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很多大中專院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旨在為畢業生提供科學具體的就業指導意見和方案,來幫助大學生緩解就業壓力,盡早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但是,目前的就業指導課程存在許多問題和弊端,例如課時量少、課程內容單一陳舊、教師課程素質低、課堂氣氛沉寂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課程目標的達成。因此,筆者在文中提供了確實可行的改進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指導 弊端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015-02
隨著大中專院校地不斷擴招,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當他們從校園走向社會時,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就業”。可事實告訴我們: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此,許多院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相關的課程。可是,就目前而言,此類課程存在諸多弊端,不能及時地為大學生提供確實可行的就業指導建議。因此,調查就業指導課程的現狀,找出其弊端,提出確實可行的改進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弊端。
就業指導課程設立的目的在于:為大學生在畢業前,提供具體可行的系列指導和建議,幫助他們快速順利地找到滿意的工作。可是,目前這類課程普遍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背離了課程設立的最初目的,也不能為大學生提供可行的就業指導建議。
1.課時少,參課人數多,課程流于形式。
許多院校雖然設立了就業指導課程,但大都流于形式。首先,課時量嚴重不足。很多院校,都把此類課程開設在學生的最后一個學年,而且一共只有3-5節課程。短短幾百分鐘的時間,遠遠不能為學生們的就業護駕保航。其次,每節課參課學生人數過多。許多院校把此類課程,定義為“公共必修課程”。每次都是好幾個班級,更甚者整個學院的畢業生都來上課。老師只能講解一些理論性的知識,根本不可能為每位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畢業指導。
2.缺乏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
很多學校都沒有統一的就業指導校本課程和教材,多是任課教師自己決定課程內容和進度,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和持續性。任課教師大多沒有經過專門的課前培訓和學習,自身不具備一定的授課資格和素養。整體的課程內容,大多沒有經過精心的安排和策劃。每節課的內容,都是教師隨意選擇和決定地。每節課之間,也沒有必要的銜接和關聯。整個課程體系隨意、孤立和散亂。
3.課程內容遠離實踐,陳舊落后,多是紙上談兵。
在缺乏完整課程體系和教師課程素養低的情況下,課程內容脫離就業實踐現狀,不能為廣大畢業生提供確實可行的指導意見和方案。課程內容大多由任課教師自行設計,內容陳舊、空洞、單一,多是一些理論知識和經驗見解。社會不斷發展,就業形勢不斷變化,而我們的就業指導課程卻始終如一,遠遠落后于實踐的要求。
4.教學形式單一,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任課教師多采用傳統的講解式講課方法,一股腦將課程內容灌輸給學生。大部分老師都是照著課本或者ppt,將內容念給學生。學生有的忙于記筆記,有的低頭不語。課堂氣氛沉悶,沒有師生互動,整個課堂毫無生機和活力。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進策略。
目前的就業指導課程,嚴重偏離課程設立的宗旨,不能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需要得到盡快的解決和改善。具體如下:
1.加大對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視。
成立就業指導課程校本建設小組,研發和更新針對本地區就業形勢的課程體系和課本教材。加大對任課教師的課前培訓和學習,提高任課教師的課程素養。增加就業指導課程的課時,減少每節課學生的參課人數,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建立科學持續的課程評價體系,不斷評估課程價值,不斷更新課程內容。
2.實施“案例研究+情景演練”的課程模式。
針對就業指導課程脫離實際的情況,建議采用“案例研究+情景演練”的課程模式。在校本課程和教材的建設中,可以多收集和總結比較有典型性和針對性的案例。可以是普遍性的案例,也可以是針對本地區特色的案例。課上,老師先提供就業資料,然后和學生模擬就業情景,用小話劇的形式表演就業現場,在實際操作中讓學生掌握就業技巧和溝通能力。
3.引進先進科學的測評手段。
就業指導課程的目的,就在于為畢業生提供確實可行的意見和方案。而只有基于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的建議和方案,才真的具有指導意義。采用科學的測評手段,測量和診斷每一個畢業生的就業傾向、就業能力和基本的就業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些具體的、科學的個人信息基礎上,再給每一個畢業生提供一套確實可行的就業指導意見,才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
就業指導課程,是大學生由校園走進社會的橋梁和通道,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意義。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大背景下,重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加大對課程的投入,改善課程的現狀,解決已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已經刻不容緩。讓我們一起攜手,同心協力為大學生的就業搭建一個科學、真實、可持續的指導平臺。
參考文獻:
[1]尹濤,許海川.大學生就業能力構成要素分析[A].魅力中國,(2010)10-014-02.
[2]李玉俠,宋國雙.調整課程體系,促進大學生就業[J].職業教育研究,2006,(10).
作者簡介:
任君(1983年5月22日-),女,河北省唐山市人,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