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
服裝設計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是時尚潮流瞬息萬變情況下,人們普遍關系的一個問題。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面料的設計方法已然無法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面料再造藝術應運而生,在改變面料設計方法的同時也改變了面料的外觀形態,為服裝的科學設計奠定了基礎。基于此,本文首先對面料再造藝術的設計原則進行簡要介紹,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服裝設計中面料再造藝術的運用。
所謂面料再造藝術,主要是指在面料原有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二次設計,旨在通過改變面料自身的協調性和藝術性,為服裝設計增添新的元素,提高服裝設計的藝術價值。隨著服裝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與完善,設計者對面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服裝設計所使用的面料很難滿足這一要求,因此,面料再造藝術的應用非常重要,應該引起服裝設計師的高度重視。
面料再造藝術的設計原則
面料功能的充分發揮是建立在正確設計基礎上,設計師若想順利實現面料再造,必須遵循以下設計原則:
1.功能性
功能性是面料再造的主要設計原則,服裝設計的根本應該是它的實用性,換句話說,就是將服裝的功能充分體現出來。因此,面料再造應該以不同季節、不同人群、不同場合為依據,進行合理化設計。比如說,夏季服裝面料的選擇應避免厚實、緊密的面料,以達到舒爽、涼快的效果;大型晚會禮服的設計應選擇垂感好的面料,與晚會環境相符合。所以,服裝設計過程中,首先應注重功能性,其次才是藝術感和美感的體現。
2.協調性
面料再造是為服裝設計服務的,是為了向人們展現更具美學色彩和藝術色彩的服飾作品,因此,在對面料進行二次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其與服裝整體風格的協調性,實現風格與形式的高度統一。如果面料的設計無法與服裝整個風格相吻合,那么就會導致無主次、風格混亂的現象,也就失去了再造的意義。由此可見,在面料再造過程中,遵循協調性原則也是非常重要的。
3.藝術性
服裝設計中所涉及的面料各式各樣,每一種面料都有其各自的工藝特點,將面料工藝特點最大限度發揮是服裝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即藝術性原則。服裝設計師要利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將面料中的藝術氣質充分挖掘出來,以此來實現面料的創新與完善,讓面料可以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展現出來。與一次設計相比,面料的二次設計具有超強的修飾性,可以讓面料更具藝術氣息,可以讓服裝設計的目標順利實現。
服裝設計中面料再造藝術的運用
就目前面料再造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來看,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面料再造的立體設計
立體設計在當前服裝設計中很常見,主要是指利用特定的工藝手法,通過折疊面料使其原本的平面狀態改變成立體狀態,具有浮雕感。通常來講,立體設計方法主要有編織、褶皺、凸凹、堆積、折疊幾種。以褶皺法為例,這種方法能夠呈現出來的效果有很多,如,鉆石褶、人字褶、太陽褶和牙簽褶等,設計師可根據服裝設計的風格選擇最佳的褶皺效果。
2.面料再造的增型設計
增型設計是指在原有面料的基礎上,通過車縫、熱壓、粘合等手法添加新的元素,以此來增加面料的設計效果,同時也可以改變面料的整個風格。增型設計方法同樣有很多種,如,刺繡、釘珠、貼花、印花、亮片、花邊、金屬線及金屬鉚釘等。以刺繡為例,這是一種在原有面料基礎上進行穿刺,用針線進行不同圖案繪制的一種方式。再比如說釘珠,指的是將各類不同風格的珠子點綴在服裝上,以此來產生光彩奪目的效果,這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種面料改造方式,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面料再造的減型設計
減型設計與增型設計相對應,是在原有面料基礎上對其進行破壞,使其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出來的一種再造手法。一般來說,面料減型設計的方法主要有撕破、抽紗、鏤空、剪切幾種。通過上述再造方法,使面料呈現出一種無規則的殘缺美。目前最常見的面料再造減型設計就是就是“乞丐褲”,就是在原有牛仔面料的基礎上,利用剪切、撕破等手段,使褲子呈現出一種破舊狀態。在時尚潮流瞬息萬變的今天,人們對服裝設計藝術也有了新的認識,對面料減型設計給予了高度青睞。
4.面料再造的鉤編設計
鉤編設計也是當前面料再造的方法之一。所謂鉤編設計,主要是利用鉤織和編結的方法,將不同質感的線、繩、皮條以及裝飾花邊等元素加入到面料中,使面料成為一種極富創意的作品。比如說,2013年春夏lookbook中,服裝設計師就采用鉤編服飾,展示了經典的鉤編,并且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效果。各類新穎、叛逆的鉤編方法賦予了傳統面料新的藝術形式和美感,將其應用在服裝設計中,可以更好的提高服裝整體的藝術氣息。
結語
總而言之,面料再造藝術的合理運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服裝設計的藝術性和美學色彩,進而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將面料的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服裝設計師應該根據服裝的類型和特點,對面料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然后在此基礎上考慮面料的二次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服裝設計效果。
(作者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