談心,她還喜歡捧著一本小說或散文,坐在校園里的樹下靜靜閱讀。
“我們學校到處都有花草樹木,還有許多人文景觀,像將軍閣、狀元亭、孔子廣場等。”李春妹說,“現在,我們的‘孔子書院也開始建了,等到建成之后,同學們就有更好的閱讀去處了。”

這所已有68年辦學歷史的老校,過去是一所“破破爛爛的學校”。校長潘子明告訴記者,該校以前只有一棟破舊的教學樓,學生浴室、宿舍都是陳舊的瓦房,全校的運動場地不足3畝,而全校有2 400多名學生,生均運動場地和床位都嚴重不足,“大通鋪”問題十分突出。2008年,時值60周年校慶之際,該校在北流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征得建設用地108畝,并籌集到民間捐款1 500多萬元,逐漸建成了全新的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食堂等,各功能室、現代教育教學設備都按國家標準配足配齊。2013年,該校全部搬遷至新校區,師生們告別了“夏天怕下雨,冬天怕刮風”的舊校舍。
近年來,北流市制定了《北流市關于加快改革創新全面振興教育的實施意見》及10多個配套文件,明確提出實施全市中小學校建設大會戰“123430”工程,逐年加大財政投入,爭取完成創建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遷建學校3所、擴建學校4所、新建中小學校和幼兒園30所。現在,該市已爭取到上級義務教育學校建設項目475個,平均每所義務教育學校有建設項目1.4個,新增校舍建筑面積42.32萬平方米,新增學位5.65萬個。
值得一提的是,北流市充分利用民間力量促進教育發展,從2007年1月北流市獎學助學協會成立至今,共籌集民間公益教育資金超過3億元,僅在2014年2月北流市教育發展大會上,就有20多位愛心企業家捐款27筆,資金總額達1.13億元。該市目前共有19所學校由社會力量捐資新建。因為捐資助學風氣濃厚,成效顯著,北流市被譽為“廣西捐資助學第一縣(市)”。
與運榮小學同為村級小學的北流市六靖鎮云羅金海小學,即將迎來新的變化,由當地籍企業家龍金海捐資1 000多萬元的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和食堂正在火熱施工中。“到時候,我們再把舊的綜合樓進行維修、粉刷,整個學校就變得更漂亮了。”該校校長李涌言語中掩飾不住興奮之情。
充足的資金投入,使北流市一大批學校的辦學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觀:北流市工業區小學先后投入了400多萬元,拆除原來的舊教學樓,建設了兩幢全新的教學樓;北流市初級中學地處城郊,過去辦學條件差,歷年招生都完不成計劃,校園改造后,面貌煥然一新,報讀人數逐年遞增……
“‘硬實力是學校發展的基礎。試想,如果一所學校又破又舊,設施設備不齊全甚至沒有,教育教學質量又怎么會不受影響呢?所以,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同時鼓勵引導更多愛心人士捐資助學,建設更多更美的學校。”北流市教育局局長朱洪強這樣說道。
如今,建設“最美”學校,成為北流人的一種情結。
培養優質師資
原本教語文的茹輝老師,如今是北流市北流鎮松花中心小學科技教育的“首席輔導員”,并擔任市里舉辦的科技輔導員培訓班主講教師,還在2014年11月榮獲第八屆國際發明展覽會“發明創業獎·項目獎”金獎,成為當地的科技教育名師。

是什么原因讓“半路出家”的茹輝,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這樣的成績?“這其中除了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還是學校和局里的關心、支持。”茹輝說,“開始時沒有經驗,我就通過看書、上網學習,局里、學校也經常安排我出去培訓。局里還安排資金,為我們購買了專門的儀器設備和原材料。我們也不負眾望,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指著列有100多項榮譽的榮譽榜,茹輝感到十分自豪。
建設優質師資隊伍,是北流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中之重。一直以來,該市都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化提升,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近年來,該市除了按時、足額發放教師基礎工資和績效工資,還撥付鄉村教師生活補貼400多萬元,并從各高校引進1 300多名優秀畢業生,為鄉村學校補充優秀師資。支教、走教、巡教、送教和城鄉教師互幫互學,繼續教育、國培計劃、區培計劃、校長和教師培訓,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工程,等等,是該市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的重要舉措。2012年以來,該市共培訓教師近5萬人次,一大批優秀教師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如北流市新松小學教師蒙福英、北流市新圩鎮中心小學教師徐步仙、北流市實驗小學教師梁光梅、北流市民樂鎮中心小學教師張文等,都曾在自治區級賽課中獲得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