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要:今年來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電子技術幾乎融入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并且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誠然在學報編輯中適當的使用電子技術也能夠有效的提高編輯的效率,鑒于此,本文結合實際情況重點探析了電子技術在學報編輯中的應用。
關鍵詞:電子技術;學報編輯;應用
引言
電子技術的發展,引發了許多傳統行業的改革,這樣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因為,信息技術的確為許多行業都提供了許多的便利。當然在學報編輯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凸顯的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我們不得不說,在運用電子技術后,學報編輯得到了極大的簡化,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用電子技術有利于編輯過程參考文獻的檢索,其次就是學報在網絡為載體下有利于傳播,最后電子技術為學報學術提供了一定的交流平臺。由此可見電子技術為的確為學報編輯帶來了巨大的便捷,因此在學報編輯中也應該適當的應用一定的電子技術。下文就將具體探析電子技術在學報編輯中的具體應用。
一、來稿記錄電子化
學報編輯的工作實質是整理及刊登稿件,而在此過程中對每個稿件都需要做一定的記錄,其中要包含作者的姓名、作品名、來稿時間、刊登日期等。在傳統的學報編輯中,一般都需要手寫記錄,這樣的工作十分繁瑣,同時也比較容易出錯,因此在記錄過程中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工作人員必須要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如果出現紕漏也將很難進行矯治。由此可見手寫做來稿記錄有失科學同時又容易出錯,那么在這樣的條件制約下編輯工作的效率也很難提高。而在電子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我們有必要積極的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在學報編輯中也是如此,利用電子技術采取電子郵件投稿的方式不僅方便快捷,同時也有可以采取智能記錄技術保證來稿記錄科學精準,同時也利用來稿信息的檢索,只需要記錄系統中輸入相關的關鍵字詞,如作者姓名、題目名抑或是題目類型就可以輕松的找到稿件的相關信息。總而言之,在稿件記錄工作中使用電子技術是大有裨益的。
二、降低審核的難度
在學報編輯工作中,對稿件質量的審查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且也有諸多審查項目,其中主要涉及到對稿件抄襲問題、稿件的質量以及稿件的學術科學性等。其中稿件是否涉嫌抄襲,在傳統學報編輯中一般是人工審查,但是我們也知道這不僅需要工作人員具備豐富的知識,同時也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這樣的因素制約了編輯工作的效率。但是現目前在學報編輯中,可以利用科學的電子信息技術,使用智能審查這樣的功能,通過對比數據庫中的大數據逐句審查,精準的審查每個句是否涉及抄襲問題這樣的模式既高效有精準。因此在學報編輯活動中,我們要利用好電子技術的優勢,全面提高編輯的效率。
三、文獻檢索電子化
以往在學報編輯活動中,對文獻的檢索我們通常是用人工的方式,但是這樣的方式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獻,同時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并且文獻的精準度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編輯人員。但是網絡大數據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利用的電子技術進入文獻數據庫進行檢索,這樣的檢索模式就十分高效,只要在檢索列輸入關鍵詞,就可以檢索到需要的文獻,同時也十分精準避免參考文獻的誤選。并且在以前由于條件的限制,我們無法檢索到外國文獻,但是現目前我國依托強大的電子信息技術建立起了強大的文獻數據庫,在這樣的有力條件下許多外國文獻也錄入到了數據庫中。因此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也可以檢索到外國文獻,這樣也有利于翻譯工作的開展。總而言之利用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文獻檢索可以大大提高檢索效率,并降低檢索花費的財力。
四、互聯網審稿模式縮短了審稿周期
學報是學術發表的主要陣地,但是學術必須要通過專家的審稿才能保證稿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在沒有電子信息時,需要專家審稿的稿件文件通常就需要通過郵寄的方式將紙質稿件傳遞給他們,最后通過一定時間的審查,在通過信件的方式返還會報社,在此期間必然會耗損大量的時間,這就將稿件審查的周期拖得很長。如今在信息技術日益崛起的時代背景下,學報編輯工作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將稿件發送給有關專家,這樣就減少了稿件在傳遞過程中的時間。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與專家進行在線審稿交流,這樣的形式就可以在第一時間矯治稿件中的問題,免去作批注的麻煩。一言以蔽之,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稿件即時傳遞,同時也能通過互聯網與專家進行互動交流以便于即時修改稿件,這樣就大大的縮短了稿件審核發表的周期。
五、搭建信息網絡平臺
上文我們闡述電子信息技術在學報編輯中的主要作用,因此為了極大的提高學報編輯的效率,首先就應該建立其一個設施完備的信息技術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進行一定的信息交流,同時也可以做一些關于學報的宣傳。這樣就極大的增強了學報的影響力,同時通過深入的交流,編者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反饋這樣就能夠幫助編輯掌握矯治自身的問題。當然作者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與編者,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這樣的形式,學報編輯可以將稿件的信息及時的傳達給有關作者,這樣就能更加便捷的修改稿件。總而言之,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能夠有效的連通編輯與作者、編輯與讀者、讀者與作者,為他們搭建起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這樣就極大的促進了學術交流的實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報編輯需要通過收件、收件記錄、審稿、返修、刊登幾個重要步驟。在此期間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去進行,會損耗大量的人力財力,以此為了優化學報編輯的資源配置,就需要跟進時代的腳步,適當的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從而搭建起一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連通編輯與作者、作者與讀者,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學報編輯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杜改麗,封治華;基于電子信息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0
[2]張遠鳳,吳麗;電子信息技術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1
[3]趙建科,朱瑩;信息技術在高校學報編輯中的應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
[4]李冬梅;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的影響與變革[J];《編輯學報》2007:9