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希雅

《站在美術教育的起跑線上》的作者蔣萌是一位美術教研員,也是一位中學高級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深的理論修養。這就奠定了該書實踐性與理論性兼具的特質。正如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尹少淳所評價的那樣:“書中的很多文章很像從美術教育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充滿生命力的、散發著泥土氣息的莊稼,一切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景象。”
蔣萌認同清代學者陳憲章的觀點:“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她認為,過去那種埋頭苦干式的方法早已與美術教育脫節,美術教育應關注“新創意、新探究、新起點、新思維”。“新”正是她反復質疑和思考的結晶。
全書圍繞一個“新”字謀篇布局。“新”,于教師而言是教學方式、理念、研究的更新,于學生而言是創新精神、能力的培養。那么,在美術教育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蔣萌在書中告訴我們,在美術教育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觸覺、聽覺等五官能力,以更加鮮活、更具實踐意義的教學素材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蔣萌還在書中為廣大美術教師提供了許多教學案例,從自身的實踐經驗出發,論述了美術教師應該如何精心設計教研活動,以吸引學生喜歡上美術這門學科,進而懂得欣賞和發現美術之美。此外,書中多處提到了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和調動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不同情感,以實現作品的創新。正如作者自己所說:“任何藝術都離不開人的情感,美術教育也不例外。”
該書是蔣萌多年從教經驗和研究心得的總結,書中既有實例,又有理論,多方位地闡述了美術教育應該如何求“新”的問題。閱讀中,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多方面發展、培養學生欣賞美的眼光,激發學生對于藝術的熱愛,不僅是當今美術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開闊學生視野的重要方式方法。

該書具體介紹了通過美術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經驗,以及兒童美術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作者在書中根據自身的經歷和教育實驗研究,以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觀念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自己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楊景芝編,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定價45.50元)

該書是“行知工程新生代通派名師”系列書籍之一,全書分為“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打通民間工藝與現代美學之間的通道”“感受脈動——欣賞教學的隨機把握”“享受真誠的課堂評價”“喚醒自我的使能評價”等版塊,全面闡釋了美術教育的先進理念,以及作者對美術教育的思考。(陳鐵梅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定價24.00元)

該書較為全面地介紹了歐洲史前美術和非洲、大洋洲、美洲原始美術的發展狀況,用巫術與宗教的文化視點剖析了遠古美術的創作主題,并結合繪刻的工具和材料,分析了原始藝術品的技法與風格,對提高美術教師的素養很有幫助。(牛克誠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定價37.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