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海華
摘 要:VB程序設計學科本身所涉及的知識點很多,理論性和靈活A性強,所以一味地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保證學生對該學科知識有充分的理解與正確認識。為了進一步提高VB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案例教學模式被引入到該課堂當中。本文首先闡釋了當下VB程序設計的課堂教學現狀,并明確了案例教學方法的特點和實施意義,隨后提出了VB程序設計案例教學的組織實施策略。
關鍵詞:VB程序設計;案例教學法;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2-14
1.VB程序設計的教學現狀
VB程序設計作為高校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入門課程,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重視。然而,由于該課程主要面向的是此前并未接觸過程序設計思維方式的其他專業學生,所以課堂進程較為緩慢,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一過程當中便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首先,傳統教學模式本身存在弊端。VB課程的課堂教學大多只是按照知識點進行講解,其中有舉例說明分析并總結知識體系。這種一味地灌輸知識內容的教學方式,即便能夠相對較好地保持知識的系統結構,但是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保證;又因學生難以理解枯燥的知識點,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記憶的學習狀態,導致學生沒有積極性。其次,生源基礎十分薄弱。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初步接觸VB程序設計,學習知識時記憶大于理解,考試測評也得不到理想的成績。再次,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言,這一階段的計算機學習對這些學生自身未來的發展沒有明顯意義,使得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難以調動積極主動性。
2.案例教學方法的特點
(1)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師可以結合所學習的知識來設計案例內容,以選取最能夠對知識起到解釋說明作用的案例,通過這種有意識的控制,能夠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不同的教學案例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
(2)具有啟發性特點。相比較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讓學生被動地聽取教師講授知識,案例教學法更有利于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也就是通過案例來設計問題,讓學生擁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養成。
(3)具有參與性。案例的講解本身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如同一個實踐教學活動的媒介,讓學生置身于靈動的知識環境里,因而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都能夠得到極大發揮。其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VB程序設計案例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案例選擇的關鍵就在于符合所學的知識重點,選取恰當的教學案例是案例教學實踐成功的一半。所謂好的案例,就是指能夠對復雜知識點起點說明作用的案例。如果即便是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但案例選用不當,同樣不能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甚至會擾亂學生的思路,對其產生誤導。
提出問題是將知識點和所選案例相互融合的過程,通過提出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動力。教學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是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目的在于引導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激發學生開啟記憶,在頭腦中思考知識內容的過程;學生會主動查閱教材,聯系學過的知識和實踐經驗,主動與教師開展互動問答,充分調動思維,從而提高課堂參與效率。
分析與討論是將提出的問題作深層次的分析與研究??梢栽谡n后給學生布置問題,讓學生進行操作,讓學生在代碼的正確輸入和邏輯思維的培養上產生積極影響。
最后,教師需要對所選擇的案例進行總結,通過這一系列案例的運用來完成案例教學的基本流程。在此過程當中,離不開教師全程性的引導和指揮,教師會促使案例教學在VB程序設計的課堂上充分發揮作用。
綜上所述,縱觀我國大學計算機VB程序設計教學現狀,不難發現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而案例教學法能夠基于實際問題,著重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和應用性。通過創新教學實踐,達到既發揮傳統教學的完整性,又發揮案例教學的實踐性的效果,從而將VB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有效性進一步放大。靈活運用案例教學,將其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互結合,突出二者的教學優勢,這才是真正的教學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熊春榮.“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案例驅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0,(5):119-121.
[2]牛月秀.VB程序設計課中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1,(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