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 羽
?
淺析吳傳福軟木畫作品的藝術特征
文‖盧 羽
【摘要】在眾多雕刻藝術創作中,軟木畫藝術具有獨特的藝術特征和別致的藝術審美特點。其中,現代著名軟木畫藝術家吳傳福的創作更是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美,非常精致。在吳傳福的作品中,軟木畫藝術呈現出非常細膩的表現特征,其雕刻手法極為精細,實現了生活素材的審美再加工。因此,本文將對吳傳福的軟木畫藝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從福建博物院收藏的他的代表作品《榕壽千秋》的藝術特征入手,著重探討他的軟木畫藝術創作中個人藝術的表現,以及藝術特征的實現與表達,以期讓人們對他的軟木畫藝術有更深刻的了解。
【關鍵詞】吳傳福;軟木畫;藝術特征;作品賞析

圖1 軟木畫藝術家吳傳福
吳傳福是現代著名軟木畫藝術家,祖籍福建,其祖父是軟木畫的創始人吳啟棋,他跟隨祖父學藝,現在是公認的軟木畫第三代傳人(圖1)。他的軟木畫作品風格非常細致,是一個極富情感表達能力的軟木畫大師。吳傳福擅長于對于自然景觀和各種樹木的雕刻,主題內容非常多樣化,且具有獨特的雕刻手法。因此,他的代表作品主要以自然藝術為主,尤其是對于榕樹的刻畫更是拿手絕活,其著名作品有《榕壽千秋》、《松鶴》等。其中,福建博物院收藏的《榕壽千秋》是一件精致的作品,展示了榕樹生長于山石之間的自然風光。吳傳福通過對構圖、空間、色彩、明暗和質感等的表現,用精湛的刻畫技藝將最微妙的情感體現于其中,將榕樹刻畫得形神兼備。由于吳傳福對于榕樹軟木畫的表現功力突出,本文將對其代表作品《榕壽千秋》中的情感表現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軟木畫的概念
軟木畫,又稱軟木雕、木畫,是一種民間工藝品,它主要采用雕刻的方式進行創作,主要產于福建的福州。軟木畫集繪畫與雕刻藝術于一體,色調主要以木質原色為主,比較質樸,再加上精致的雕刻藝術,可以使得整個作品表現出逼真的形象。軟木畫尤其擅長于表現亭臺樓閣、自然風光、樹木等主題,其逼真的形象往往可以讓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軟木畫藝術家們通過運用各種不同的雕刻技法和藝術表現方法,可以營造出豐富的層次,創作出立體的或者半立體的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特征。
(二)軟木畫的藝術來源
通常來說,軟木畫的創作是藝術家在實際生活的基礎上融入自身情感的一個過程。因此,軟木畫創作藝術思維的來源包括生活中的素材以及藝術家的自身情感,二者缺一不可。
由于軟木畫藝術往往是針對真實生活的審美再創造,因此生活的素材毫無疑問是藝術創作的重要來源之一。可以說,沒有體現生活本質的軟木畫作品不是真正的藝術創作,因為它僅僅只是一種純粹的雕刻手法運用而毫無審美意義。所以,軟木畫的創作往往源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素材,如人物、風景、建筑、文化等都是藝術創作的來源,它們都可以通過各種雕刻手法進行主觀加工和審美創造,從而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在軟木畫創作藝術中,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生活素材在藝術的創作中的重要來源作用。軟木畫藝術家的作品無不是真實人物、動物、場景等的再現,尤其在各種著名作品中,我們甚至能更好地從中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本質(圖2)。
藝術是屬于精神層面的創作,因此軟木畫藝術家們僅僅對生活的真實進行模擬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在結合生活實際的基礎上還需要融入自身的審美情感來進行藝術創作,只有這樣才能使軟木畫作品更具心靈的震撼力與感染力。所以,主觀情感也是軟木畫創作的重要來源之一。在當代各種軟木畫展覽中,我們經常會感動于各種作品中所傳遞出的強烈感情,而這正是軟木畫藝術家們通過運用藝術方法對情感進行提煉與表達的結果。
吳傳福的代表作品《榕壽千秋》中對于山石榕樹的景色描繪細致、生動,有著鮮明的創作特點。以下本文將著重從作品的主題、作品的藝術表現以及作品色彩表達等三個方面對《榕壽千秋》中的藝術表達進行分析。
(一)作品的主題表達
《榕壽千秋》是一幅具有強烈藝術特色的作品,其作品主題以風景為主,主要表現榕樹的風骨。吳傳福通過他精湛的雕刻手法向人們展示出精美的軟木畫藝術。在《榕壽千秋》中,吳傳福對榕樹進行了細致的描繪,按照它們各自所在的山石場景進行層次區分,整個作品層次豐富、重重疊疊,有的榕樹若隱若現,而有的則風骨俱佳、曲折優美,很好地表達出了榕樹主體,寓意福壽千秋,具有深刻的內涵意義,既有形式美,也有意境美。
(二)作品的藝術表現
軟木畫的藝術創造源于各種生活素材,所以在軟木畫創作中,藝術家必然需要對生活中的素材、形象等進行相關的提煉與加工,使其經歷必要的審美創造,從而從生活形象升華到藝術形象。在吳傳福的軟木畫藝術作品《榕壽千秋》中,他運用了各種藝術手法來使生活素材得到升華,其主要手法有對比和象征。
《榕壽千秋》中運用了很多對比手法進行藝術加工。具體來說,在他所創作的藝術作品中,常常運用造型對比、形式對比、虛實對比等對原始素材進行主觀加工和創造,從而使得描繪對象更為突出而達到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作品中,不同榕樹的形態與方形的山石形成對比;而作品對于各種不同榕樹的造型刻畫豐富,同時也與托臺的單一黑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整個作品處處都可以看到對比這一藝術手法的運用。
象征也是吳傳福在《榕壽千秋》中運用的藝術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據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借助生活中素材的具體形象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藝術境界更為深刻、動人,恰當的使用也可以使某些比較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可以感知的形象,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作品的審美情趣。《榕壽千秋》主要描繪了榕樹生長于山石之間的景色,不同榕樹的形態各不相同,但都通過這一樹木形象來寄托人們對于福壽的美好愿望,寓意福壽千秋,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
(三)作品的色彩表達
從造型藝術的角度來講,作為軟木畫的重要組成內容,色彩是至關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一件軟木畫作品中,色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它有深化主題的作用,不僅可以渲染周圍環境,而且還可以傳達出不同的色彩情感。簡而言之,成功的軟木畫色彩運用將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激發人們情感上的共鳴,為生活提供美的享受。吳傳福的《榕壽千秋》這一作品給我們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術效果,實現了色彩與木刻藝術的完美結合。整個作品由于是木刻藝術,因而其色彩主要以木質色彩為主,主要采用較為深色的暖黃木質進行雕刻,與黑色的托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在具體的作品刻畫中,通過層疊的雕刻方式,使作品中出現一些較深的陰影變化,實現了色彩的過渡與深淺對比。整個作品充滿了藝術氣息,用單一的色彩營造出了豐富的層次,能夠很好地表達出相應的情感意義。

圖2 吳傳福軟木畫作品

圖3 吳傳福軟木畫作品《榕壽千秋》
綜上所述,吳傳福作為現代著名軟木畫藝術家,他的作品基本以表現自然景觀為主,其軟木畫的雕刻工藝非常細致,尤其擅長于雕刻松、竹、梅、榕樹,其中《榕壽千秋》更是其代表之作,體現出作者對于風物場景的細致表達。《榕壽千秋》的藝術主題以榕樹題材為主,具有濃厚的風俗特色和藝術審美風格,寓意福壽永年。在作品中,吳傳福通過作品的主題、藝術表現和色彩處理三個方面對風景景觀進行了細致描繪,讓作品顯得格外耐人尋味。
參考文獻:
[1]陳捷寅.福州軟木畫藝術語言暨審美價值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2]魏峰.淺析軟木畫的興衰與傳承[J].內江科技,2008(12).
[3]林更生,林心放.福州軟木畫及其茶文化[J].福建茶葉,2009(4).
[4]葉子青.福州民間工藝保護與發展研究——以漆藝、軟木畫為例[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5).
[5]余斯偉.解讀福州軟木畫[J].藝術?生活,2007(5)8.
[6]黃云峰.軟木畫,靜候下一個花季[N].福建日報,2012-2-8.
作者簡介:盧羽,福建博物院文博館員。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