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瑞坤,伍南,胡衛江,王海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林檢局,新疆 阿克蘇 843000)
?
R44Raven-Ⅱ型直升飛機防治核桃黑斑蚜試驗初報
閆瑞坤,伍南,胡衛江,王海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林檢局,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摘要:使用羅賓遜R44Raven-Ⅱ型直升飛機靜電噴霧1 %苦參堿乳油進行了防治核桃黑斑蚜試驗,經測定飛行參數的有效噴幅為40m,每架次理論作業面積為53.33 hm2,每架次有效作業時間測定401s即6.7 min。結果表明:蟲口減退率最高為93.25 %,防治最終效果為85.87 %,達到相關技術要求。通過效益評價,飛機防治核桃黑斑蚜防效好,效率高,比人工防治節約成本270元/hm2,適于在有條件的區域應用。
關鍵詞:R44Raven-Ⅱ型直升飛;飛防;核桃黑斑蚜
1引言
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juglandicolaKaltenbach)屬同翅目,斑蚜科。近年來是阿克蘇地區核桃(Juglansregia)主要害蟲之一,一年發生15代左右,以成蚜、若蚜在核桃葉背及幼果上刺吸為害,直接影響核桃的質量和產量。2015年6月,阿克蘇地區首次開展了核桃黑斑蚜飛防項目,在阿瓦提縣開展了核桃黑斑蚜飛機防治試驗,取得了一定效果。
2材料與方法
2.1試驗材料
2.1.1試驗樣地
本次試驗設置5塊樣地,分別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烏魯卻勒鎮、巴格托格克鄉、拜什艾日克鎮、多浪鄉和阿瓦提鎮的核桃園中,具體情況見表1。
2.1.2試驗機型
使用羅賓遜R44Raven-Ⅱ型直升飛機一架。每架次載藥量為200 kg,航速為120 km/h,飛行真高為5 m,靜電噴霧。

表1 試驗樣地情況
2.1.3試驗藥劑
飛機防治藥劑為1 %苦參堿乳油0.6 kg/hm2(包裝25 kg/桶,內蒙古赤峰中農大科技有限公司);沉降劑尿素0.15 kg/hm2;稀釋劑為清水。1 %苦參堿乳油∶尿素∶水的配制比例為16∶5∶104,噴灑量為3.75 kg/hm2。人工防治區采用機動噴霧1 %苦參堿乳油稀釋1000倍,藥劑使用量為3 kg/hm2,藥液噴灑量為3000 kg/hm2。
2.2試驗方法
2.2.1飛行作業參數測定
(1)飛機有效噴幅測定
使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有效噴幅測定測定,在與飛行航線的垂直方向(飛行方向應與風向平行或與風向成20°以內的夾角),由中心向兩側地面間隔2 m擺放載玻片,共擺放31個玻片,即可測定60 m的寬度。飛行噴施結束30 min后收集玻片,用放大鏡觀察每平方厘米平均霧滴數,確定飛機的有效噴幅。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通用航空器噴霧施藥防治林業有害生物技術規程》規定1 cm2上15~20個霧滴為有效噴幅寬度。
(2)每架次理論作業面積測定。
(1)
Ss:每架次理論作業面積(hm2);w:每架次載藥量(kg);W:每公頃噴灑量(kg/hm2)。
(3)每秒作業面積測定。
(2)
Sv:每秒作業面積(hm2/s);V:飛行速度(m/s);B:有效噴幅寬度(m)。
(4)每架次有效作業時間測定。
(3)
T:每架次有效作業時間(s);Ss:每架次理論作業面積(hm2);Sv:每秒作業面積(hm2/s)。
2.2.2 機防治核桃黑斑蚜效果測定
每塊試驗樣地中以采用五點法選取的20株果樹,作為監測標準株。在每株標準株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各選取1枝標準枝,用紅繩標記。從每個標準枝頂端開始,向基部方向檢查25片葉,每株標準株共計100片葉。調查記錄葉片有蚜率及核桃黑斑蚜活蚜數量,按照公式(4)計算蟲口減退率。
(4)
Pp:蟲口減退率( %);Nb:防治前蟲口密度(頭/葉);Na:防治后蟲口密度(頭/葉)。
2.2.3核桃黑斑蚜飛機防治與人工防治效益評價
通過初步核算藥劑及人工投入、作業效率及防治效果等方面,對兩種防治方式進行初步評價。
3結果與分析
3.1飛行作業參數測定
經測定由圖1可以看出,羅賓遜R44Raven-Ⅱ型直升飛機作業高度5 m,航速為120 km/h時,從第5個點開始至24個點的霧滴在15個以上,平均覆蓋密度為19.2個/ cm2,因此,有效噴幅為40 m。
(2)根據公式測算羅賓遜R44Raven-Ⅱ型直升飛機每架次理論作業面積為53.33 hm2;每秒作業面積測定為0.133 hm2;每架次有效作業時間測定401 s即6.7 min。

圖1 飛機噴幅測定霧滴分布情況
3.2飛機防治核桃黑斑蚜效果測定
飛機防治核桃黑斑蚜效果分別見表2、表3。從表2的數據中可知防治前5個樣地的有蚜率平均為41.74 %,蟲口密度平均達到55.06頭/葉,均屬重度發生。

表2 防治前核桃黑斑蚜發生情況
注:表中調查葉數與有蚜葉數為一塊樣地中20株標準株調查數據之和,蟲口密度(活蚜數)為20株標準株調查結果的平均值

表3 飛機防治核桃黑斑蚜效果
注:Pp:蟲口減退率( %);Nb:防治前蟲口密度(頭/葉);Na:防治后蟲口密度(頭/葉)
由表3數據可以看出,飛機防治效果好于人工防治效果。飛機防治后5 d效果較好,平均蟲口減退率達93.25 %,防后7 d效果保持在89.49 %。防后10 d蟲口減退率降低為85.87 %,但總體防效(蟲口減退率)達到了85 %,符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通用航空器噴霧施藥防治林業有害生物技術規程》中的要求。
3.3核桃黑斑蚜飛機防治與人工防治效益評價
由表4可知,從防治投入上看飛機防治180 元/hm2(阿瓦提縣政府招標飛機防治經費為180元/hm2,其中45元為藥劑費,135元為飛行及其他費用),而人工防治最低為450元/hm2。人工防治核桃黑斑蚜有效且最為廉價的藥劑,以1 %苦參堿乳油為例,1 %苦參堿乳油(小包裝)50元/kg,按試驗樣地8~10年的核桃園,每公頃需噴霧3000 kg才能達到防治要求,1 %苦參堿乳油噴霧按稀釋1000倍計算,每公頃需藥劑原液3kg,即150元/hm2,此外機動施藥人工費為0.05元/kg(阿瓦提縣域市場價格),且機動施藥時最少2人一組,人工費為300元/hm2。初步計算在防治投入中飛機防治比人工防治每公頃節約270元。飛機防治噴施1 hm2核桃林只需7.5 s,人工防治使用機動噴霧器的情況下,最快需要27000s,從防治效果看飛機防治效果要略好于人工防治。綜上所訴,在核桃黑斑蚜防治中飛機防治較人工防治優勢較多,建議有條件的區域可以采取飛機防治核桃黑斑蚜。

表4 核桃黑斑蚜飛機防治與人工防治效益對比
4結論與討論
4.1結論
此次飛機防治核桃黑斑蚜使用的羅賓遜R44Raven-Ⅱ型直升飛機,作業高度5 m時有效噴幅為40 m,每架次理論作業面積為53.33 hm2,每架次有效作業時間測定401 s即6.7 min。使用1 %苦參堿乳油作為藥劑時蟲口減退率最高為(防后5 d)93.25 %,防治最終效果(防后10 d)為85.87 %。達到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通用航空器噴霧施藥防治林業有害生物技術規程》中蟲口減退率85 %以上的技術要求。通過效益評價核桃黑斑蚜飛機防治效率高,防效比人工防治好,且初步計算每公頃比人工防治節約成本270元,適于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應用。
4.2討論
在防效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防后1 d效果甚微,防后5 d達到最高,之后防效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核桃黑斑蚜在葉背面活動,1 %苦參堿乳油對其的觸殺作用效果較弱,主要是以胃毒作用為主,而核桃黑斑蚜為刺吸害蟲,藥液需經樹體吸收后,核桃黑斑蚜再將其刺吸產生效果。防后10 d左右,未殺死的蟲體開始繁殖,因而蟲口密度略有增加。此次飛防主要控制的是核桃黑斑蚜發生危害的第一個高峰期,在此時段降低蟲口密度,大大降低了該蟲害后期發生的蟲口基數。防效調查中在樹齡越大,郁閉度越高的園中,樹體下層的防效略差,原因是藥液穿透力有限,無法完全附著到底層樹葉上,在此種情況下,人工補防工作要及時跟上,以免影響整體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青.直升機防治楊尺蠖技術研究及應用[J].山東林業科技,2013(3):36~38.
[2] 王玉蘭.飛機超低量噴灑bt、滅幼脲與高效氯氰菊酯混劑防治春尺蠖試驗[J].中國林副特產,2006(4):19~20.
[3] 孫玉江,李會,修玉義.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和美國白蛾核型多角體病毒飛機防治美國白蛾試驗初探[J].山東林業科技,2012(5):59~61.
[4] 李會,李玉榮,許菲菲,等.R44直升機飛防春尺蠖技術研究[J].山東林業科技,2014(5):82~85.
Experimental Report on the Control of 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enbach by R44Raven-ⅡType of Helicopter
Yan Ruikun,Wu Nan,Hu Weijiang,Wang Haie
(ForestPestControlandQuarantineBureauofAksuRegion,Aksu843000,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 uses the R44Raven-Ⅱ type of helicopter to conduct the electrostatic spraying of 1 % matrine missible oil for the control of 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enbach. Through the testing,the article finds out that the effective spraying width is 40m and each helicopter's one-time working area is 53.33 hm2;the working area per second is 0.133 hm2;effective working time of helicopter is 401 seconds,namely 6.7 minut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ing the 1 % matrine missible oil to control,the average dropping rate of 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enbach is 93.25 % (5 days after the control). The final effect (10 days after the control) reaches 85.87 %,which meets the releva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profit evaluation,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enbach by the R44Raven-Ⅱtype of helicopter is good and efficient,which saves 270 RMB/hm2 compared with manual control cost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in the qualified area.
Key words:R44Raven-Ⅱtype of helicopter;aerial control;Chromaphis juglandicola Kaltanbach
中圖分類號:S6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3-0004-03
作者簡介:閆瑞坤(1986—),女,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